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5 21:24:47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5 18: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你可以算算,就知道结果了。
现在大量的普速列车牵引由HXD3C来负责,SS7E/SS9/SS9G/SS7D释放出来了,去跑准高速。还有部分为DF11G承担。
这些准高速机车没跑多少年。另外,HXD2D、HXD3D也是要量产的。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5 21:43:43
本帖最后由 中铁集团 于 2013-11-15 22:27 编辑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5 21: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可以算算,就知道结果了。
现在大量的普速列车牵引由HXD3C来负责,SS7E/SS9/SS9G/SS7D释放出来了,去跑 ...
我还可以认为恰恰相反呢,新的大功率准高机车上路,释放出来直流准高可以去拉25G,那么未来,必然有一批HXD3C要去干力气活,HXD3C造了上千台本来就是按照货运机车的数量来下单子的......到底谁对谁错,还是那句话,拭目以待,毕竟你我都不是高阻。HXD3D是不错的车,量产在即,我也比较喜欢。只是HXD2D连试验都还没开始,离量产还早得很,毕竟1D,3D从第一台车问世到量产都差不多试验了两年了,我想,这个试验程序2D应该不会避免吧。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11-15 21:48:11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5 21:48:53
本帖最后由 中铁集团 于 2013-11-15 21:53 编辑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5 2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没有高原型的HXD*D。
HXD1C在西格线跑得妥妥的,HXD1D就是HXD1C换了个外壳和转向架而已。
所以,青藏宁若配属准高,毫无疑问是HXD1D。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5 22:58:12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5 2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XD1C在西格线跑得妥妥的,HXD1D就是HXD1C换了个外壳和转向架而已。
所以,青藏宁若配属准高,毫无疑问是 ...
不是那样简答,机车的型差不光这些的。
HXD1C和HXD1D之间的区别还是有一些。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5 22:59:47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11-15 2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脑壳长包了啊,普速铁路能跑160的基本都有平行高铁,改造为200不是脑壳长包吗
看来你扯淡到成了如来了啊。你比秃子还厉害啊。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5 23:06:58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3-11-15 23:31 编辑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5 2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还可以认为恰恰相反呢,新的大功率准高机车上路,释放出来直流准高可以去拉25G,那么未来,必然有一批H ...
如果是你想象的这样,HXD3C就不会在1D和3D定性量产后,去继续生产带机车供电版本的。
之前大量直流准高速机车去拉普客,造成准高速机车长期吃紧,而HXD3C大量装备缓和这个状况。同时,货运机车还是可以满足需求的,无论是直流车和交流车,以及在生产的交流货运机车。
HXD3C的单子这样,并不是什么货运单子下来的,如果按照产量去确定单子,那么HXD*B、HXD2C那样小的单子,是为了客运市场吗?之前,一直说这个问题,要考虑这个出行出来原因和普及的原因,本来就是解决KD不够用的问题,到后来各个路局都看出来有点,直接进行机车的采购。而KD不继续了。毕竟机车供电比KD优点要多。
另外,就是成本问题,HXD*D的成本高于HXD3C,而HXD3C也是才用了几年,路局不会去让其大面积去拉货的,这样供电柜的浪费非常严重的,成本核算会出大问题的。这点看看广铁就非常明显,为什么ND3用了那样久,而现在DF4A和小号DF4B还是部分线路货运主力,跟上市有一定关系,你的财务情况有第三方机构监管,你不可能轻易去浪费的。铁总上市很快就会到来。到时候,不会现在这样去浪费的,大量机车才用20年就批量报废的。
HXD2D会很快的,不是会去磨叽很久的。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6 00:48:13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5 23: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是你想象的这样,HXD3C就不会在1D和3D定性量产后,去继续生产带机车供电版本的。
之前大量直流准高 ...
道理我们各自都有一大堆,彼此都不能说服谁,但是最终的结果,只有等待时间来检验了。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6 00:50:59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5 2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那样简答,机车的型差不光这些的。
HXD1C和HXD1D之间的区别还是有一些。
大同小异而已。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6 00:55:04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6 00: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同小异而已。
公布一些核心数据和设备情况就能看出来了。
HXD3C机车供电版产量过了1000台,而二七厂也非机车供电版也在批量生产,就说明了,这车的机车供电版本还是以客运为主。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6 00:59:59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6 00: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公布一些核心数据和设备情况就能看出来了。
HXD3C机车供电版产量过了1000台,而二七厂也非机车供电版也 ...
那就请你公布一下1C和1D的核心数据和设备情况,看看有多大不同,如何?
你说的3C只是现在的情况,对于未来,不要过于自信自己的臆断,也不必如此着急的下结论,还是把裁判交给时间老人吧。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6 01:12:17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6 00: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就请你公布一下1C和1D的核心数据和设备情况,看看有多大不同,如何?
你说的3C只是现在的情况,对于 ...
按照历史去判断,HXD*D仅仅是过渡产品而已,后面没准有新的产品出现呢。
针对HXD1C和HXD1D的核心数据和设备情况,是让你来举证的,你是不是出了壳子和转向架不一样外,都一样嘛。
说过的就是显示情况。当年在SS5下线的时候,你不说现实,你能断言仅仅几年就封存报废吗?机车用途是匹配使用,不是降功率长期使用,如果是那样,那么还不如单独一个车型。起码从采购成本和折旧成本上都是核算的。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6 01:15:22
本帖最后由 中铁集团 于 2013-11-16 01:18 编辑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6 0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照历史去判断,HXD*D仅仅是过渡产品而已,后面没准有新的产品出现呢。
针对HXD1C和HXD1D的核心数据和 ...
唉,算了,跟你这种人真扯不清,还是那句话,让时间来检验吧,猴急个啥呢?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6 01:22:16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6 0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唉,算了,跟你这种人真扯不清,还是那句话,让时间来检验吧,猴急个啥呢?
没有让人信服的理由,不是扯不清的问题。而是武断的下结论的问题。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6 01:26:31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6 0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让人信服的理由,不是扯不清的问题。而是武断的下结论的问题。
呵呵。。。。。。。。。。。。。。。。。。
8k-065
发表于 2013-11-16 07:13:41
唉。现在确实没法说。但估计产量不能太大,那么多拉普客的准高释放了还得干本来的活啊。3C。。。。。。再说吧
152mm
发表于 2013-11-16 10:37:12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5 2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没有高原型的HXD*D。
据说西宁兰州西安的司机都发了D1D的学习材料
中铁集团
发表于 2013-11-16 11:15:46
152mm 发表于 2013-11-16 1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据说西宁兰州西安的司机都发了D1D的学习材料
西宁司机发HXD1D学习资料,说明西宁要么轮乘兰州的HXD1D,要么自己也配属HXD1D,两者必居其一。
8k-065
发表于 2013-11-16 16:26:52
有什么高原不高原的,1C现在那边跑的好好的!
152mm
发表于 2013-11-19 20:06:01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16 0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照历史去判断,HXD*D仅仅是过渡产品而已,后面没准有新的产品出现呢。
针对HXD1C和HXD1D的核心数据和 ...
后续产品就不知道了,应该不会研制200甚至以上的机车吧?那不是和动车组自家人抢自家人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