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张治中

不成熟的中国高铁技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23: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7:54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14:59
复制粘贴了这么一大段好辛苦啊!可惜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加拿大高铁技术的描述!
BBD公司总部在加拿大所以加 ...


朋友,我只知道西门子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力机车(1879年)的研发生产公司,德国高铁的主要研发和生产商。2000——2002年间,为中国生产了20台DJ1,株洲厂、株洲所从他们处引进了DJ1技术。
阿尔斯通与中国铁路部门打太多交道,1960年代,卖给中国25台6Y2电力机车。1973—1975年间,为中国设计生产了50台ND4电传动内燃机车。1984—1986年,为中国生产150台8K型电力机车。每一次购买机车的同时,中国都要同时引进他们的技术。至于此后的情况,你们可能比我更清楚。阿尔斯通是法国的主要高铁研发生产公司。
我再告诉你,1980年代,阿尔斯通隶属于欧洲50HZ集团。

HJN1988 东北新干线故障率也是蛮高的。把进口的东西都去掉,中国铁路又有什么玩意呢,25T这种车厢不也是庞巴迪技术。
发表于 2013-2-7 00: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回来,等到“成熟”的时候再建,恐怕连拆迁都搞不定了。该超前时必须得毫不犹豫,否则就是过了这村没这店!这点上偶国领导层还是果断的,没有被小农意识束缚。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00: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0:26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23:40
还好意思“摘自《中国铁路机车史》(张治中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呢,
从《中国铁路运输设备技 ...


你不知道,文章自古一大抄?写历史瞎说不行,讲的每句话要正确。需要把专家学者的成果合理的用上!
你以为你是鲁迅笔下的豆腐西施,发现别人摘录了某人的文章,就以为发现了惊天动地的秘密!
再说了,我在2000年就知道,法国、德国、日本的高铁是世界高铁的祖宗!
我说话从来不会瞎说!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00: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7:22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02:20
恕我直言,您对高速铁路一窍不通——您能说说加拿大有何高铁技术么?看到这我就已经不想看下去了。事实上无 ...


