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到我院廊坊太中银集中设计现场进行专题采访
10月5日上午,在国庆黄金周休假期间,院党委宣传部邀请了新华社记者刘海峰、刘元旭专程到我院廊坊太中银铁路集中设计现场进行专题采访。
随着太中银线铁路勘测任务的胜利完成,为确保国家重点工程按时开工建设,院决定抽调100多名精兵强将在专辟的设计现场实行太中银铁路封闭性的“集中设计大会战”,以确保10月底完成该线的初步设计。
在集中封闭设计现场我们看到,几百平方米的大厅里,9个专业的100多名设计人员放弃国庆长假,正在紧张的忙碌着,“再接再厉,巩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丰硕成果;攻坚克难,完成太中银铁路集中设计艰巨任务”的标语十分醒目。
望着眼前宏大的设计场面,新华社记者十分惊叹。
记者首先采访了正在现场慰问的副院长何松林同志,请他介绍一下关于太中银铁路的相关情况,何副院长说:太中银铁路穿吕梁山脉,越沙漠高原,三跨黄河,经晋、陕、宁三个省区绵延1000余公里,是国内一次建成最长的双线电气化高标准铁路,将成为西北地区通往华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大通道。记者在谈到为何要采取如此的集中会战形式时,何副院长感慨地说:这完全是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我们企业支出确实很大,但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满足业主的需求,我们必须要这样,一是这种形式可以加强信息沟通,对方案研究比较便捷。二是这种形式可以加快进度,使有效的工作时间更多。当记者对设计人员长时间放弃节假日休息,放弃与家人团聚的这种精神由衷赞叹时,何副院长非常自豪地说:这是我院建院五十余年企业精神的积淀,我们铁三院的传统就是拼搏奉献,特别能战斗。
记者还采访了太中银铁路项目总工程师徐礼胜,徐总就该线的勘测设计难点回答了记者关心的问题。
在设计现场,记者还随机采访了几位年轻人。线路处的曹祥在外业工作近两个月,9月初才回到天津。回来的当天上午10点,刚刚迎来从外地赶来探亲的妻子和孩子他,中午就接到处里要进驻封闭集中设计现场的通知,他二话没说,匆匆忙忙把相聚不到不到半天的妻子和孩子送到了车站,立即奔赴设计现场,一干就是近一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谈到自己的加班加点的工作,曹祥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选择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桥梁处的娄宇新是一个结婚不久的小伙子,说到封闭集中设计不能和妻子团聚,他笑了,“拼搏和奉献是铁道人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为了国家的重点工程按期开工建设我们少休息两天无所谓!”记者在现场还见到了一个前一天刚被丈夫亲自送过来叫王玥的年轻女同志,据现场的负责同志介绍,这个女孩子过去是一个胖乎乎的姑娘,她今年“五一”刚刚结婚,目前已有身孕,但她依然和大家一样起早贪黑,由于劳累,再加上特殊的身体状况,她居然变得越来越苗条了。
据项总张涵说,这些设计人员从9月5日进驻封闭设计现场后,就没有了休息日的概念。设计人员一天基本上工作近12个小时,有时候轰他们回去睡觉他们也不肯离去。由于实行封闭、集中、流水作业,减少了以前各个部门之间沟通环节多的问题,设计效率大大提高,10月底前完成全线初步设计的目标将如期实现。
采访结束后,新华社记者于当天编发了《确保国家重点工程开工建设》的图文新闻,在新华网天津频道首先刊登,随后国内宁夏、广东、新浪等多家新闻媒体转载了此条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