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东风4D-7001

铁路客车切式通风器工作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9 15: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理想情况才能说明问题的本质,而现实永远不可能是理想情况,总会引入各种干扰因素,而这干扰因素大概就是你的救命稻草吧?行吧,就让你沉浸在这欢愉之中吧,真把你逼疯了我也赔不起,到此为止……
发表于 2014-4-9 15: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4-9 14:57
呵呵,那就这样吧,我输了,等你的科学专著

不用等啥科学专著,你赶紧去回你当年的高中学校借本高中物理书看看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4-4-9 15: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厚度1微米的薄片在静止的空气中以速度V运动,在其身上产生的压力变化,跟以V运动的空气拂过静止的他时,在其身上产生的压力变化,用你的相对论来解释,一定是一样的吧?那么好吧,你就这样认为吧,这大概是你最后的精神寄托了,我是不忍再戳穿,如果有一天你确定自己足够坚强,自己去趟北航吧……
发表于 2014-4-9 15: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跟各位关注此贴的车迷说声抱歉,我实在没想到这个帖子永远不会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我严重低估了某位的精神意志力,其实标准答案早在你们心中,请相信你们自己的判断力吧
发表于 2014-4-9 15: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4-9 15:18
只有理想情况才能说明问题的本质,而现实永远不可能是理想情况,总会引入各种干扰因素,而这干扰因素大概就 ...

再说一遍,流体力学不同于传统固体力学,很多问题是绝不能随便假设和简化的,受力分析也远没有你以为的那么简单。

你说的绝对理想,那么理想对理想情况,理想气体不可压缩,定常流动,压力不变,连续层流,薄板完全光滑平常,没有厚度。这时候空气即使运动,也不会对薄板有任何作用力变化,那么对切向表面有什么压力变化。那你扯的伯努利原理产生压降又有个毛的意义?

发表于 2014-4-9 15: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4-9 15:23
对了,厚度1微米的薄片在静止的空气中以速度V运动,在其身上产生的压力变化,跟以V运动的空气拂过静止的他时 ...

对了,厚度1微米的薄片在静止的空气中以速度V运动,在其身上产生的压力变化,跟以V运动的空气拂过静止的他时,在其身上产生的压力变化,用你的相对论来解释,一定是一样的吧?

————从始至终,我就是坚持这种相对作用论。也不是什么精神寄托,这是最简单不过的常识,我当然敢跟你去北航了,就这个周末?你发请邮件约,还是把邮件地址发给我,我来约。
发表于 2014-4-9 16: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4-4-9 15:31
再说一遍,流体力学不同于传统固体力学,很多问题是绝不能随便假设和简化的,受力分析也远没有你以为的那 ...

呵呵,怎么会没有意义呢?伯努利原理本身就有其严格适用条件,换句话说就是近似理想的环境,而不满足条件亦可求得近似解
330楼的问题,不强调任何理想条件,就一块纳米材料,有机会,你自己去北航问问吧,我就不陪你了,呵呵

发表于 2014-4-9 16: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4-4-9 15:50
对了,厚度1微米的薄片在静止的空气中以速度V运动,在其身上产生的压力变化,跟以V运动的空气拂过静止的他 ...

呵呵,那你就去问问吧,我是不想再冒这傻气了
你神通广大,直接找刘沛清吧,他应该算顶尖的了
发表于 2014-4-9 16: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劝你一句,不要把“最简单的尝识”挂在嘴边了,前边还说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还说不能随便假设和猜想,你那么喜欢前后矛盾吗?但凡你脑子转一转,都能明白你必然是去碰壁的。人家说了这种情况气压不变,而反过来有风吹过时气压必然降低,否则伯努利原理还有啥意义?你再好好琢磨琢磨吧
发表于 2014-4-9 16: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铁道游击队长 于 2014-4-9 16:34 编辑

或者干脆把压力换成空气压强(一开始压力就是你自己说的)——省得你去纠结厚度,也完全可以套用你的相对论嘛,结果呢,钢尺运动压强不变,这是研究生说的,而空气流动压强必然降低,这是伯努利说的,而北侠的相对论告诉我二者应该协同,我不知道到底谁错了,呵呵
你的相对论压根就没有任何理论基础做支撑,只有动压能够适用,这一点前面说过无数次了而我也给你分析过为啥他能适用
你愿意就可以把我这些原话带到北航去,看看静压和动压能是一回事吗
光凭想当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发表于 2014-4-9 17: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4-9 16:09
劝你一句,不要把“最简单的尝识”挂在嘴边了,前边还说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还说不能随便假设和猜想,你 ...