中国第四代电力机车(2003年以前)
        一、三相交流传动技术的前期研究
      1960年代末以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西德、苏联、瑞士和法国等率先投入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研制。三相交流传动机车是当今世界机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三相交流传动机车粘着系数高,异步牵引电动机功率大和恒功率范围宽等优异的运行性能,提高了可靠性,解决了对通信信号设备的干扰,减少了磨耗,有良好的维修性,有显著的节能效果,降低了运营成本。
1970年代,株洲所就开始进行交流传动技术的研究,进行交流同步调速系统的研究。1980年代,株洲所开始转入交流异步调速和传动系统研究,先后研制出了200千瓦和300千瓦的交流传动系统。1989年,株洲所在取得铁道部列题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的参与的情况下,开始研制1000千瓦交直交地面传动试验系统,经过3年研制出了电力机车交直交传动800—1000千瓦机组, 1992年通过了铁道部成果鉴定。
      二、三相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开发
    1991年,在高速铁道运输新技术研究的总项目下,铁道部与国家计委签定了“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研制”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合同。随后,铁道部与株机厂签订了4000千瓦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原型车)部分研制的合同;铁道部又与株洲所、铁科院签订了“4000千瓦交直交电力机车性能参数及其电传动系统的研制”、“4000千瓦交直交电力机车1000千瓦地面试验系统”以及“GTO元件基础应用研究”合同,并且铁道部与西南交大、北方交大、上海铁道学院、大连铁道学院签订了有关中间回路与电容器设计计算程序、谐波测量、三点式GTO交流器(小功率)和并联装置负荷分等专题研究合同。
    1992年5月,株洲所提出4000千瓦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原型车技术建议书报铁道部。同年6月,铁道部科技司批复并同意技术建议书作为技术设计的依据。同年12月中旬,铁道部科技司在株洲召开原型车技术设计审查会。同时,国产第1台1000千瓦油冷主变流器组装完毕。
    1994—1995年,株洲所承担的原型车电传动部分相继投入生产,并开始进行地面调整和在轨道轮试验台上进行地面模拟试验。株机厂也开始进行机械部分的设计,并于1995年下半年开始投产。1996年6月,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AC4000型电力机车在株机厂试制成功。1996年以后这台机车在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   
AC4000型机车原型车(图6—13)是在1000千瓦交直交传动地面系统试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类似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的先进技术,结合中国传统电力机车的成熟技术与结构特点,研制而成的。AC4000型机车原型车功率(持续)4000千瓦,牵引力(持续)240千牛,轴式B0-B0,最高速度120公里/小时。其技术特点;①优异的牵引性能。1025千瓦异步牵引电机的陡峭的自然特性有利于提高粘着利用,能更好地发挥牵引力。②异步牵引电动机故障率低,牵引性能优异,体积小和重量轻,单轴持续功率国内最大。由于簧下质量小,降低了轮轨作用力。③恒功速度范围宽,有利于实现客货通用;能耗低。④主电路采用转向架供电方式。牵引变压器的4个牵引绕组向4台主变流器供电,每2台主变流器在一个公共的电子装置控制下工作。并向一台转向架的2台牵引电动机供电。交直交变流采用四象限变流器加PWM逆变器(油冷),使牵引和再生制动工况时均可使电网获得近似于1的功率因数,减少了电网损耗,改善了供电品质,消除了对通信信号的干扰。整个主交流器使用的开关元件是不对称晶闸管,由换流电路实现强迫关断。⑤辅助电路采用GTO晶闸管,构成交直交辅助变流器作为电源。全车共有2台辅助变流器,每台包括1台桥式整流器,将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的860伏单相交流电压整流产生500伏的直流电压,供给2台逆变器,再分配给各个辅机。⑥电子控制装置采用电子模拟控制和微机控制相结合。微机控制用于控制交流器和牵引电动机;其他的控制采用电子模拟控制。采用微机控制诊断、检测及显示系统。⑦牵引变压器是卧式结构,在车体地板下吊挂式安装。变压器与高散热能力的冷却装置分离。⑧滚动轴承抱轴悬挂,单边直齿传动。
1998年,株机厂、株洲所与德国西门子(中国)公司签订合资兴建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企业的合同,1999年1月,合资工厂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在株洲挂牌开业。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投产采用IPM、或IGBT或IGCT等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的新型交直交传动的电力机车。这是中国第一家合资生产交流电传动电力机车和交流传动设备的企业。
图6—13   AC4000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2000年6月,株机厂在AC4000型机车基础上设计制造出2台DJ型三相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该机车主要用于既有干线上牵引速度160公里/小时的准高速旅客列车和客运专线,高速线上双机牵引200公里/小时过境旅客列车。同年,通过了北京环形线安全评估试验和西南交通大学高速整车滚动试验。
DJ型机车(图6—14)功率(持续)4800千瓦,牵引力(持续)206千牛,轴式B0-B0,最高速度220公里/小时。其主要技术特点;①采用交流传动,优异的牵引性能。异步牵引电机持续功率1225千瓦,效率达到96%。②微机控制系统采用全分布式MITRAC,能实现多机重联控制、故障自动隔离、智能诊断和存储记录等功能。③采用一系人字橡胶定位的柔性转向架,提高了曲线通过能力。④车体结构轻,外形流线化。在国内首次采用车顶夹层独立通风。⑤辅助系统采用双套辅助变流器供电,供电质量好,辅机质量轻,系统冗余度高⑥转向架B0轴式,采用辐板整体式车轮和空心轴,六连杆轮对空心轴传动装置和中间推
挽式牵引装置,国内首次在机车上采用轮盘一体化制动装置。⑦牵引变压器是大功率全去耦卧式结构,容量达到6952千瓦。⑧包厢式驾驶台和整体司机室符合现代人机工程原理。屏柜设计遵循模块化、集成化的原则,为将来交流机车、动车系列化和派生设计打下了基础。
图6—14  DJ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西门子股份公司交通运输部专门为中国铁路设计了DJ1型三相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该型机车共制造20台。2001年,西门子股份公司在奥地利的格拉茨工厂制造出前3台机车。2001——2002年间,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采用西门子股份公司提供的机车零部件,制造出后17台。交付郑州铁路局宝鸡机务段运用。

                                 摘自《中国铁路机车史》(张治中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00: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7:22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02:20
恕我直言,您对高速铁路一窍不通——您能说说加拿大有何高铁技术么?看到这我就已经不想看下去了。事实上无 ...


