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0 15:40:22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20 15:41 编辑

serious 发表于 2013-2-20 15: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只要你展开想象,跟西厢记、金瓶梅也可以充分联系起来!
CRH=“中国火箭”+“红楼梦”
CR,1881年,唐胥铁路运行的第一台机车的名称,是当时的铁路工程师金达的英国夫人,命名的“中国火箭”,“中国火箭”——CR。
H, H表示什么含义? 我感觉应该是“红楼梦”——H,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命名规则,“红”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是“H”。
CRH=“中国火箭”+“红楼梦”,是我经过科学论证的结果。CRH与西厢记、金瓶梅等小说,还真连不起来!要连起来,需要有科学的依据。

sunjian514 发表于 2013-2-20 16:38:34

带着这么重的偏见来批斗有啥意思嘛,中国自己研究高速也有十几年了,包括以前引进摆式列车,那么多设计院那么多年都在睡觉吗?没有结果不一定是没有知识,有时候就那么一层窗户纸,买来人家的东西一看就懂了,我搞土建的很多时候看别人的新工艺都经常有这感觉,看一眼就都明白了。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0 17:41:11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20 19:58 编辑

sunjian514 发表于 2013-2-20 16:38 http://bbs.hasea.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带着这么重的偏见来批斗有啥意思嘛,中国自己研究高速也有十几年了,包括以前引进摆式列车,那么多设计院那 ...
你讲的摆式列车,是否为1996年租赁的X2000型。1998年供货,在广深铁路使用。
高铁的动车、车辆、信号系统,还真是复杂。比如牵引电机等部件就不容易国产。动车及车辆的自动化控制部分,也不容易开发,等等。对于现在的中国铁路界,这些技术的发展,要比线路的轨道、路基和桥梁复杂的多。可能中国高铁界的技术人员,只有搞土建的人认为高铁技术比较简单,有时候就那么一层窗户纸。
这也充分说明,为什么王梦s院士敢说:“中国在短短五年内掌握了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及10项主要配套技术,将中国铁路速度提高到最高350公里/小时,正得益于这种引进消化 再创新的方法,生产出自主品牌,否则中国高铁发展要晚很多年。”而其他铁路方面的院士对高铁就不怎么表态。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0 17:49:09

serious 发表于 2013-2-20 15: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键问题是在发达国家这就是单纯的铁路(高铁)自己的技术管理问题,可以没有各种限制和顾虑地真实客观地 ...


您刚才讲的我非常赞同。
但是,我们需要把各种问题揭出来,给大家看!要让大家明白,高铁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单单是技术问题,可能更多的是管理等等非技术的问题。如果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的高铁不就能高速发展了吗!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0 18:15:58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20 19:25 编辑

asoya 发表于 2013-2-20 11:59 http://bbs.hasea.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单独的事故确实不能说明问题,不存在绝对不出问题的设备,也不存在系统设计为故障导向安全,就等于绝对安 ...

您讲的,我非常赞同!
需要您给大家多科普(指高级的)技术:轮轨高铁和磁悬浮高铁。
中国的第一代电力机车技术,从1956年开始,直到1980年才完善,前后进行了24年。1980年,才正式定型,开始小批量生产。
我以为现在的高铁的成套技术,要比1960年代的电力机车技术复杂的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把德法日的成套技术消化吸收,把各个国家的技术融会贯通,并且,在此基础上提高。院士还讲“中国在短短五年内掌握了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及10项主要配套技术,将中国铁路速度提高到最高350公里/小时,生产出自主品牌。” 这些,纯属吹牛!
我们需要认认真真的总结,前些年高铁大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的发展。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高铁才能有巨大的成就。我们中国高铁界的同仁们,不要错过了这个全世界高铁界都羡慕的机遇。

T32 发表于 2013-2-20 19:47:33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0 1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CRH这个名字实在是高!
机车、动车、车辆和列车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有相应的标准和规则。机车、车辆 ...

