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one_80

蓝精灵满街蹿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7 12:36: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3-8-27 12:06
浅析沪昆线货物列车5000吨可行性,按照这个标题搜索的一下网页和百度文库,没找到相关论文,只有一个贴吧 ...

这个容易,有时间发个截图上来。另外可能能再副带一个济南局和谐电3对韶山4试验的文献。后者前提是还能找的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3: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BO架子的优点大家都知道,固定重连目前看至少比通过重联线要省一个机班,成本上还是有优势的。不管怎么说。希望三节棍这车能重新捯饬捯饬,解决问题,东山再起,真心希望看到三节棍在国铁上耀武扬威的那一天!
发表于 2013-8-27 13: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8-27 12:21
1.  现在说的机车,不要去过多的讨论车辆,之前已经反复重复了。“C0类只是因为造价、够用方面的因素”这 ...

这些问题最终要看实践检验和实际需求。

——————又来了,说了半天,实际检验和需求其实一个也说不出来,自己的一个分析也没有,只会拿这句根本没有结论的话当遮羞布。好意思的话你就继续。
                  
发表于 2013-8-27 13: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zhhade1987 发表于 2013-8-27 12:19
我想要的是个确切的参数和B0对各种不同结构C0架子的比较,要确切的而不是范围。这个虽然钻牛角尖了,但是 ...

有的,B0架子和C0架子的对比是有一些论文分析的,这不是钻牛角尖。
B0、C0架子的主要区别是最大固定轴距,以及中间轮对的问题,这是核心,而这两者正好是影响曲线通过能力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这是原始结构上的差别,这在很多文章比较中都有。你不妨先找找关于SS7或者3B0内燃机车的一些机车相关论文接受也会提到一些比较,这些比较是基于B0转向架和SS3、SS6等C0转向架的。
发表于 2013-8-27 13: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zhhade1987 发表于 2013-8-27 12:32
大3B虽然是2003年的也算很新近的车了,还是保留了小时至一说,至少说明其也可在一段时间里在低于持续速度 ...

直流和交流车本身在技术上有代差,直接比较这两者是没有必要的。

另外需要说的是,很多人总把功率增加等同于牵引力增加,并喜欢以此相比乐此不疲,这是完全故意混淆视听的说法。同样轴数和轴重下,交流传动在黏着控制方面的优势最多只有10%(货机场合),所以往后就不要再以总功率多少来比较牵引能力了。
发表于 2013-8-27 13: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hone_80 发表于 2013-8-27 13:17
BO架子的优点大家都知道,固定重连目前看至少比通过重联线要省一个机班,成本上还是有优势的。不管怎么说。 ...

优点是个别人一直不知道的,你可别以为大家都知道。
发表于 2013-8-27 13: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3-8-27 13:55 编辑
asoya 发表于 2013-8-27 13:37
直流和交流车本身在技术上有代差,直接比较这两者是没有必要的。

另外需要说的是,很多人总把功率增加 ...


看你的断章取义还是很厉害,这点从当年8k的帖子中就看出来了。

出现这样的争论问题在哪里?
1.jpg

神华的三节棍在需求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而现在三节棍出的问题也并不是说的那样简单就能解决的。

所以之前一直在强调要用三节棍同HXDxC的重联机车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在数据相当情况下的合理对比,而不是基础数据不在一个层面上的比较,不在一个层面上的比较有何意义呢。

你上面回答的提问是什么?是用SS3BG的CO-CO的架子,最后扯上了后续想当然认为别人说的是增加功率就增加牵引力怪论来。
发表于 2013-8-27 13: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zhhade1987 发表于 2013-8-27 12:19
我想要的是个确切的参数和B0对各种不同结构C0架子的比较,要确切的而不是范围。这个虽然钻牛角尖了,但是 ...

[编辑]转向架
  
机车走行部为三台二轴转向架,所有车轴均为动轴,机车轴式Bo-Bo-Bo,机车固定轴距较短,曲线通过性能好。与传统Co-Co轴式机车相比,在小半径弯道线路上运行时,
导向轮对作用于钢轨的侧向力下降30~60%,轮对作用于构架的横向力平均减小30%,导向外轮的冲角和轮缘磨耗指数分别减少约20%和40%,脱轨系数约降低30%。

这个是从百科上先找一段,这就是基本的数据比较,很多论文也有,这个差别其实也不小了。
另外还有山区运行的轮缘损耗方面的实际对比,需要回去找相关的论文。

发表于 2013-8-27 14: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8-27 13:53
看你的断章取义还是很厉害,这点从当年8k的帖子中就看出来了。

出现这样的争论问题在哪里?

