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eidelberg

沟海复线,秦沈沈山运用,高速铁路通信及列控系统,东北动车组通通一勺烩,页页有精华!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2 23: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horse 于 2006-10-12 23:00 发表


秦沈当初就是98年那会儿铁道部跟磁悬浮派打口水仗的时候,铁道部为了证明自己能修高铁才搞出来的一个实验品(XXX敏感问题过滤XXX诞生的目的也是如此)。哈大迟迟不能开工,不光是投资问题,设计力量不足、施工 ...


绿皮的问题你可能不知道我们这边儿的情况..............刚好最近1年有些车换了空调,比如2083等普快,结果是,原本天天爆满的车一下子就冷清了,有很多个例子。所以真的没办法,沈阳市,在我离开的....2005年,全是人均收入999,倒是挺吉利,坐坐空调车你说能不合计合计嘛........所以除了春节大假,辽半的全软那个冷清啊。
发表于 2006-10-12 23: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0-12 23:14 发表


呵呵,友情提示,你的意思,比如沈阳-广州3列指的是一天3班吧.......那么,需不需要这么多车,你算出来的结果至少就要乘2了:)   沈阳--广州长沙上海这种距离开高速动车优势不大了。再快都跑不了浪费一个 ...


晕!不是一天3班!是给这个车次总共配属3列动车组,才能保证两地每天都能对开1班!说的当然是带卧铺的动车组,就是专门跑夜车、夕发朝至车的,为什么不用200km/h机车+客车?还是那句话,为了这车将来能上无碴轨道的客运专线。卧铺动车组就是替代T91/92/93/94这种车的,当然不用等到高铁建成了,现在沈阳——广州至少有1/3的里程能支持200km/h了,高铁也不是一下子全部建成的,09年武广通车后武汉——广州段就挪到高铁上运行,再往后等京石客专通车后再挪这一段到高铁上运行,你不可能等2015年高铁全部建成后再把T91/92/93/94由25T升级到动车组吧?至于开行时间,据说长客卧铺动车组方案已经出来了,铁道部评审通过后明年就可以准备量产,后年就能大批量出车。09年以前应该能够生产出100-200列卧铺动车组,届时武广客专通车,京广线条件最差的路段一跃成为最好的路段,T91/92/93/94升级为卧铺动车组肯定没疑问。不过秦沈上GSM-R,估计会跟全路6大既有干线一起上,并不会特殊化,跟高铁建设进度也没关系,实际日期就看铁道部的安排了,反正核心网已经开建了,接入网还能差几年呢?至于是否上CTCS-2,我估计铁道部不会那么精打细算,全路那么多线路都换了,也不在乎秦沈这么404km,上不上就看未来6个月吧,看明年6提时京沈是否上动车,动车是否还装备TVM430部就知道了么?
发表于 2006-10-12 23: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0-12 17:08 发表



问题是,沈阳,长春,大连,哈尔滨之间跑的动车都不用上秦沈,不需要考虑安装TVM430。

在客运专线网普及之前,沈,哈,长,大上秦沈的动车狠有限。动车上了之后,京,沈,哈,长,大之间的普通特快就更少 ...


的确,动车尤其是卧铺动车上了以后,大特快估计是要减少的,京哈夕发朝至的卧铺200km/h动车很需要。哈齐那么好的线路条件,那么大的运量,如果不是处在石油原产地,估计早就电气化了,将来电气化以后T47/48升级到200km/h卧铺动车组也就不用在路上耗16个小时了,10个多小时就OK。京沈之间能压缩到4小时最好,根本无须夕发朝至(当然,在老线上拿25G开一个8-9小时的直达夜车也不错)。
发表于 2006-10-12 23: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0-12 17:27 发表


嗯,沟海需要复线,但也需要等待。提上日程的哈大客运专线,到今天还没开工吧,呵呵,咱们只能慢慢等。
另外就是,高铁建设目前最希望才去融资方式,显然,东北经济不行,找钱难啊。

03年的样子,车迷聚会 ...


哈大客专未开工不是因为缺钱,主要原因是现在开工的项目太多了,铁路勘查设计施工队伍一时显得紧缺。你想想,连可研报告都迟迟出不来,更别提初步设计文件了。搞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用不了多少钱吧。

东北是没有京沪沿线发达,因此才有必要通过修建高速铁路,强化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拉动经济增长,缩小弥补地区间发展速度的差异。高铁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想想国务院花2万亿大修铁路网是为了什么?难道国务院就是个大商人,想靠高速铁路卖票赚钱?显然不是这样。以前读过一篇外电报道,说中国的首脑们认为高速铁路网对于中国十分重要,是保持未来30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助推剂,想学习日本60年代那样,通过最早东海道高铁的建设,极大的带动、促进了当时日本经济的发展和高铁沿线经济带、经济圈的形成。

[ 本帖最后由 yehorse 于 2006-10-12 23:57 编辑 ]
发表于 2006-10-12 23: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horse 于 2006-10-12 23:18 发表


晕!不是一天3班!是给这个车次总共配属3列动车组,才能保证两地每天都能对开1班!


