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1-18 13: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caobing 发表于 2013-11-16 22:09 
你这鸵鸟,
大家都不爱甩你了还在这一直发飙。
福建论经济活跃度当然不如东莞+深圳+香港,
福建论经济活跃度当然不如东莞+深圳+香港,
但经济活跃度能作为判断这些地方G车客流的标志?
你脑C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是你的错。
合福沿线的确是福建经济落地地区,但跟广东非珠三角地区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按照你的猪头理论,那京广也不用修建了,粤北地区那么穷,经济活跃度那么低,比合福沿线的闽北还差,还修个毛啊?
-----------------------你是自己找抽的,也怪的我了,你这个蚌合福沿线凭什么和武广深沿线比?人口还是经济活跃度?武广深是经过落后地区,但人家经过了发达地区,人家平均的起,蚌合福沿线有发达地区吗,平均的起来吗?
能否支撑G车客流一是消费水平(特别是当地的交通消费标准),二是人数吧?
目前福州-厦门沿线前往闽北地区的高速大巴造价是0.5-0.6元/公里,而日常客流主要集中在大巴而非你所说的普速K车(票额自己查,每天大巴余票)如果你告诉我G车票价要在合福通车后飙升在该价格之上,那我彻底服软承认你所说的。
--------------------------------------------------好像我没有坐过大巴一样的?当年无比繁忙的杭州汽车东站一天也就发送3万人,到闽北大巴每天有多少班你知道吗?一班高铁抵多少班大巴你算过吗?没有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的客流,根本撑不起城际高铁,没有人再有钱都承担不起高铁?
(另外最近开通的昌福线也很好的论证我的观点,每天K车在福建境内几乎卖不出票,但D车每天爆棚,原因是D车票价仅为0.3元以上/公里,而之前占据主流的高速大巴票价为0.5元/公里左右,即便是开行G车,我想客流被抢占也是再正常不过,因为没几个人像你一样脑C,票价没变但时间大幅缩短的前提下没理由不换)
---------------------------D车在中短途性价比高傻子都知道,那3趟K车生意不好说明最大的问题是长途客流不足,而合福想靠短途客流撑起来绝对无希望,向莆也一样。
再说人数,合福沿线的人数不多,但它前后连接京沪、沪昆、南三龙、杭深线,开通后整个福建通往华东(上海、杭州、南京等)的多数、
----------------------这个我说了,完全看上海局的算盘,不过肯定是福建人民吃亏就是
华中(南昌、武汉、长沙、郑州)、西南(成都、重庆、贵阳、昆明)、
----------------------你简直是要把刚通车的向莆给拆了
华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都将主要通过这条线走,对于福建的辐射意义不言而喻。。。
--------------------你有没有算过到这些地方的高铁票价和时间,其实还有上面的成都昆明一块算一下
---------------------------------------
最后,这条线是福建省政府出资50%(福建境内),江西、安徽各自只花不到20亿、同时福建省财政厅控股的兴业银行向铁道部授信1000亿换来的,你没出钱,所以,你没发言权。
----------------------所以说福建做了冤大头,安徽偷着乐就就行了。而且政府绑架银行的做法,贻害无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