常识是相对运动原理的应用,  复杂是指薄板考虑实际气流和薄板自身材料的复杂计算。请分清楚。

相对运动原理的基础我给你描述过了,假如A运动,B静止,之间能发生的现象,和A静止,B运动,能发生的现象本质是一样的。 因此你说————对了,厚度1微米的薄片在静止的空气中以速度V运动,在其身上产生的压力变化,跟以V运动的空气拂过静止的他时,在其身上产生的压力变化,用你的相对论来解释,一定是一样的吧?————我的回答就是这样的。你不就是从始至终拎不清这个么?还写信给教授,不就问一样的问题吗?

你就把我这段话发过去问问你请专门发过去请教的徐同学,再看答案,如何?    一个邮件分分钟的事儿。
发表于 2014-4-9 2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4-9 16:14
或者干脆把压力换成空气压强(一开始压力就是你自己说的)——省得你去纠结厚度,也完全可以套用你的相对论 ...

尺运动压强不变,这是研究生说的,而空气流动压强必然降低,这是伯努利说的,而北侠的相对论告诉我二者应该协同,我不知道到底谁错了,呵呵

————谁告诉你,空气流动压强必然降低? 伯努利托梦给你的?你想两者协同,假设前提应一致。
           非要按照你的理想假设,薄片划过空气,不能产生任何作用力,那么空气理想的均匀定向移动,任何点性质都不会变化,空气的温度、体积、质量自身不受任何界面作用力影响的情况下,薄片也对其毫无作用,就好像一箱空气均匀的移动完全平行移动到另一处,请问如何就发生了压降?就是因为你“看到”相对地面运动了?
            
         
           
发表于 2014-4-9 21: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拿您提出的钢尺来说,在它和相对速度有一定夹角的时候…………而在夹角为0时,由于其没有厚度,且不考虑粘性,钢尺并不会对空气产生作用,更不会引起局部速度的改变,所以压强也不会改变。

————反反复复看了一下别人的回复,既没说钢尺运动,空气静止呢,也没说钢尺静止,空气运动,更没说两者都有运动情况下,只是说它和相对速度夹角为0的是压强怎样怎样。 即只要钢尺和空气具备相对速度,得出的结论就是不会另有花样。    明天你看到这个回帖时,请大方的把人的email地址给我,我直接跟他联系,就别像今天一样藏着掖着说给等天黑了也没给就跑了。
发表于 2014-4-11 11: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看了你的回复,无奈,给那人又发了个邮件,等回信吧。不过几天能得到回音我可没法保证。首先大多数人都不会每天看邮箱,其次就算他看见邮件也未必回复我,毕竟非亲非故的,人家能理我一次我已经很感激了,本来这种问题就会让人觉得很怪(尤其是对于没看过帖子的人更是显得没头没脑)
在回信来之前,我没兴趣再回复你什么,唯独对你进一步描述的相对论有点兴趣,咱们抛开理论不谈,单从逻辑上来看看你的相对论:假设A、B两个滑块,当A运动B静止时,A具有动能,若A撞击B,则B给A一个阻力同时A给B一个推力;那么反之,A静止B运动,则B具有动能,那么撞击时A给B一个阻力而B给A一个推力。这两种情况里的四个力大小相等,我想就是你相对论的基础吧。把其中一个滑块换成空气,就是动压的情况,没错吧
再来看看静压的情况:当风吹过物体(不必考虑形状)时,由于伯努利原理,空气压强降低,导致物体所受空气压力降低,同时物体给空气的反作用力也降低。那么当物体在静止空气中运动时,按照前边相对论的逻辑,则应该产生这样的现象:物体自身压强(也就是内压)降低,导致对空气的压力降低,根据牛三定律,才有空气对物体的反作用力(也就是空气压力)降低这样的现象。如果你觉得这种现象会发生,那我祝贺你,诺奖真的离你不远了;如果你也知道发生不了,而认为这时候不能用伯努利原理,那你不妨自己推导一遍,只要逻辑严谨,结论照样不可能被现实所接受,呵呵
说实话,我觉得你但凡能有点清晰的逻辑,也不至于一而再再而三的冒傻气了,不过既然你认识不到,我也没能力让你认识到(否则也不会有350多楼掰扯这点问题的奇葩帖子了),咱就踏踏实实等人家回信吧,刚看了邮箱,还是木有
发表于 2014-4-11 15: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看静压的情况:当风吹过物体(不必考虑形状)时,由于伯努利原理,空气压强降低,导致物体所受空气压力降低,同时物体给空气的反作用力也降低。那么当物体在静止空气中运动时,按照前边相对论的逻辑,则应该产生这样的现象:物体自身压强(也就是内压)降低,导致对空气的压力降低,根据牛三定律,才有空气对物体的反作用力(也就是空气压力)降低这样的现象。如果你觉得这种现象会发生,那我祝贺你,诺奖真的离你不远了;如果你也知道发生不了,而认为这时候不能用伯努利原理,那你不妨自己推导一遍,只要逻辑严谨,结论照样不可能被现实所接受,呵呵

