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asoya 发表于 2014-3-17 13:40 面对这楼主的现实的客车通风原理问题,完完全全可以在客车车辆上做实验直接测量通风器内外的压差,你凭什 ...
举报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17 15:57 我去,您当您是谁啊?全国招募四五十人来围观一个很扯淡的话题(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肯定是这样) 请脚 ...
asoya 发表于 2014-3-17 15:56 你们跟我观点不一样(实际上到现在也没人表过态认同您那个唯心论,人家只是说车顶通风器是伯努利原理) ...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17 16:03 不是我不敢做,而是没这个精力和能力,您当您是CCTV10呢?说话沾点地气吧,谢谢了。要坐这么个试验,光筹 ...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17 16:09 呵呵,别给自己壮胆了,一个人不能无耻到这个程度,您就乖乖等结果吧 就冲前边说让我先去北航找人咨询, ...
asoya 发表于 2014-3-17 16:00 还纠结呢,我不是说了,你非要觉得不公平,可以一对一吗?就咱两人成不? 看你回帖,发现你心虚了,首 ...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17 16:00 呵呵,那我也跟您确认一次,当极薄物体划过空气时,假设气体分子不被运动物体扰动(因为运动物体厚度忽略 ...
asoya 发表于 2014-3-17 16:05 什么叫做脚踏实地?本帖子讨论客车车顶通风,你脚踏实地,为何不老老实实测量车顶里外的压差?你这叫接地 ...
asoya 发表于 2014-3-17 16:12 不是运动物体表面的空气压力降低,是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降低。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17 16:11 本来就那样啊,你告诉我,凭什么组织迎风面的空气往车里灌? 我仅仅是当初不知道有动压这个概念而已,你 ...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17 16:15 行啊,为什么降低?是因为他与运动物体存在相对速度吧?——你注意这个前提,就是这些气体分子并不运动, ...
asoya 发表于 2014-3-17 16:19 本来就那样啊,你告诉我,凭什么组织迎风面的空气往车里灌? ——————凭什么阻止?因为气流的动压和 ...
asoya 发表于 2014-3-17 16:26 你注意这个前提,就是这些气体分子并不运动 ————你这不是扯淡的假设吗,气体只要有温度,就会不停 ...
asoya 发表于 2014-3-17 15:56 人家一开始就指出你没分清楚动压和静压。我一直也在纠正你这个问题,直到薄片实验,给了你受力分析,你才发现自己错了,还在哪儿狡辩。我把这些帖子前前后后缕了一遍,你前前后后就是没分清楚动压和静压,直到薄片实验有了受力分析,才明白大家在说什么。另外,对相对运动,也一知半解,不敢回答5个问题。明确告诉你,只要你回答,就能把你前面所说的错误言论全部点破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17 16:27 我去,通风口处也是平行的?醒醒吧成吗?洗把脸去,别耽误别人功夫 如果车顶是一片坦途,列车又足够长, ...
asoya 发表于 2014-3-17 17:06 那是加个帽子防止漏雨好不好,只是连接车内外空气的通道,汽车天窗怎么不用搞个帽子?因为司机自己能控制 ...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17 16:31 把情况理想化只是便于说明问题,忽略厚度和粘滞力——我前面早都说过八百六十遍了吧 实际上当然会有这些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5-4-3 14: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