在高铁开通之前,3列是不能保证对开一班的。

沈阳-广州3000多公里,按照目前的线路情况,动车组24小时都开不到地方..........这种距离开动车组有啥优势?有啥意义?即使将来300的线路建成,这种距离跑起来仍然没优势,时间以及价格优势都没有。

动车组使用针对性很强,基本都是固定车跑固定线路,你说你这一列备用车放哪里吧..........
世界上,动车组运营距离最远的,估算600的样子吧,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法兰克福,这是我想到的最远的了,绝对不超过1000公里。咱们北京-上海那种距离我觉得已经接近动车组开行极限距离了,倒不是因为不能再远,是再远了就没有意义了。
发表于 2006-10-13 00: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horse 于 2006-10-12 23:45 发表


的确,动车尤其是卧铺动车上了以后,大特快估计是要减少的,京哈夕发朝至的卧铺200km/h动车很需要。哈齐那么好的线路条件,那么大的运量,如果不是处在石油原产地,估计早就电气化了,将来电气化以后T47/48升 ...

我一直认为.......200等级的车,尤其是夜车,是最不需要动车组的。卧铺动车组欧洲一列都没有。据说就日本有一些?因为200等级的夜车使用机车+车辆狠轻松,春运加车,淡季减车都方便,灵活。动车组编组非常固定。比如ICE3有6节,那么想扩大编组,就必须2列车合起来。其实ICE1与ICE2最大的区别就是ICE1是固定的12节编组,因为没办法随便加减,所以搞了个6节的ICE2出来。
TGV以及意大利ETR500都是如此,日本车了解不多,想必编组也非常固定。你说的SS9G拉着满世界160跑到哈尔滨,齐齐哈尔非常合适,200的车跑快了的话........估计后半夜就到了。

沈阳--上海这种距离最适合跑200等级夜车,向往啊~
发表于 2006-10-13 00: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0-12 23:49 发表


在高铁开通之前,3列是不能保证对开一班的。

沈阳-广州3000多公里,按照目前的线路情况,动车组24小时都开不到地方..........这种距离开动车组有啥优势?有啥意义?即使将来300的线路建成,这种距离跑起来 ...


怎么不能?沈阳——北京4小时,北京——武汉8小时(京广北段不少路段都已提速200km/h,穿越鸡公山的慢速瓶颈路段更是废弃原有线路,新建一条200km/h的双线铁路),武汉——广州按既有最快车(T15/16)算不到11个小时,加起来也就差不多23个小时。3组车底足够了(T15/16现在运行22个小时,就3组车底,不是1列备用,没有专门备用的,是3列全部上线,因为要留出至少3小时的整备时间,比如某列车底当日早上发出,第二日早上到达,白天进行整备,休息,第二日晚返程,第三日晚到达出发地,第三日晚整备、休息,第四日早上继续出发,完成一个循环。其中第二日、第三日早上的班次由另外2组车底担当)。

至于动车组的运用方式,我认为没有限制,前边说过,机车+客车可以做到的,动车组照样没问题,也谈不上谁贵谁便宜。就拿沈广动车组算,3天3夜的时间,路上运行46个小时,整备6个小时,利用率达到(46+6)/72=72%,已经不错了,一般机车也未必能达到这么高的时间利用率,这就是说用机车+客车的方式未必更便宜。
发表于 2006-10-13 00: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horse 于 2006-10-12 23:48 发表


哈大客专未开工不是因为缺钱,主要原因是现在开工的项目太多了,铁路勘查设计施工队伍一时显得紧缺。你想想,连可研报告都迟迟出不来,更别提初步设计文件了。搞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用不了多少钱吧。

东北是 ...

同意,高铁和三峡都是有很强的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的目的的。

高铁同时很大程度上也是政治手段,肯定要分配利益给法国德国日本作为一种筹码和手段。机车同样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多家机车共存。

哈大不开工,你说的原因肯定有,缺钱问题也肯定有,比如那个东边道,老早就规划设计好了,本身也是普通铁路,加上国家已经下文件开始催了..........吉林修着呢,辽宁负责的部分线路比较长,仍然没动,完全是因为钱。
发表于 2006-10-13 00: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绿皮条件差,但为什么还是坐他的人多那!就如哈局的Z16根本就是拉空车,但T18却天天人多的是那!因为价钱!

