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金色胡杨

中国现在应该吸收动车组制造技术,尽快推出25T后续新型长途客运车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 20: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说,这样子研发基本要重新搞,绝非材料那么简单,考虑完承重还得空气动力学,铁路部门在抓紧高铁,这种钱他们估计不愿意花,而且跟高铁抢客源
发表于 2014-1-2 20: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hyouj 发表于 2014-1-2 19:26
25t的车底不是很重,才50吨,轴重不过才12.5吨,比380系列都低!

还不叫重?定员重量几乎都是60吨,轴重达到15吨。

CRH的轴重是最大允许轴重,平时根本达不到,比如CRH3C最大轴重17吨,实际上最重的变压器车满员情况轴重才15.5吨。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 2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1-2 21:5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S7D0056 发表于 2014-1-2 19:32
我管你研究研发,自个去问问,别让我把话说绝,技术成熟基本可以等于具有偷工减料的资本了。什么事,99 ...

基本上弄明白了,你必然不是从事技术类工作的,首先你没有研究和研发的概念,两者关系你根本不清楚,两者的关系和学科交叉你也没有认识。我一直问你研发和研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知道你对研究和研发到底理解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有区别,区别在于什么,你的回答其实证明了…对于技术平台,我个人非常反对什么所谓的绝对自主知识产权,现在技术全球化,一个技术平台建立起来,在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一种产品,必然是以最低投入和风险换取我的最大效益和价值。对于转向架这类产品,不关系到国防,更不涉及技术封锁,我只用比自己建立这个技术平台花费更少的花销得到这个技术平台,并在这个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寻求合作伙伴以降低我的风险,这是非常可取的,可以在最短时间里用最少的投入获得产出,这非常明智。包括现有交流电传动机车,国内在搞,但是国外既然有这个成熟的技术且没有技术封锁,我为什么非要撞得头破血流的必须就非得自己搞出来,我用钱来获得这个技术平台,且是一个现阶段先进的技术平台,然后合作在这个平台上发展出适合自己的车,花销远小于完全自主建立技术平台。同时我还在消化吸收最先进的技术,然后为自己所用,这哪里有错?这就是国内的科研人员不好不愿工作么?本来起步较晚,又喊自己的不如外国的,用了外国的技术平台又说科研人员不行,谁能一口吃个胖子?又想马儿跑的快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有悖与常理。最后说,你看问题太片面了,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没有认识,也缺乏最起码的尊重。
发表于 2014-1-3 10: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空调外露有什么问题,难道外国的车空调藏起来我们的车就也要改成藏起来的?我不知道25T有什么不好,至少是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观,相反BSP, 按中国人的审美观来看,真心没25T好,更何况一个新车型居然是可以没集便器的,没塞拉门的,你既然要学外国,为什么不学全呢?真的不解,25T跟你们到底是有多大的仇?
发表于 2014-1-3 10: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sakedesi 发表于 2013-9-7 22:30
中华之星是有问题,但到底是怎么折杳的?

一是质量技术实在太次,刘等不下去了,就引进外国技术,然后中华之星也就封存了。其实中华之星并不是什么自主研发,也是靠西门子才能出来的,而且有几个致命的故障,还经常出现,像轴温过高,刹车突然失灵等,这些好险是在时速低的时速发生的,要是在300的时速刹车失灵,就真的呵呵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韶山电力集团 发表于 2014-1-3 10:13
我想问空调外露有什么问题,难道外国的车空调藏起来我们的车就也要改成藏起来的?我不知道25T有什么不好,至 ...

青藏公司的BSP已经带集便器了,并且改成塞拉门了,看来BSP与时俱进比其他公司做得好。
从大家的争论的焦点来看,普遍认为25T存在制造工艺的质量问题,那是个别生产厂家的水平问题,设计上的差距不应该有这么大吧。但是,我认为25T已经落后了,必须尽快推出后续的先进车型,以满足国人的出行需求,25G直接停产。
发表于 2014-1-3 1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韶山电力集团 发表于 2014-1-3 10:17
一是质量技术实在太次,刘等不下去了,就引进外国技术,然后中华之星也就封存了。其实中华之星并不是什么 ...

