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节选:(时间线2018.7)
乘着火车去香港 小学的时候受同班同学的影响接触到了位于香港的九广铁路(原称九广铁路英段,现称九广铁路香港段),此线诞生于1910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进行了复线电气化改造,后主要运行两款电气化近郊通勤列车——在大陆一般人不会有近郊通勤列车的概念,我们大多管这类车叫做“地铁”,主要因为国铁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既不是一个公司也没有进行线路等资源设备的共享。在香港,九广铁路运行的近郊通勤列车仅在港内运行,从罗湖/落马洲至红磡(九龙)(曾一度延伸至尖沙咀几年后又返回红磡),这段线路在地图上被称作“东铁线”(原九广东铁),香港人更习惯称其为“火车”或“电气化火车”。除了“东铁线”的通勤列车外这条轨道上还跑着红磡始发终到广州东/常平/佛山/肇庆/北京西/上海方向的“直通列车”,其中北京与上海直通客车车次分别为Z97次和Z99次,两趟车隔日轮流进港,非进港日期以广州东为终点站。此类直通车2013年以后全部使用25T型客车,由于刷绿它们也是现在人们口中的“绿皮车”,不知道香港的同胞们有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知道它们都是新车只是2014年以后被漆成了绿色。(上世纪七十年代直通车恢复后来往香港与内地的客车基本都尽量使用着当时非常豪华、具有空调的五颜六色的新型客车,香港人大概不会有“绿皮车”就是中国铁路老旧客车、脏乱差的代表的概念)直通车除了内地的25T和SS8以外港铁本身也是拥有机车和车厢来担当前往广州方面直通车的,机车型号为RE460,车厢为双层KTT(不是绿色的),此类机车和车厢在中国仅香港拥有,在直通车运营范围以外无法见到。除直通车外2010年港铁停办货运业务以前罗湖-红磡(何文田)货场段还运行过货运列车以及邮政列车。尽管香港还没有密云区面积大,但这一条几十公里长的电气化铁路上运行着内地能看到的机车和车厢,而且还能见到香港特有的产于英国、日本的通勤列车等等,元素如此之多线路在内地可不好找,因此它一直在吸引着我前来探访。 2012年暑假我曾乘坐飞机来香港旅游过一次,当时主要去了迪士尼乐园、香港科技馆等“小孩子该去的地方”玩了一圈,用来专门乘火车的时间并不多,也就走马观花似的坐了下东铁、马鞍山铁路、西铁以及位于新界西北区的轻铁610路、507路。六年后,我们一家又一次筹划去香港旅行,这回我直接点名要乘坐Z97次前往香港,这车仅需一天便可从北京西站到达两千多公里以外的九龙,且购买车票的数量越多打折力度越大,飞机可太没劲了!因为爸妈日常不关注铁路所以也不知道有火车能直接坐到香港,见我那样执拗地要坐Z97并且列出了详细的计划他们总算答应了。 Z97次列车全列为绿色25T型客车,北京西-广州东段使用广铁广段韶山9G型电力机车牵引,是当时韶山9G的最长交路。由于九龙(红磡)站站台短,Z97次要在广州东站拆出一些不进港的车厢,随后更换为韶山8型电力机车进港,由于九广铁路香港段在英国殖民时期建设的,其接触网较内地相比比较低,韶山8的受电弓是经过了改造的,在韶山8以前入港的内地机车均为内燃机车(还有X2000动车组)。 关于进港直通车,其旅客的进出站流程也很有意思。诸如北京西、上海、广州东等具有进港直通车停靠办客的车站均有“出入境联检厅”,进出港旅客走出入境联检厅后直接到站台上车,原则上在列车未到港/内地终到站的时候旅客严禁下车,在车上的时间相当于游离在内地与香港之间,对于喜欢到站下车透气的旅客来说是一种折磨,像Z97次的餐车属于“非进港车厢”,进港旅客如果想点炒菜只能让乘务员端进“进港车厢”来吃。 这一次的香港之旅可以说是非常开心,本务机车韶山9虽然在技术上相对落后,但它的起步、停靠相对温柔,舒适度很高;南京广线郴州-广州段的风景十分秀丽,铁路依山傍水而建,搭配上晴朗的天空简直无敌,抵达清远的鸡坑大桥时算是到达了南京广景色的“高潮”——事实上高考那年暑假我乘坐T122次从四平前往广州时就被这段风景所吸引,Z97的时刻又正好和T122贴的很近!以前我对南京广线的概念只有“它限速140km/h”,在全方面投入铁路摄影后我才发现越慢的地方越可能有想象不到的景色!在九广线广州东-樟木头段几乎每隔五分钟就有一场大雨落下,如此密集的晴雨交替让长期在北方的我大呼过瘾,行万里路可太有意思了!这趟车上几乎只有我们三人是内地游客,大多都是香港本地的中老年人回家——看样子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这趟车的存在,去香港要么飞机要么火车到深圳过关(当时广深港高铁还未通车)。途中一位香港老头把酵素弄洒了搞得满车一股烂番茄烂萝卜味儿,这点实在是差评!除此以外个人认为车上售卖的盒装炒面不太好吃,早餐只有炒面和白粥,和一年前沈局T122车上的早餐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以上两条是此次Z97之旅中唯二不好的地方。日后有机会来广州我想我大概率会坐京津城际到天津然后转乘沈局的列车南下。 在香港拍火车也是令人开心的,除了其线路标准、使用车辆很有“英国风味”,看上去很新奇以外,更重要的是港铁车站在拍照方面的表现既友好又有规定——你可以拍,但不能越过黄线,虽然这只是一小点,但能反映出这里对铁路文化的接受程度。内地铁路的基建水平和技术水平已经领跑世界,但文化方面仍需努力啊!硬实力软实力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