谁能保证高铁和动车组不会让铁道部出台新的票价那!人民不喜欢绿皮,喜欢BSP!但BSP永远不可能是绿皮的价!
发表于 2006-10-13 00: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0-13 00:00 发表

我一直认为.......200等级的车,尤其是夜车,是最不需要动车组的。卧铺动车组欧洲一列都没有。据说就日本有一些?因为200等级的夜车使用机车+车辆狠轻松,春运加车,淡季减车都方便,灵活。动车组编组非常固定 ...


ICE1跟2都是动力集中型动车组,这种动车组恰恰不好增编、缩编,增编的话动力不足,缩短的话动力浪费。而我国要发展的动车组全部是动力分散,比如长客的CRH5共三个单元,3+2+3编组,前后各2个3节/单元的端车带受电弓,为2M1T形式。将来很容易通过增加或减少中间1M1T的单元,编组可以调整为6、8、12、14、16的形式,增减中间的单元即可,整车动力基本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既不浪费,也不缺乏,很适合季节性加车、减车。欧洲似乎动力分散动车组很少用,但日本用得比较多,欧洲看来更倾向于机车+车辆,是否是因为这么做更适合跨境运行时,仅需要更换不同国家的机车,就可以实现兼容各个国家的铁路制式?
发表于 2006-10-13 0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horse 于 2006-10-12 22:23 发表


有时候,一个通用的东西标准化量产化后,单位成本也许比你搞n种类型适合不同等级的产品更便宜。这就是高速列车设计系列化、通用化、平台化的原因之一。量产后的250km/h等级的转向架,不一定比现在120的搞一种 ...

当然不用搞那么多种。。。一种足矣。。。:L
160的架子应该很容易就可以抓来的

CRH2本来就是暗藏300的能力,搞不好将来还搞个200升300
发表于 2006-10-13 00: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horse 于 2006-10-13 00:09 发表


怎么不能?沈阳——北京4小时,北京——武汉8小时(京广北段不少路段都已提速200km/h,穿越鸡公山的慢速瓶颈路段更是废弃原有线路,新建一条200km/h的双线铁路),武汉——广州按既有最快车(T15/16)算不到1 ...


如果没有实际线路到底多少的数据,我对北京-武汉跑8小时表示怀疑。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23小时的动车组有何优势.............

关于维护费用我前面提到了,光修个4车道车库就上亿,还没算洗车以及日常维护设备,或许我们应该调查一下德国的维护费用报告,不然光说多说少也没用,数据说话。
其次,机车+车辆能实现的,动车组不能实现的太多了................

动车组不可以随便拿下来加上去一节,德国法国意大利的车都必须是加一整列减一整列。其次,机车可以换头,根据不同线路,不同信号使用不同机车,换头还提高可靠性。再次,机车坏了随便拉个车头上去就OK,车辆坏了随便摘下去或者换一个上来就OK。动车组坏了怎么办?我不是指失去某节动力,比如车体之间通讯信号出现问题,那就意味着在车头无法控制每个动车工作,那就意味着车体自己无法完成自己的完整性检测!撂那里就不能走了。

试想一下用200的机车+车辆跑呢?下面我到德国国铁网站给你截一张时刻表对比。200以上等级线路跑的280或者300等级动车组和200等级机车+车辆的运行时刻比较一下,看看动车组能快多少。

[ 本帖最后由 herroyuy 于 2006-10-13 00:40 编辑 ]
发表于 2006-10-13 00: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哈局哈段0316 于 2006-10-13 00:14 发表
绿皮条件差,但为什么还是坐他的人多那!就如哈局的Z16根本就是拉空车,但T18却天天人多的是那!因为价钱!

谁能保证高铁和动车组不会让铁道部出台新的票价那!人民不喜欢绿皮,喜欢BSP!但BSP永远不可能是绿皮 ...


呵呵,Z16要是现在就人满为患,天哪,那中国人也太富裕了。高铁300km/h车硬座也就现在Z16软卧的水平,你说要是现在Z16都人满为患,那5年后的高铁,那岂不是???T18火爆?T18硬卧也就200km/h车硬座的价钱,看来200km/h车客源不愁!