一边说这国产25T咋看咋顺眼,很不错,一边对国产东西编排着诋毁,吹捧国外货,这是人格分裂的节奏么?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1: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SS7D0056 发表于 2014-1-2 19:06
BSP(庞巴迪-四方-鲍尔)联合生产,四方组装AM96转向架,部分车使用SW-220K,特征:空调内置整流罩,整 ...

请问,BSP车底编号前用什么表示型号的,或者说BSP在全路叫什么型号的车底?
发表于 2014-1-3 11: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色胡杨 发表于 2014-1-3 10:30
青藏公司的BSP已经带集便器了,并且改成塞拉门了,看来BSP与时俱进比其他公司做得好。
从大家的争论的焦 ...

集便器、塞拉门BSP公司不会做也没做过,必须要跟25T学才能知道这些“核心技术”的。

发表于 2014-1-3 11: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色胡杨 发表于 2014-1-3 11:16
请问,BSP车底编号前用什么表示型号的,或者说BSP在全路叫什么型号的车底?

坐车看那些铁路杂志上会有提到,BST的25T。
发表于 2014-1-3 11: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zhhade1987 发表于 2014-1-2 21:51
基本上弄明白了,你必然不是从事技术类工作的,首先你没有研究和研发的概念,两者关系你根本不清楚,两者 ...

哈哈,我的话实在很打击研发工作的人,不就是研究和发展么,如果把能力有限和国外没有技术封锁作为一味的为德日二流技术买单的理由,恐怕实在欠妥,我是读文科的,我也没有心情总是为了技术层面的东西煞费苦心,但起码有一点,如果技术上没有自己的突破性成果,很大程度必须依赖他人的援助,拿人手软。多少年了,中国吸收外来技术多少年了,机车上取得的成就确实不少,瞧瞧车辆,一个160的转向架还搞了这么多年。动车吧,8年时间,中国也有所谓的380系列,核心呢?

我不否定利用外来技术发展自身,好歹也得看到掌握了些什么吧,不能抛弃主观能动的作用,即使前进再曲折,再困难,总得看得到自己的东西吧。研究是主观上该做的,发展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的,我可没说要一口吃成胖子。

中国在铁路上的自主研发进度是很缓慢的,花钱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并未完全消化吸收,甚至设计关键还是脱离不了援助,很多方案都被否决,不谈什么研究论文造假,学术水分之类的事,只是希望国人争口气,拿得出自己的东西。典型的吃外来技术亏的例子NY5/6/7,ND4。好在如今零件都是自己能生产了,不然比当年的这些车还要吃亏。外来技术花销不小的,长痛不如短痛,贪污腐败缴获的钱为毛不投入自主研发?中国人的消费观念看得出,中国人不缺钱,根本用不着考虑这些,一次性投入大资本搞出来的成果,以后还需要总是买二流么?德日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放出来的。

为了生活,为了挣钱本没有错,但如今的科研研发人缺乏的是一种肯钻的精神,其他的新型学术人才或多或少都被这种风气所影响,这不能完全说是自身的责任,起码中国人从困难时期过来了,人人都有享受的欲求,如果这种东西太多的存在于这些研发人的身上,影响的必将是工作和对待职业的态度。

中国人对待铁路的态度也可以佐证,根本不懂怎么保护铁路文化,如今铁道部解体公司化,就更加有理由病树前头万木春了,病的怎么处理?挖掉;死的怎么处理?让它随着时间,化作一捧黄土。我自己就有深切体会,家里祖辈都有铁路上的人员,确实铁路给人的感觉就是脏乱差,我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都被家人嗤之以鼻,别的呢?铁路恐怕成了下等工作的代名词了,好在还有“高薪”为他撑住门面。
发表于 2014-1-3 11: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4-1-3 11:18
集便器、塞拉门BSP公司不会做也没做过,必须要跟25T学才能知道这些“核心技术”的。

