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6-25 18: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6-24 22:48 
大体上就是拿锉刀锉钢轨的性质。
不过,机车的牵引力就是靠磨损钢轨来实现能量的传递的,所以交流车这个 ...
呃,其实摩擦力只是提供牵引力的媒介,这里面不存在能量的传递……
而由于钢轨和车轮的弹性形变,所以实际上机车车轮在非惰行的时候是个蠕滑状态,牵引力越大,蠕滑程度愈高
而对于138吨的6轴车,480KN是可以持续稳定的输出的(只需轨面干燥即可,我之前特意试过,挺轻松的),而高于这个数值(具体多大尚待观测),蠕滑已经从微观变为了宏观,也就是发展成了微空转,这种情况下,牵引力不能持续输出,应该是高—低—高的循环(这还取决于其黏着控制水平),加权平均,则为最大牵引力,当然这点我没有去验证,因为对HX车极度不感兴趣
所以交流车的高牵引力,就是这么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啃钢轨,对车轮和钢轨的损坏显而易见
而对于5000吨的列车,520KN相比480,加速度仅仅提高0.008m/ss
假如取0到40公里加速(再高牵引力基本也就降了),480的加速时间仅仅比520慢了8.5秒,试问,有什么意义吗?
我觉得也就是调车机还有点意义,再个就是坡起了,正常运用真是很鸡肋,费效比极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