                                                                        中国高速旅客列车动力车及电动车组(2003年以前)

    为了满足时速160~200公里客运专线、广深线进一步提速以及高速铁路中高速混跑的中速列车需求,1997年部下达了“1动6拖”电动旅客列车和动力分散式“2动1拖”为1单元、两单元编组的电动车组的研制任务
株机厂在有关单位协助下,开发时速200公里DDJ1型(大白鲨号)“l动6拖”电动旅客列车的动力车,1998年5月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1999年5月研制出样车,同年7月,在北京铁科院环形试验线进行试验。同年,在广深线完成了高速综合试验,最高试验速度达223公里/小时。同年10月在广深线投入运营,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
   DDJ1型动力车为1台时速200公里的电力机车,是在韶山8型和出口伊朗的TM1型电力机车基础上设计制造的。持续功率为4000千瓦,交直传动,轴式B0—B0,总重84吨,轴重21吨。其头部呈流线型、底部加有封闭罩,车顶加导流罩,以减少运行阻力。各部均采用轻量化设计。转向架传动装置采用单侧二级齿轮轮对空心轴传动方式。牵引电动机(图7—4)为转向架架承式全悬挂,额定功率为1000千瓦。三相辅助供电采用两套静止变流器,牵引变压器输出电压为直流600伏,向客车供电;单相交流供电电压为220伏。控制电路大量采用无触点结构。制动系统设有螺杆压缩机、风源净化干燥装置等。DDJ1型电动旅客列车的拖车,包括1辆双层二等车、1辆单层一等车、2辆单层二等车和1辆带控制室的二等车(即控制车)。其主要尺寸参数除双层客车车辆高度为4600毫米外,其余基本与准高速客车相同。转向架各厂分别采用刚研制成功的、已在1998年郑武线最高试验速度达到240公里/小时的CW-200型、SW-200型。PW-200型转向架。采用F8型电空制动机。从日本引进的带微机控制和软起动功能的车顶单元式空调装置;车内装有 2 × 35千伏安的逆变电源,以变换成三相380伏交流电供负载用。此外,各车各系统采取严格密封措施,以适应高速运行。
                  