您充满怨气地挑这个缩写,还挑两遍。有意思么。。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0 19:59:37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20 20:03 编辑

T32 发表于 2013-2-20 19:47 http://bbs.hasea.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充满怨气地挑这个缩写,还挑两遍。有意思么。。

我突然感觉CRH这个名字,非常有意思!中国古语:名正言顺嘛!好时代就要有好名字!

Ganymede 发表于 2013-2-21 08:11:50

很多地方动车司机的胸卡,汉字写着 “XX机务段 CRH司机”,英文写着“EMU Driver”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1 10:08:17

Ganymede 发表于 2013-2-21 08: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地方动车司机的胸卡,汉字写着 “XX机务段 CRH司机”,英文写着“EMU Driver”

EMU Driver,是给只懂英语的人看的,我感觉“动车组司机”没有错误。

hxbcnmh 发表于 2013-2-21 13:58:29

逸鹏 发表于 2013-2-19 2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过去铁道部计划京沪开行按380km/h运营,随着全路高铁的降速,京沪初开通的时候连350km/h都没有达到。甚至 ...

呵呵,那您是否记得刚开工的时候,说是“设计时速300,预留350提速条件,最高380”,380好像就4段吧,哪4段我也不记得了,反正苏州——丹阳,枣庄——蚌埠是其中两段,其他的还是350的。
既然开通的时候就是300,那降速对于京沪来说就不适用了吧?{:2_44:}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1 20:05:55

hxbcnmh 发表于 2013-2-21 13:58 http://bbs.hasea.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那您是否记得刚开工的时候,说是“设计时速300,预留350提速条件,最高380”,380好像就4段吧,哪4 ...

为什么后来要提高到380km?为什么又从380km降到300km?

独角兽 发表于 2013-2-21 21:07:12

ID暴露的楼主~~~
中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hxbcnmh 发表于 2013-2-22 00:20:00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1 2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后来要提高到380km?为什么又从380km降到300km?

这个貌似是4月份的事情了,当时好像说为了减少损耗什么的吧。

红安西站 发表于 2013-2-22 04:49:02

一场暴雪撕开了京沪高铁的画皮,你有个JB技术
日本东北部每年雪深三四米,没见哪车停运了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2-22 09:53:54

红安西站 发表于 2013-2-22 04: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场暴雪撕开了京沪高铁的画皮,你有个JB技术
日本东北部每年雪深三四米,没见哪车停运了

日本东北部有高铁吗?你修的?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2 10:37:17

hxbcnmh 发表于 2013-2-22 00: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貌似是4月份的事情了,当时好像说为了减少损耗什么的吧。

可能两个因素都有,一、减少损耗。二、更重要的可能是为了安全。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2 10:59:39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2-22 09: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日本东北部有高铁吗?你修的?

2011年,“隼”号在首都东京与北部港口城市青森之间每天往返两班,在东京与北部城市仙台之间每天往返一班。“隼”号属于最新型E5型列车。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2-22 11:10:59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2 10: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11年,“隼”号在首都东京与北部港口城市青森之间每天往返两班,在东京与北部城市仙台之间每天往返一班 ...

张治中老师,我建议咱们以后还是在北京网等一些铁路论坛上进行这方面的交流吧。
现在海子网在管理员未进行整顿和增加管理员审核注册认证,或者未增加铁路基础知识考题下的开放注册等前提,讨论这些问题只能会被他们所攻击。

另外,这个并不属于日本东北部,而日本东北部的大雪未被清理的情况下,高铁列车人家是停运还是强行开行呢,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2 11:16:52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2-22 11: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张治中老师,我建议咱们以后还是在北京网等一些铁路论坛上进行这方面的交流吧。
现在海子网在管理员未进 ...


北京网是http://www.railway-club.com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2-22 11:21:48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22 11: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北京网是http://www.railway-club.com

对的,这个里面都是铁路车迷和铁路系统职工,聊起来不会有那些社会人员的搅和。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查看完整版本: 不成熟的中国高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