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eidelberg

沟海复线,秦沈沈山运用,高速铁路通信及列控系统,东北动车组通通一勺烩,页页有精华!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2 23: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铁路小亨 于 2006-11-22 16:10 发表

你在欧洲,但是不能只放眼欧洲.客观的说,ICE3学习日本动力分散高速列车还不很成功,在牵引特性上还带有很明显的动力集中列车设计思想的影子.图我这里有,但是是书上的,我没办法粘上来,你可以自己买书看看.对比完曲线图再来争论,争论还是要有些东西的,拿出来才能服人,就像yehorse 一样.不管动力集中动力分散,只要是使用牵引电机,都是受电机特性限制,牵引力和速度呈反比.不知道你上面牵引力在高速状态下变化不大是怎么得出的.FV曲线是反比例曲线,后面速度降低的少是比例原因.而且不管交流直流,都是这样的
你列出的数字首先我质疑,是不是官方实验数据.再有即使是你的数据,机车模式和动车模式还是有相当的差距,貌似你不能上来就说不慢的话


一般我说之前都会尽量查询一下,比如前面给出来的ICE3与动力集中车在200-250等级线路上混跑的时间差别并不大,首先确认了ICE3确实在那些线路上有跑,然后查询时刻表就OK了。至于其他加速度信息,这里有个链接:http://www.saunalahti.fi/rautatie/kotimaki/rail/hst.shtml不是官方网站,如果你有更准确的数据,我真的非常感谢,因为细节的东西很难找,但毕竟这还算有参考。
至于德国和日本高铁之比,我一直都是认为日本车性能好,这个帖子前面就有人帖出来各种高速列车的性能曲线,一幕了然,呵呵。但还是要看应用在什么地方,德国和日本 的性能不同,一个是技术发展时间造成技术差距,而造成这种不同取向发展的正是两国国情不同,我们也有我们的国情,所以我才想到某些情况下动力集中仍然可用。
发表于 2006-11-22 23: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铁路小亨 于 2006-11-22 16:10 发表

         就此打住,动力集中动力分散的帖子海子网02年就讨论的多了,可以翻看,咱不多说.可以肯定的说,咱们肯定不会在客运专线上上机车+客车的客运列车,也基本不会在既有线上运行200公里级别的客运机车.动车超过700列,怎么都够了.


上次讨论到最后也是这个结果,我理解你的意思,希望你也理解我的道理,至于到时候具体是什么样子,拭目以待~就此打住:)
发表于 2006-11-22 23: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1-22 22:45 发表


搞笑了............哈齐动车DF11G经常牵引6节-7节车体,12:24/28是多少,你说这个算动力集中还是动力分散,照你的比例,DF11拉着哈齐动车动轴:拖轴都大于1:5,难道也是动力分散............我不知道,但 ...

已经说的很清楚,什么比例就是什么状况。你自己觉得好笑,或者说你自己觉得11g牵引3辆客车不能算动力分散的话是你的问题,只能说明你比较僵化。但是必须注意,它和一般常规意义动力分散车不同,因为机车太沉,启动加速度如果用全力的话太大,乘客受不了,不用全力则大面积损失加速度最终仍然是加速迟缓。另外你的比例错误,说的是黏着质量和拖轴质量比,不是数量比,动力分散和动力集中本质区别在于黏着分配区别,就要拿质量说话而不是轴数。
ice3加速慢根本不是什么国情需要!这个是借口:换句话说,比功率也是那么大(安装了同等功率的电机和逆变器),谁不想获得更高的性能,谁也不会吃饱了撑的只要最贵和最差!进入强动力分散动托比1:1了,就不要在黏着上唧唧歪歪了,归根结底是匹配问题,由于德国经验不足,没匹配好,希望今后改进,就这么点事。

[ 本帖最后由 hakutaka 于 2006-11-22 23:47 编辑 ]
发表于 2006-11-22 23: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1-22 22:47 发表


我又看了看,我说的那个车存在,但确实实际加速度有限制,被限到了1m/S/S.
其他错误请指出...........不然说了没意义。

这个数据也错误,1.0m/s/s是地铁用的加速度1.0km/h/s还差不多,你肯定是弄错了单位。前边定义的比例,就是从黏着出发,判定启动加速度极限是否能达到地铁水准
发表于 2006-11-22 23: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6-11-22 23:39 发表

已经说的很清楚,什么比例就是什么状况。你自己觉得好笑,或者说你自己觉得11g牵引3辆客车不能算动力分散的话是你的问题,只能说明你比较僵化。但是必须注意,它和一般常规意义动力分散车不同,因为机车太沉, ...


