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10-10 21: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0-10 18:30 发表
我看的论文.....全部是全部是2006年的新作,2006年1月:介绍GSM_R与CTCS的,2006年2月:CTCS2的详细介绍。当然写论文这帮人非常有可能copy copy再copy,而且所谓的工程师和专家多半都是一知半解。
了解你的 ...
其实我个人认为也秦沈跑250问题不大,但实际能否跑250km/h(线路不大改的情况下),取决于铁道部是否放心秦沈跑250km/h,取决于铁道部如何看待秦沈线的设计标准——[1998]279号文件《时速200公里新建铁路线桥隧站设计暂行规定》与新近颁布的《时速250公里及以下新建客运专线铁路设计规范》的差异问题。如果铁道部说没问题,秦沈跑250km/h足够安全,那就可以跑,毕竟星星试验了n个来回也没出过事。如果铁道部说,不符合新标准的铁路一律不准超过200km/h,那就没戏了。如果说对秦沈进行改造,那得看怎么改。如果大改,像胶济、浙赣线那样进行提速改造——几乎等于重新修建一条铁路——秦沈别说跑300km/h,就是跑350km/h,只要改造标准符合《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都没问题。
上GSM-R其实没有TVM430贵。贵不贵,主要看能否国产。铁道部已经打算在全国主要干线上GSM-R,国产化是必须的,这么下来就没有那么贵了,毕竟规模效益在那儿放着呢。250km/h和350km/h客运专线上ZPW2000也仅仅是为了兼容极少数未安装ETCS/GSM-R的动车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GSM-R出故障时起到备用系统的作用,冗余配置可靠性总会更高一些,实际使用时还是以GSM-R为主,并不像你所说的高端屈就低端标准。至于行车密度,在津秦和哈大客运专线正式通车前,秦沈线是谈不上行车密度的——连沈山线的密度都不如——密度太大了两头既有线吃不消。因此TVM430可以说大材小用,而且造成了不兼容的麻烦。动车组的运用如果受TVM430的制约就显得太不灵活了。不说别的,全国四大动车段,全部建在关内,这就意味着部署在关外东北三省的全部动车组,要想定期入段检修,都必须经行秦沈线,因此都得要求安装TVM430!简直不敢想象。我认为无论出于近期改善兼容性考虑,还是出于远期作为GSM-R的后备系统考虑,加之ZPW2000本身非常便宜,还是装备到秦沈线为宜(铁道部在信息化方面也特别强调了全国铁路轨道电路要统一到ZPW2000格式的信息码)。
至于速度控制模式,我看的是下边那片论文,它们的性能区别见附图。
至于欧洲铁路,它们是没有办法才那么做的,谁让各自顾各自的发展了几十年呢。我国高速铁路才刚刚开始发展,现在就统一标准(包括信号列控等)将来会受益无穷。正如我国铁路电气化供电制式在很早(六七十年代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修建时)就统一定在了单相25kV/50Hz。欧洲就不行,现在ICE3一种车就装了n套变电系统以适应各国供电制式的不同,成本代价高昂。
最后附上两篇关于列控与闭塞的文章。
[ 本帖最后由 yehorse 于 2006-10-10 22:0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