其实BSP硬座/硬卧并不贵,跟T是一个等级的,比绿皮贵一些,但跟不少未打折的红皮价钱还是一样的,只是硬席很少有,软席倒是一大堆,估计铁道部就是想通过ZT的软卧来培养高速铁路的消费能力。
发表于 2006-10-13 01: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0-13 00:35 发表


如果没有实际线路到底多少的数据,我对北京-武汉跑8小时表示怀疑。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23小时的动车组有何优势.............

关于维护费用我前面提到了,光修个4车道车库就上亿,还没算洗车以及日常 ...


京武8小时就算有点夸张,9小时以内总没问题吧。前一阵子传出京济动车3.5小时,旅速142km/h,京广北段的条件不比京济差,且也按照这个旅速计算,京武也就8.6小时。当然,你问23小时的动车组有何优势,是说相对于23小时的机车+车辆的方式有何优势吗?我说得很清楚了,动车组自带的牵引动力设备的利用率从时间上看不比机车差,机车未必能做到72%的时间都处于工作状态,除了这一点,两者还有多少大的差别呢?

至于维护费用,客车+机车的维护费用总和也不低吧,你不能拿现在的维护条件与200动车组比,你应当拿200机车+客车的维护条件与200动车组比。你说的那个应该是动车运用所,配有日常检修设施,4个车道,就是能同时检修4列了,1个亿很贵么?现在建一个客技所要多少钱?没有数据还不好比较。不过那个动车运用所跟23小时动车似乎没关系,即使没有卧铺动车组,只要白天开行了短途座席动车组,不也同样需要一个运用所么?这种设施的造价,动车组运用的规模越大,平均分摊费用就越低,正如现在的机务段、客技所一样,造价低也是因为利用率高。

我说了,我国的分散动力动车组不能1节1节换,但可以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换。至于可靠性,呵呵,众所周知集中程度越高、复杂度越高的东西可靠性越差,9600kW的机车,与每个单元4辆车2400kW的功率,一列车4个单元共16节车厢共9600kW的总功率相比,将所有动力设备集中到一个机车上可靠性更差。正如一台1600kW的电机可靠性与四台400kW的电机可靠性的乘积相比,只会更差,且造价比4台电机加起来总和还要贵,复杂度在那里放着呢。你说的那个通信信号出现问题,呵呵,卧铺动车组情况如何不知道,不过你见过ICE3经常半路趴窝么?新干线更是没有半路趴窝那回事。难道短途动车组频繁折返运行不容易出故障,换乘长途卧铺动车组连续单向运行就容易出故障了?从物理角度解释不通吧。我倒没有说因为动车组一定比机车快,如果列车运行很少中途停站且线路限速不频繁发生大幅变化的话,动车组加速快并不能成为其相对于机车+客车优势,但也不是劣势。
发表于 2006-10-13 01: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细节栏里,我事先查看了IC 和 ICE车的停站,确认这两车都只停一站,且停站相同。
IC车在德国就是200等级的特快。
汉堡--柏林铁路是200以上等级,比沈阳-广州更能发挥动车优势。
然后我们看差距,动车跑1.6小时,机车慢了12分钟,0.2小时。
考虑沈阳--广州有非常多的160 甚至以下等级的线路,根据德国160等级线路动车组和机车的速度差别算,就是0。沈阳-北京 4.5小时,我们偏向动车组一些,认为北京-郑州也是200等级线路,按照京沈等级算,大约4.5小时。200等级线路总共9小时,那么,沈阳-广州,动车组领先机车+车辆仅仅1.125小时。震惊吗?
我就麻烦点儿,把德国160等级线路机车+车辆运行时刻=ICE运行时刻的时刻表也找到。以Mainz美因茨--Koblenz(科布伦茨)线路为例。IC车与ICE车都是50分钟运行时间,停站一致。

这个就是我为什么认为长途,200等级机车+车辆竞争力相当明显的证明。事实上,德国长途客运就没有200等级的动车。200等级我们需要用来跑短途大客流量的车车,广深是最好的例子,长途,同样是200等级的车,动车组没优势。

200以上等级汉堡柏林

200以上等级汉堡柏林

160等级,美因茨-科布伦茨

160等级,美因茨-科布伦茨
发表于 2006-10-13 0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horse 于 2006-10-13 01:06 发表


京武8小时就算有点夸张,9小时以内总没问题吧。前一阵子传出京济动车3.5小时,旅速142km/h,京广北段的条件不比京济差,且也按照这个旅速计算,京武也就8.6小时。当然,你问23小时的动车组有何优势,是说相对 ...