按照你给的概念,这个是动力分散,但这个恰恰证明了我说的那点,不能对立的看动力分散和动力集中............僵化..........如果比例是1:5,1:6,1:4的时候怎么看?当然还是可以叫这个那个动力分散或者动力集中,但是实际差别呢?难道不应该结合二者看问题?
发表于 2006-11-22 23: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6-11-22 23:40 发表

这个数据也错误,1.0m/s/s是地铁用的加速度1.0km/h/s还差不多,你肯定是弄错了单位。前边定义的比例,就是从黏着出发,判定启动加速度极限是否能达到地铁水准

http://www.saunalahti.fi/rautatie/kotimaki/rail/hst.shtml
请给出正确数据................
发表于 2006-11-22 23: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1-22 23:13 发表

挪威那个车我要说抱歉了,那个车实际运行是要限制加速度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承认动力分散确实有优势,我只是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动力集中同样可以完成任务,比如夜车,比如长途(交路问题,信号制式问题 ...

如果铁路希望提高能力,那么长途车也必须多停,来防止影响货物列车和其他客车,此时动力集中就不合适了。其实你一直都在用“我也承认动力分散确实有优势”作为掩盖试图说明动力集中也能达到xx性能,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仍然在不遗余力。如果你觉得冤枉,就请正确回答出为什么新干线采用动力分散以及日本既有线在1970年代基本完成车辆动力分散和高性能化。
发表于 2006-11-23 00: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1-22 23:27 发表


一般我说之前都会尽量查询一下,比如前面给出来的ICE3与动力集中车在200-250等级线路上混跑的时间差别并不大,首先确认了ICE3确实在那些线路上有跑,然后查询时刻表就OK了。至于其他加速度信息,这里有个链 ...

好车当然可以就或差的,但是差车永远跑不成好的。在维持既有的体制下,好车当然不能发挥出其本来的性能。就好像拿hk100型来中国,体制不改,放到单线上跑普通,尽管最高速度也是110站间距还大,但是再也跑不出旅速82来了
发表于 2006-11-23 01: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6-11-23 00:02 发表

好车当然可以就或差的,但是差车永远跑不成好的。在维持既有的体制下,好车当然不能发挥出其本来的性能。就好像拿hk100型来中国,体制不改,放到单线上跑普通,尽管最高速度也是110站间距还大,但是再也跑不出 ...


是的,所以前面我们讨论加了不少前提,混跑,慢车就要限制快车限速,体制也是实际情况..........就好像最近的客运专线试验动车组,很多满打满算才比160的机车+车辆快1个多小时,换成200的机车呢?  我同意,都放开了跑动车组领先肯定更大,客观条件不允许这么跑啊,所以才说机车+车辆很多时候没有什么时间劣势。
发表于 2006-11-23 01: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6-11-22 23:51 发表

如果铁路希望提高能力,那么长途车也必须多停,来防止影响货物列车和其他客车,此时动力集中就不合适了。其实你一直都在用“我也承认动力分散确实有优势”作为掩盖试图说明动力集中也能达到xx性能,虽然这是不 ...


推翻了重来是可以啊,但现在我们实际条件就是这样,200等级上混跑成定局,铁道部的管理模式也不是一时就能改............再加上国情呢。还有,讨论性能不能单拿出来比,考虑实际情况是没错的。
崩溃了,这个帖子。观点都摆着了,不说下去了,太忙了。接下来我们还是看铁道部怎么做吧。好像前面打赌我都要输了..............yehorse等着吃水煮鱼了。
发表于 2006-11-23 08: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1-23 01:32 发表


是的,所以前面我们讨论加了不少前提,混跑,慢车就要限制快车限速,体制也是实际情况..........就好像最近的客运专线试验动车组,很多满打满算才比160的机车+车辆快1个多小时,换成200的机车呢?  我同意 ...