BSP比25T早了两三年来中国,25T是基于25K和BSP设计研发的,集便器也是因此诞生的。后来的青藏车也是这个道理,吸取前面的经验做的车,后面的不一定比前面的先进,前面的也不一定就比后面的落后,25T还是25型客车的基本架构。
发表于 2014-1-3 11: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色胡杨 发表于 2014-1-3 10:30
青藏公司的BSP已经带集便器了,并且改成塞拉门了,看来BSP与时俱进比其他公司做得好。
从大家的争论的焦 ...

BSP毕竟只是联合制造的代名词,现在叫BST,P跑了。
集便器在我国还是自己摸索出来搞的东西,外国大部分也有真空集便器。
塞拉门不用说了,基本都是普及的,至于人家为什么不配备,那就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Z13/4(Z17/8)那组车的塞拉门还是后来改的。
塞拉门成本比折页门高多了,而且存在低温无法正常开启的问题,维护也较麻烦。
发表于 2014-1-3 13:1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S7D0056 发表于 2014-1-3 11:35
哈哈,我的话实在很打击研发工作的人,不就是研究和发展么,如果把能力有限和国外没有技术封锁作为一味的 ...

怪不得的呢,弄半天你是学文的。我到不是看不起学文的,必竟不是搞技术的,认识不到位没什么,但是说搞科研的怎么怎么不好不对,你这话说的太没水平,不懂科研的艰辛就来凭价科研水平,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160的架子中国最早应该是80后期浦厂在设计新空调双层25B时同时开始进行研制进行技术储备的,那个时代国外已经有成熟的运营100英里时速的架子了,中国起步本身就晚了几十年了,只从头开始需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能追上所谓的一流呢?需要投入多少才能追上?既然已经有了技术平台,为什么我不在这基础上发展而非要从头再把别人的路走一遍?我只要很少的钱得到一个较高层次的平台,为什么要花大笔的钱建立一个低层次的平台然后再投入摸索这个层次较高的平台。你怎么知道技术引进后国内没有消化吸收呢?依据在哪?国内起步晚的,缩小差距是第一步,而技术引进是最好的缩小差距的途径,为什么不引进。拿中华之星来说,它为什么没有竟争过和谐号,中国的高速动车发展了多长时间,国外先进的发展了多少年,论经验国内必然没有国外多,项目投入了多少,既然有一个更高的层次的技术平台为什么不拿来学习?在这里,我想到一个成语“闭门造车”。在此,我个人觉得非常觉得整天高呼国内机车车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实在是太肤浅。前面你说“不就是研究、发展吗”在你的眼里科研貌似是件容易的事,实际上你对科研一窍不通,也不怪你能说出这样的话。科研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发,从无到有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由一个点一个点的研究,组成一条线,再在一条一条线的基础上整合发展成面,都是包含了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现阶段机车车辆运用的非常成熟技术至少是15年前的技术,这个技术在以后的10几年里至少可以肯定其不落后,直到有新的成熟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一项新技术达到产业化需要多少年,一个技术理论成形需要多少年,而将此技术运用到实践再到产业化又有多少年?关键技术理论来源和基础是什么,运用到实践的关键工艺点在哪里?限制因素是什么?众多限制因素的主要限制因素或者叫关键限制因素又是什么。科研领域里,各种的因素需要一个一个去攻克,引进技术,对自身不足是一个弥补,学习了先进技术可以找到之前科研道路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的原因,积累经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这就是科研。所以说,你看事情太片面,只能看到表面而不懂其内在。
发表于 2014-1-3 13:3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S7D0056 发表于 2014-1-3 11:35
哈哈,我的话实在很打击研发工作的人,不就是研究和发展么,如果把能力有限和国外没有技术封锁作为一味的 ...