动车组在实际运用中就没有一个单元一个单元换这么做的,至少狠繁琐,不是随便就拆下去一个单元的。来,俺们还是拿实际应用的实例说话。就拿德国举例到底了。照片是科隆火车站站台上面列车信息。
从图中可以看到,所有ICE列车,车厢号,位置全部固定,这证明动车组编组非常固定,第二,可以看到所有ICE3列车都按照8车一列,要么8车自己一列,要么2列合并成16车,这说明,运用中并不是一个单元的变化。

再次,我们看IC车和EC车,他们都是机车+动车模式,数数就看出来编组不同,8-9节不等...........
OK?
Germany.jpg
发表于 2006-10-13 01: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horse 于 2006-10-13 01:06 发表


与每个单元4辆车2400kW的功率,一列车4个单元共16节车厢共9600kW的总功率相比,将所有动力设备集中到一个机车上可靠性更差。正如一台1600kW的电机可靠性与四台400kW的电机可靠性的乘积相比,只会更差,且造价比4台电机加起来总和还要贵,复杂度在那里放着呢。你说的那个通信信号出现问题,呵呵,卧铺动车组情况如何不知道,不过你见过ICE3经常半路趴窝么?新干线更是没有半路趴窝那回事。难道短途动车组频繁折返运行不容易出故障,换乘长途卧铺动车组连续单向运行就容易出故障了?从物理角度解释不通吧。我倒没有说因为动车组一定比机车快,如果列车运行很少中途停站且线路限速不频繁发生大幅变化的话,动车组加速快并不能成为其相对于机车+客车优势,但也不是劣势。


当然不可能总出问题啊,我也说了,但一旦我提到的情况发生,动车组就完蛋。短途动车救援方便啊,长途动车你怎么救援。再说动车组跑长途的另外缺点,跑多少种路,你就要安装多少种设备!一车到底啊,你没的换!。再看运输能力,短途密集跑车动车组运能高,长途呢??动车组一列能装多少人?机车+车辆能多少!

你说的对,越复杂可靠性越差。你说动车组复杂还是机车+车辆复杂?!制动,通信,电机控制.........我真的头一次听说机车+车辆比动车组更复杂...........

[ 本帖最后由 herroyuy 于 2006-10-13 01:40 编辑 ]
发表于 2006-10-13 01: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国内问题,都讨论到国外去了,是不是太离谱儿啦!
辽宁省内铁路干线复线的确很少,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了,沟海复线建设呼声很高,但迟迟没有立项,估计尚有考虑,中长期计划里的确已经规划,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线路将联系三大干线,些许等到沈山电气化后能有突破。
发表于 2006-10-13 0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说你提到的那个利用率,你说是集中调度利用率高还是单独调度利用率高?

沈阳--广州,机车+车辆的情况,广州的机车从长沙拉过去到站就罢工了??还有一大帮专门学物流,搞资源分配的同志们呢,他们可以集合所有机车,然后作出最高效分配,所以,动车过去了要打扫车体吧,要换卧具吧,要日常维护和检修车体吧,要补充水源吧,那你就不能干别的.............机车就没有这个限制,摘了挂该干啥干啥去!车体上的任何时间开销和机车就再也没有关系了。

沈阳这边前段时间搞了一个改革,我觉得想法非常好,虽然现在优势不明显。这个改革就是把所有机车都划归沈局沈段,有可能的地方按照最高效利用,不再拘泥于各段自己的小圈子。
比如原来有些吉林-沈阳的车是沈局吉段担当,早上到了沈阳吉段的车就收起来不用了,吉林司机第二天或者晚上才得到一个任务把车开回去,但改革后,这台车当天就可以由丹东的司机开着跑丹东溜一圈儿!极大提高使用效率,因为这种资源调度是集中所有资源的调动,得到的效率是最高的。

同意否?
呵呵,楼上说的对,俺们扯的太远了,我们的观点互相都清楚,具体费用,指标不清楚,说下去也没完了,咱们打个赌好了,呵呵,我认为5年内,广州长沙这种距离到--沈阳不会跑动车组,秦沈10年内不会加CTCS2的信号设备(其实就意味这永远了),就赌一顿水煮鱼:)。
QQ已经加你了,还是私下讨论吧。

[ 本帖最后由 herroyuy 于 2006-10-13 02:09 编辑 ]
发表于 2006-10-13 03: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广之间上动车我觉得不太现实,起码做起来难度很大,特别是调图的困难,好的时间给了动车,直特,那么不好的时间都留给了普通车。受益的只是少数人。


我认为沟海必然复线,且线路等级不会低,只是时间会长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4-27 16: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