————再说一遍,伯努利原理可不是“空气一流动,压强就降低”这么简单,这么说通常忽略了好多使用条件的通俗说法,希望你仔细看看别人回复中提到的“……可能高于参考压力(如周围大气压),也可能低于参考压力,这需要考察流场中局部速度是高于相对运动速度还是低于相对运动速度。” 并不是你以为空气一流动压力就降低那么简单。你这个前提都有问题,后面还指望推导出正确的答案?  
        还有,什么物体自身压强,是不是又是你创造的概念?空气压强增加或者降低,对物体的作用力体现在物体自身变形达到平衡方面,这有什么矛盾的?就像机车风缸一样,空气被压缩到里面,静压增大,然后就意味着缸体自身的压强也增大?稍有点常识的也会知道,风缸体本身会发生变形,产生相反作用力。           先不回复可以,你把人的邮件地址告诉我,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发表于 2014-4-11 15: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引用那句话人家明显说的风洞试验好不?空气流动压力必然下降,至少这是总趋势,有什么好废话的?你连这都不敢承认了,那前面那么多人举的实例你是否去一一反驳?
物体内压是我根据你的相对论创造出的概念没错,否则就缺失一环,逻辑不能环环相扣啊,呵呵
何况物体内部本身就有压力,只不过由于分子受束缚,对外界的影响极低(以至于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而已。至于矛盾在哪里,我觉得够明显了,行了咱也甭讨论了,等信儿吧
邮箱地址还是先别给你了,你再给人发一个骚扰邮件(这些问题对人家来说都算骚扰,没错吧)人家多半更不会回,如果一个礼拜没回音,到时候再说吧
发表于 2014-4-11 16: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气流动压力必然下降,至少这是总趋势,有什么好废话的?——————
行,你这句话保留好了。

再说逻辑,拜托,逻辑推理在必须在正确的前提下,空气压力变化对物体的作用力体现在变形方面,吹个气球,你总该知道气球会变形然后平衡的吧,不知道谁告诉过你,是气球皮的内压也增大了?也不知道你怎么这么善于胡编乱造,然后把这种胡乱的定义批判一番,反倒说成按照所谓的逻辑推理了。
发表于 2014-4-11 20: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你若能依照严谨的逻辑去套343楼的模式,怎么会得出吹气后气球皮内压增大的结论呢?
用一个理论去推导出一个悖论从而证明这个理论是错误的,这很正常吧?说你不懂方法论你还嘴硬
谁说逻辑推理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前提下?公安破案时依据种种假设进行推理在你看来大概是浪费功夫吧?逻辑,在我看来就是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可以是事实的因果,也可以是假说里定义的因果关系),必须一环套一环,缺失一环就全白瞎。
这个悖论是为了证明你理论的错误,怎么反倒证明我认可这个悖论呢?我要认可他,他又如何会是悖论呢?这个悖论里推导出三条关系,而有一条是悖论,所以证明你的理论是错误的(或者说被你无限放大了应用范围)。逻辑啊,哎……真累
咱俩都歇歇,等信吧
发表于 2014-4-11 22: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啥不说了,等信儿吧。 不过拖不是办法,几句话就能问清楚的事儿,下回要是再搞不明白人家的意思,就干脆点,要上人电话,当面问,一次治根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7-15 1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