    1997年,浦镇厂、铁科院、上海铁道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大同厂、永济厂和株洲所联合研制的速度200公里/小时动力分散型交流传动电动车组电动车组, 2001年试制出样车,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年,在广深完成各种试验,创下时速250公里历史最高试验速度。200公里/小时电动车组为2单元6辆编组。每3辆车组成一个单元,包括2辆动车和1辆拖车。头车为流线型,带动力,又称控制车。中间的拖车不带动力,为变压器车,受电弓装于此车。另一动车为变流器车。该车组额定轴功率为300千瓦,单元牵引总功率为2400千瓦。牵引传动方式为交直交电力传动。除控制车车体长为26200毫米外,其他车尺寸基本与准高速车相同。
2000年,在DJ型机车基础上,株机厂、长客厂为广深公司联合设计制造出DJJ1型(“蓝箭”号)电动车组。该车的主传动及控制系统采用ADTRAE技术,传动为交流传动,形式为一动六拖, 2000年12月,在北京环形型完成性能试验。在广深线高速综合试验中,最高试验速度达236公里/小时。2001年1月,在广深线投入运营。2001年开始小批量生产。DJJ1型动力车持续功率4800千瓦,牵引力(持续)206千牛,轴式B0—B0,轴重为19.5吨,最高运行速度220公里/小时。其主要技术特点;①采用大功率异步牵引电机、牵引变流器采用最新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IPM和环保型水冷却装置。②微机控制系统采用全分布式MITRAC,能实现多机重联控制、故障自动隔离、智能诊断和存储记录等功能。③包厢式驾驶台和整体司机室符合现代人机工程原理。④车体结构轻,外形流线化。采用车顶夹层独立通风。⑤辅助系统采用双套辅助变流器供电,供电质量好,辅机质量轻,系统冗余度高⑥转向架B0轴式,采用辐板整体式车轮和空心轴,六连杆轮对空心轴传动装置和中间推挽式牵引装置,采用轮盘一体化 制动装置。
2001年,株洲厂研制出速度200公里/小时交流传动电力机车——DJ2型(“奥星”号)
2001年,株洲厂、四方厂、株洲所和郑州局联合研制出动力分散型交流传动电动车——“中原之星”号(DJF1型)。同年11月投入正式运用。该动车组为2单元6辆编组,每3辆车组成一个单元,包括2辆动车和1辆拖车,
为动力分散型。该动车组速度200公里/小时,持续功率3200千瓦,采用了交流传动、微机网络控制、空电联合控制和轻量化等先进技术。2002年9月最高试验速度,创造了292公里/小时的速度记录。
2001年1月,株洲厂开始设计DJJ2型(“中华之星“)高速电动车组的交流传动动力车,2002年8月试制出样车。2003年在秦沈客运专线上试运行。该动力车功率4800千瓦,速度270公里/小时,最高速度大于300公里/小时,为动力集中型。2002年试制出样车,2002年11月在秦沈客运专线试验,创出了321.5公里/小时的中国铁路最高速度记录。该动力车采用水冷GTO主变流器和功率为1225千瓦的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采用分散式微机网络控制,对列车牵引、制动完全实现了微机化的实时控制。该动车组采用半体悬两级空心轴的高速转向架和可降低交汇压力波的双拱流线型动力车车头。
1990年代以来,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开始联合研究磁悬浮列车,试制出了1台试验列车,该试验列车作了多次运行试验。
2001年3月,中德合作的上海浦东高速磁悬浮铁路开始施工,这条示范运营线从上海市区龙阳路车站到浦东国际机场,正线全长30公里。2002年12月31日建成正式通车。该线磁悬浮列车最高运行速度430公里/小时。这是世界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高速磁悬浮线。该磁悬浮铁路及列车全部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及蒂森克虏伯公司等开发、制造,并且由德国西门子、蒂森克虏伯等公司和中国相关公司合作建设安装调试。
国际上高速旅客列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法国的TGV和德国的ICE为代表的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模式,采用机车牵引(推挽)客车方式,这种方式较为我国机车车辆界所熟习。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模式,牵引电传动装置一般都悬挂在车底架下。以法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高速铁路技术代表着世界铁路的方向。


                                                              摘自《中国铁路机车史》(张治中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00: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1:08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02:20
恕我直言,您对高速铁路一窍不通——您能说说加拿大有何高铁技术么?看到这我就已经不想看下去了。事实上无 ...


对现在的高铁,我还是真知道一丁点儿:
中国的高铁,怕雷电!怕暴雨!怕雪!怕雾!怕风!事故不断!故障不断!经常晚点!
建设成本高!运用、维护、维修成本高!
由于偷人家技术,不断遭到洋人同行的追索!
中国高铁比西施还娇气!比杨贵妃还费钱!比西太后还牛逼!
HJN1988 :东北新干线故障率也是蛮高的。把进口的东西都去掉,中国铁路又有什么玩意呢,25T这种车厢不也是庞巴迪技术。
发表于 2013-2-7 01: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rious 于 2013-2-7 01:21 编辑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7 00:43
对高铁,我还是真知道一丁点儿:中国的高铁,怕雷电!怕暴雨!怕雪!怕雾!怕风!事故不断!故障不断!经 ...


中国哪个行业没“偷过人家技术”?又有哪个发展中国家在此类领域有全套自主技术?在这里转帖点东西发点牢骚就有技术了吗?说没技术,就自己参与到技术研发中去;否则就干好自己的本职为上,有点闲暇可以来此类论坛稍事放松娱乐一下即可!