科研人员哪里缺少了钻研精神?其他新型学术人才里的新型指的是什么?学术人才难道不属于科研人员?这个你是什么个意思?你的话其实并不是打击研发工作者,而是在衬托你对科研事业的无知。什么是能力有限?凭空从0起一下子到最先进,这才叫有能力?中间隔着多少代的代差,一步到位,那全世界的科研人员都是饭桶。当年发明的火车跑的挺慢还是烧煤的,其他领域的就不说了。国家一直在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鼓励科研,为科研投资,为的是什么,花钱买人家的新东西目的是什么,至少搞清楚这个才有资格凭价科研。当然你觉得不对现在可以马上从新学理考个理学或工学学校,然后读研念博,也搞搞学术理论或应用科学,看看科研是个什么。
发表于 2014-1-3 13: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7D0056 于 2014-1-3 13:49 编辑
zhhade1987 发表于 2014-1-3 13:32
科研人员哪里缺少了钻研精神?其他新型学术人才里的新型指的是什么?学术人才难道不属于科研人员?这个你 ...


什么叫从0-顶尖?什么时候说过一步到位,就事论事,160转向架太多技术属于外援,承认与否?CW-1 CW-2连人家英国T-10的外观改都没改。是否属于外援?再说,一定要一步到位?我可从来没说过一口吃成胖子,不是说不该用,是说,至少要出来自己的东西,不是一味抄袭,不是随便改个外观,改几组数据就换名了。不得不说你是辩论人才,小生才疏学浅,漏洞全被抓着。你的世界观太美好了,不得不拜服。

拿什么钱,做什么事,拿多少钱做多少事。我就只认这个理,不得不承认,就是研发速度太过缓慢,效率较低。这是事实。

人才市场水太深,下一句就不说了,当然我也不是什么好鸟,爱咋整咋整。
发表于 2014-1-3 13: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zhhade1987 发表于 2014-1-3 13:14
怪不得的呢,弄半天你是学文的。我到不是看不起学文的,必竟不是搞技术的,认识不到位没什么,但是说搞科 ...

看事情必须一针见血,你真就相信搞科研的都秉承科研的钉钉子精神?
恐怕真没有你想的那么好,和尚多了没水喝的。
研究的人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分布在越多领域越好。
别忽略了国人乃至所有人类都自身存在的问题,依赖。
发表于 2014-1-3 14:5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S7D0056 发表于 2014-1-3 13:47
什么叫从0-顶尖?什么时候说过一步到位,就事论事,160转向架太多技术属于外援,承认与否?CW-1 CW-2连 ...

什么叫抄袭?长的一样就是抄袭了?引进了消化了就完了。非得追求不一样干什么?前面我也说了,一项技术只是一项技术,把技术变成实践也要时间的,理论永远只是理论,不投入精力永远变不成实践。一个现成的实物摆在那,非要重新设计个外观,这个外观背后都是数据,属于牵一发动全身,那是跟自己过不去。其他的说了半天了关于科研的,怎么发展怎么缩小差距也都陈述了。你仔细多看几便。
发表于 2014-1-3 15:5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S7D0056 发表于 2014-1-3 13:56
看事情必须一针见血,你真就相信搞科研的都秉承科研的钉钉子精神?
恐怕真没有你想的那么好,和尚多了没 ...

搞科研的没那点精神那就是被淘汰掉的群体,一直搞科研的至少都爱岗敬业,我还是那句话,不管哪个行业的科研都是一样的,必然有这种精神,你不信是因为你根本不了解。另外科研的门坎很高的,科研人都是高学历的人,并且在学生时代必然是搞出成果的或者搞国家重点项目的且是学习认真的,一般的人也没那个水平去跨过这个门坎,所以不要觉得科研人只想着钱,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1-5 18: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