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yehorse 于 2006-9-2 23:28 发表* H) w" l" J) ~+ P) L, }
0 I! j- p0 u- M: c
# H/ x5 J: K- |, y4 w3 e2 G2 t4 LX车究竟在哪里开行,现在还没有最终确定,需要等线路改造工程完工后上路试验后才会定下来。( X" b# F& b( I7 k5 c0 |
2 _6 f# J4 V* r2 O1 E
不过从铁道部紧急建设的动车运用所位置来看:京广是有的,因为北京西站有建;京沪是有的,因为北京站在建(猜测 ...
0 Y: e, ?+ U+ T% x/ |$ a" s/ Z, n' c- A# V
你如果单纯的看X和Z,那显然X因为速度更快,所以影响更大。
* n: e: U+ ?+ x2 K! L- H
$ B" M+ u0 p: K% B( f _我的观点并不在于和你讨论开行这么多直特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个层面。因为,从五提甚至更早的时间开始,关于Z,关于K的价格,关于空调车的普及,就是争论的焦点。但是,显然这是个趋势。不管我们怎么说,我们都无法左右铁道部作为垄断运营商的跨越发展的思维。1 A1 L3 o: Z3 f+ A) R3 e
" J6 b* O, X/ Z7 n! u" t我想讨论的只是铁路运能以及普通车待避的问题。
+ Q8 V9 {7 ~( s) Z1 w; ^+ m/ }# V5 N. w
不管沪杭,京太,胶济还是秦沈,你觉得他是否还有加车的资本?但是反观京沪,尤其是沪宁徐宁这段呢?# x, N. r4 _5 ^* j
4 Y( E8 i l5 w$ a; Z, _0 V# {4 h6 J9 ?
还是说京沪上的直特群的问题。他的特点就是,群发,长距离,以及运行在线路繁忙的区间上。因为我认为,他们对运能以及其他车的影响,是更大的。
& Z* |4 F7 E! k6 O0 o* |7 F; _* \! ?. l8 Z# l) I) O
最后说一点我突然想到的。像K34,1462,1342这类车,如果不改变运行时间,是铁定要被狠踩的。如果一位乘客拿着相同的钱上了相同的车,结果六提以后座的时间更长了,纵然票额没少价格没涨,这算不算过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