眼睛睁大点,下面就给了你性能差别的比较。

别一天到晚没事找事。
发表于 2013-8-27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8-27 13:53
看你的断章取义还是很厉害,这点从当年8k的帖子中就看出来了。

出现这样的争论问题在哪里?

神华的三节棍在需求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而现在三节棍出的问题也并不是说的那样简单就能解决的。
————需求存在什么问题?出了什么问题?你给说说,别成天整些没结论的事儿,这样很无聊你知道吗?

所以之前一直在强调要用三节棍同HXDxC的重联机车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在数据相当情况下的合理对比,而不是基础数据不在一个层面上的比较,不在一个层面上的比较有何意义呢。

神华有专门论述采用三节棍和HXDXC的比较选择原因,我还贴过,你自己不愿意去看,一天到晚想当然,整些没结论的话题耍无赖有意思吗?

你上面回答的提问是什么?是用SS3BG的CO-CO的架子,最后扯上了后续想当然认为别人说的是增加功率就增加牵引力怪论来。

————不知道哪些个人的老是那HXD的八轴和SS3BG比较!
发表于 2013-8-27 14:3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3-8-27 13:37
直流和交流车本身在技术上有代差,直接比较这两者是没有必要的。

另外需要说的是,很多人总把功率增加 ...

其实我觉得吧,拿韶山3B跟和谐电8轴车放一起说,其实谁都不是拿两种车刻意去比,只是强调牵引力跟功率没觉对线性关系,只是说多了,有点变味。因为在说到牵引力的时候往往都是放到高坡区段的条件下比较,赶上最多轱辘的是大3B,最新的是和谐电8轴,而且总是有“和谐电8轴山区必将在将来替代大3B,和谐电6轴代替直流8轴车”的说法,所以,长此以往,谁不偷着比比?
发表于 2013-8-27 14:4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3-8-27 13:59
[编辑]转向架
  
机车走行部为三台二轴转向架,所有车轴均为动轴,机车轴式Bo-Bo-Bo,机车固定轴距较短 ...

这些个都看过,我是想知道这是怎么计算,怎么得到的这些结论,也就是说要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已经得到的结果。
发表于 2013-8-27 14:54: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就是B0架子相对于C0架子,在不同半径曲线上,粘着利用率的差别,横向力的差别。
发表于 2013-8-27 14: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3-8-27 14:00
眼睛睁大点,下面就给了你性能差别的比较。

别一天到晚没事找事。

让大家去看看,谁先挑起的事端,是先没事找事。
发表于 2013-8-27 14: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3-8-27 14:00
眼睛睁大点,下面就给了你性能差别的比较。

别一天到晚没事找事。

让大家看看谁是扯淡玩意,这种人性的人当版主,海子网好的了才怪。
发表于 2013-8-27 14: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3-8-27 14:15
神华的三节棍在需求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而现在三节棍出的问题也并不是说的那样简单就能解决的。
———— ...

神华的三节棍的目的是什么?要去替代什么?结果是什么?
原先中间车的问题是怎样,是你那样想象的那样简单吗?前面人已经反问了你这个问题,请你正面看待这个问题。

比较原因我没有看到过,我不是天天都上海子网。有你可以把链接提供供大家共享,省的人家错怪你。

你区分不出转向架和传动方式之间的关系吗?还是语文是外语老师教授的,不能正常理解别人的问题吗?
发表于 2013-8-27 16: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zhhade1987 发表于 2013-8-27 14:39
其实我觉得吧,拿韶山3B跟和谐电8轴车放一起说,其实谁都不是拿两种车刻意去比,只是强调牵引力跟功率没觉 ...

我觉得代替的提法是WL说的,这个你应该有印象。
发表于 2013-8-27 16: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zhhade1987 发表于 2013-8-27 14:47
这些个都看过,我是想知道这是怎么计算,怎么得到的这些结论,也就是说要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已经得到的 ...

一般论文只给出计算结果,包括你提的对黏着利用的影响程度,怎么算的,确实没见到详细的计算过程。
就是能看到的教材,也只是用示意图告知冲角的影响,相信这些数据不是胡编乱造的,因为太多地方提到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8-27 16: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8-27 16:4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3-8-27 16:26
我觉得代替的提法是WL说的,这个你应该有印象。

所以说,总会有个原因,时间一长,各种因素把几个机车往起一凑齐活了。是不是初衷有点变味,那就看每个人看的角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2-24 1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