还是老话,提最高速不是目的,改善旅行速度才是目的。本来160的高性能分散动车可达到的旅速为什么要200的车?本来200的分散车停很多站甚至可以保证更高的旅行速度,为什么用160的车跑直达特快?这里批的就是直达观,除非线路能力很大的富裕(现在看来确实是,要不然跑不出那么多猪,铁道部说的紧张纯属自己抽自己嘴巴子),否则,不宜动不动就放猪。
发表于 2006-11-23 08: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6-11-23 01:41 发表


推翻了重来是可以啊,但现在我们实际条件就是这样,200等级上混跑成定局,铁道部的管理模式也不是一时就能改............再加上国情呢。还有,讨论性能不能单拿出来比,考虑实际情况是没错的。
崩溃了,这 ...

此话诧异,什么都不改那就维持原状得了。虽然说论坛上的东西不能左右铁道部,但是也不能说车迷这边也分不出个一二三不是。
发表于 2006-11-23 10: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6-11-23 08:58 发表

此话诧异,什么都不改那就维持原状得了。虽然说论坛上的东西不能左右铁道部,但是也不能说车迷这边也分不出个一二三不是。


不能歪曲我的话,我并不是说要维持原状,我提出的也是一种办法,也不要怀疑我的倾向性,我是对速度最推崇的车迷......只是提出一种方法,或许如果开始野马同志推崇机车的话,我很可能就转而提出动车组了。车迷说的话理论性并不差,不过我觉得如果我们真的站在那个高度的话,才能知道有些问题不得不面对现实,尤其是当前的社会状况和体制,你可以看看东北论坛上哈大客运专线沈阳枢纽...........你提到的新XX问题又出来了,秦沈的车站问题已经有足够教训了,可................没办法,这也是一种现实。

QQ已经加了,有事儿留言,最近太忙估计没时间找资料同yehorse和你们争论了,这个帖子开始的时候我对信号和动力分散等具体情况了解还不多............到现在居然也知道的差不多了,要谢谢各位opponent:)
发表于 2006-11-23 15: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xx问题实际上和城市反感铁路相关,而这个,从客观上说是铁路不经营城市铁路自酿的恶果,如果醒悟,奋起直追,就能够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大幅改善自身形象,只看做不做。
发表于 2006-11-23 17: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6-11-23 15:56 发表
新xx问题实际上和城市反感铁路相关,而这个,从客观上说是铁路不经营城市铁路自酿的恶果,如果醒悟,奋起直追,就能够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大幅改善自身形象,只看做不做。

怎么说这种事情呢,那些城市非常希望高速铁路引入,建立客运站,但是又不希望铁路占用市区内宝贵的土地,令车站远离市区。是人意识上的问题。
发表于 2006-11-23 19: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utlander05 于 2006-11-23 17:21 发表

怎么说这种事情呢,那些城市非常希望高速铁路引入,建立客运站,但是又不希望铁路占用市区内宝贵的土地,令车站远离市区。是人意识上的问题。

怎么不是这种事情呢,进入城市就必须和既有站共占,顶多占用铁路线路的用地!国家铁路没有妥善平衡利益链条,哪里有国铁,哪里就是城中村,治安乱点。根本原因是铁路不负担城市通勤输送(新干线发售月票也负担城市通勤属送)!这样,铁路占用了土地当然无法开辟更好的交通这样高端人群自然流失,造成移动人口聚居,治安混乱。城市和老百姓自然就讨厌铁路。相比较,在日本这样担负城市通勤疏松的铁道系统中,距离铁道最近的房子价格最高,都是和铁路通勤关系密切的白领。我国之所以恰好颠倒,还是因为国铁无视城市通勤输送,踢走了好居民,自然招来了地痞流氓,自身的设施和路外伤亡都不可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只有周边居民和铁路利益息息相关,利益链条才能平衡稳健!

[ 本帖最后由 hakutaka 于 2006-11-23 19:17 编辑 ]
发表于 2007-2-7 11: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给我一个惊喜,我还你一个支持!
狂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骑上头:lol
加油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6-5 0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