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0-15 15: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2-10-15 15:20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2-10-15 14:03 
DF4DF的缺点要辩证的看,到了DF11G这完全可以转化为优点嘛,前面我已分析过,功率储备足够,现在的DF11G就 ...
DF4DF的交流380供电也当年车辆需求造成的,但是如果改成了差速发电,存在能耗和体积的问题。其实DF4DF可以改成跟一台普通的DF4D重联,这样都不影响。另外,其实现在的DF4DF应该返厂改成600伏直流了,仍在成都机务段是在浪费。
DF11G确实是能耗的有浪费,毕竟是16V280发动机啊。而且早起的DF11G也是380的供电,可能也是因素才这样考虑的。
大连厂的280发动机也是出来晚了,要是早几年,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当然被废弃的16V240ZJE,要是准许时间改进的话,这个发动机的可靠性解决了,DF4DK的性能不会差于DF11的,双机也是会差于DF11G的。在测试的时候,就是一个增压机的问题。唉,可惜了。因为不够跨越。
大秦的4DD为了提高性能和可靠性,“柴油机以整体铸造机体取代了焊铸组合机体,并改装进口的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等零部件,而牵引电机、主发电机、硅整流柜、微机控制装置、空气压缩机等均改装性能和可靠性更好的型号,并增加了LKJ2000型监控装置和电阻制动装置”其实成为了一个新的改型产品,其实要是二七厂的DF7J能发展起来,弄给交流万吨调车没有问题,也省的戚墅堰厂标着GE继续搞代工的N5调机强啊。可惜二七厂也不符合跨越的需求,边缘化了。
秦皇岛的就是NJ1,出厂编号J67。这车其实是四方厂在DF5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化的产物。因为也是没有量产的机车,所谓运维上肯定很难的了。不知道现在青岛车间封存的3台NJ1能不能给一台送铁博做展品。
其实现在的机车,工矿企业只要产业工人,是完全可以仿制和制造相关的配件的。可现在大量的是农民工,知识水平低,素质和能力层次不齐,在加上职工学校呆板的教授技能,限制了思维和方法,没辙。
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役很大,而且现在国内对古代史的研究并不客观公正,因此造成了大量的误解和曲解。西方是神权致上,东方是皇权致上,西方的君主需要教会的任命或授权,东方的皇权管宗教。古代的帝王从来不信奉任何宗教,但是他在世人面前装的很虔诚。这正因为如此,西方早起的科学是为了服务神权,为什么神权立足进行一切的解释。东方的并不是,东方的皇权是靠鲜血、魅力、魄力、能力来维护的。这就本质差异,也就是东方的逻辑思维并不来自宗教的本质原因。如果你对这个感兴趣,可以去看看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
我不认为华语圈没有产生符号文字是劣势,反而是优势。因为抽象的符号文字带来的是语言记录工具同自然脱节,造成运用难度大,且束缚了思想。我还是论调,可以用汉字的数字等来进行数学的计算,只要熟悉,没有什么不便(如果大小不接触阿拉伯数字,而只用中文数字,肯定也会觉得阿拉伯数字难用)。更何况中国古代还哟算筹运算来进行数学计算,而且很简便易学,可以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包括乘方开方等。只不过速度慢而已。
说道科学贡献,我们古代并不差,在明朝以前,我们是世界科技的最高峰。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科技,包括经济等方面放慢了脚步直到被超越呢?其实关键的问题,我们的直到思想出现了问题。我们明清的指导思想是“程朱理学”,这个说学打着儒学的旗号从事着反对儒家行为,他们对孔孟的解释是:“我认为孔子孟子说这些言论是这样的,而出现这样言论的背景是这样的”,这其实是歪曲了,因为你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没有经历过那个背景,而是主观认为,不是客观的了解背景理解言论;还有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样断送可人们对于科学的研究和大脑思维的发展。再加上教条的“八股取士”(采用这样的目的是上层人士不懂,为了体现自己懂,而不要下面的人任意发挥)用500年的时间,完全毁掉了一个民族的创新和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