既然楼主从事技术工作,就建议搜索和学习下资深会员wheremylove的帖子,真正是钻研和交流铁路技术的,其研究范围涉及铁路的客货普高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而且基本都是重于分析思考轻于下结论,并且很少直接转帖而是合理运用资料进行独立分析。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01: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1:54 编辑
serious 发表于 2013-2-7 01:06
中国哪个行业没“偷过人家技术”?又有哪个发展中国家在此类领域有全套自主技术?在这里转帖点东西发点牢 ...


关于我们讲的:中国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提高 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国策问题,不是那个人哪个行业能改变。国外的人是有很大看法的!
对于现在正在开发的高铁、动车等等具体技术,我已经不感兴趣,但是,对铁路的技术政策,铁路的发展方向是感兴趣的!
我看你们的论谈也不完全是——有点闲暇,稍事放松娱乐的!
我上这个网站一个多月,感觉这里讨论问题的方式,太主观,听不得不同声音,这不好!
在这里,我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不同的观点发出来不好吗?
其实,我就是来发出不同声音的。
发表于 2013-2-7 01: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7 01:24
关于我们讲的:中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发展模式,是一个国策问题,不是那个人哪个行业能改变。国外 ...

没有啥听不得的,但也真没有啥任何国家搞了而中国人还不能搞的——就是现在,不是未来某个时间。最初本人也对搞高铁比较质疑,但后来就越来越不质疑了。当初我们自己的航天员进入太空时很意外,也对其“成熟”问题提出质疑,可现在女宇航员都进入了——这个能搞高铁根本没有啥不能搞的,要等“成熟”再搞的话——除非我们真的可以满足于“发展中国家领先”。
其实在下前面说的本坛的“娱乐”性并非指一般的娱乐休闲概念,而是指在这里研讨铁路是有点“娱乐氛围”的,具体说就是不那么现实,不用以“忧国忧民”“匹夫有责”的心态上来——这不是本论坛的层面和功能。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01: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20:07 编辑
serious 发表于 2013-2-7 01:39
没有啥听不得的,但也真没有啥任何国家搞了而中国人还不能搞的——就是现在,不是未来某个时间。最初本人 ...


我自己在生产工厂作过很长时间的技术工作,后来参与过机车修理,参与过铁路车对地地对车的无线通信研发,撰写过《中国铁路机车史》。我感觉赶超法国、德国、日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你们进行的高铁工作很难!380km/h,500km/h等等,现在国家的政策、国家现状、国家的工业基础、中国高铁的积累等等。
我给你们举个小问题,在冬季,跑京广高铁的车,能否耐旅途气温的巨大变化?你们做了多少试运行?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0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serious 发表于 2013-2-7 01:06
中国哪个行业没“偷过人家技术”?又有哪个发展中国家在此类领域有全套自主技术?在这里转帖点东西发点 ...

好的,我拜读一下wheremylove的文章。
发表于 2013-2-7 05: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09:03
关于中国高铁偷国外公司的技术,国外报道很多。德国就有很多报道!因为这些,在德国的很多中国人都受到人 ...

德国有很多报道?呵呵,LZ看的都是图片报或者明镜周刊吧!
除了这两个报纸讲了两轮,其它的都没有怎么说过。就连西门子德国自己都出来说是他们的一个管理人员放了嘴炮,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另外,高铁在风雪大雨等恶劣天气下限速,这不是中国的特产。全世界范围的高铁,在恶劣天气之下,都限速。而且,说到准时,以往以此为卖点的DB的ICE也经常大规模晚点。不知道你看了网上流传的一个喷DB的视频没有,ICE高铁晚点1000分钟怎么解释?而SNCF的TGV,我乘坐了N次,iDTGV和普通的TGV都有,也没少晚点过。当然,SNCF的晚点10分钟以内的我就自动忽视了。除了一次晚点1个半小时给赔钱之外,其他的都没有。
求楼主来破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07: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7:34 编辑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3-2-7 05:48
德国有很多报道?呵呵,LZ看的都是图片报或者明镜周刊吧!
除了这两个报纸讲了两轮,其它的都没有怎么说 ...


德国人确实对中国高铁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提高有很多看法!
由于我们为了省钱,我们的高铁设计,就对高铁的防雷电风雪大雨等恶劣天气没有做好。
关于晚点,德国的DB的ICE非常非常少,我经常去德国,我的儿子在德国已经10年,这个我非常清楚!人家的城市公共汽车,在每个站都是按点停车开车。
发表于 2013-2-7 09: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从上面几位的话语中,我回到了50年代,我们要不要搞火箭,怎么搞的问题上!
我们是从0开始,逐步提升的,现在不是有北斗了吗,但是个人家的GPS还是有差距的,我们只能一步一步的缩小差距,逐步赶上,总不能像汽车一样全面被人家占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0: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jkwanf 发表于 2013-2-7 09:49
其实从上面几位的话语中,我回到了50年代,我们要不要搞火箭,怎么搞的问题上!
我们是从0开始,逐步提升的 ...

我赞成您的观点,我们的高铁要发展。
但是,我们不能太快,快了就一定会出的问题!需要逐步的来。
高铁的事,我们都清楚不讲,我只讲DF4D、DF8、DF11、SS4开始批量生产,批量投入运用的头几年,故障、机破,晚点,机务段难!车站难!铁路各级调度难!
发表于 2013-2-7 10: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表示我在这里是理性的和您探讨方向,其中不涉及到我的利益。
正如您所说,DF4D,DF8 DF11 SS4批量投入运用的头几年,故障、机破,晚点,机务段难!车站难!铁路各级调度难!
我预测,高铁何尝不是,正如您所说,高铁怕雷,怕风,怕雾。
其实站在乘客的角度上,前两天石家庄附近大雪,我从高邑到石家庄,汽车我是真的不敢坐,普速车降速晚点,我能理解。高铁降速,我也能理解,毕竟是安全第一。
高铁就如同我们的卫星,火箭技术一样,慢慢的才能成熟起来,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像汽车一样的全面开放。
我的观点就是,有缺点我们不怕,我们可以慢慢的改进,实验是必须的。只有实验才能知道不足。
PS;关于7.21,我个人认为是调度的责任,就算没有信号,靠路票行车的年代,追尾也算是大的事故了吧!
如有错误观点,请您批评,指正。
发表于 2013-2-7 10:1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3-2-7 05:48
德国有很多报道?呵呵,LZ看的都是图片报或者明镜周刊吧!
除了这两个报纸讲了两轮,其它的都没有怎么说 ...

哪有任何一种在任何气象条件下都不受影响的交通工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0: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jkwanf 发表于 2013-2-7 10:16
我表示我在这里是理性的和您探讨方向,其中不涉及到我的利益。
正如您所说,DF4D,DF8 DF11 SS4批量投入运 ...

目前来看,铁路客运是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中最安全的,最实用的。
在德国,人们是很喜欢坐高铁和动车的。虽然,德国人认为ICE贵,但是,车上的旅客还是,很多。
高铁是中国发达地区铁路客运的一个发展方向,是解决铁路运力紧张的一个突破口。但是,我们要在不同线路上不同速度的高铁,或动车。德国也不是全国都ICE.
发表于 2013-2-7 10: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要在不同线路上不同速度的高铁,或动车。
这个原因还是很多的,春运期间,还是全部最高时速吧,有利于车底的运用。
平时的话,像石太就是客专的形式。普速,高铁可以一起跑,而京广就是高铁,我想这个区别还是有的,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就不明了了。
发表于 2013-2-7 10: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爬了半天楼

作为本版版主,楼中讨论有跑题的地方,但好在后来回归正轨,所以暂不锁帖,但给予警告,一旦再出偏颇,立即进行处理。

但作为一个铁路爱好者,我就想问楼主一件事情,我说的1、2、3、4原因站不住脚我就先不提了,你就告诉我一件事,你说的高铁这怕那怕,为什么在刘志军领导的时代,没有出现过??是那个时候因为刘志军领导,“这怕那怕”害怕刘志军,不敢出现?还是高铁本身就不怕,只是某人谨小慎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1-23 08: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