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eiyingchao2009

2013运转之丹东-北京-长沙-武汉-杭州-九江-北京-丹东(11省市,京哈京九京广沪昆,无DG)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卡片机照LED不给力
IMG_11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候车区域
IMG_114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车来了就晚点,上车不一会就开车,对面是吉首--长沙的特快,晚点一个半小时,此时已经是24:05,相机的日期都变化了
IMG_11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一眼长沙站
IMG_11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05:00到武汉,旅途中间一片空白
IMG_115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yingchao2009 于 2013-7-1 20:13 编辑

武昌站正面,其实希望到武汉晚一些,但是K110那天早了10分钟
IMG_115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yingchao2009 于 2013-7-1 17:09 编辑

在宾馆小憩一会,第一站黄鹤楼
黄鹤楼,中国四大名楼之首,位于湖北武汉武昌长江南岸蛇山峰岭之上,濒临长江,下枕“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与长江对岸龟山之上有“亚洲桅杆”之称的中国首座电视塔——龟山电视塔及东麓禹功矶上的“楚国晴川第一楼”——晴川隔遥相呼应。相传始建于三国,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画《黄鹤楼图》再现了宋楼的面貌。图中黄鹤楼建在城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淼中央主楼两层,平面方形,下层左右伸出,前后出廊屋与配楼相通。全体屋顶错落,
翼角嶙峋,气势雄壮。宋之后,黄鹤楼曾屡毁屡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但只存在了十几年。现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及当时楼貌照片,已不是宋画在高台上丛建多座建筑,而取集中式平面,高踞在城垣之上,平面为折角十字,外观高三层,内部实为九层。下、中二檐有12个高高翘起的屋角,总高32米。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
编辑本段黄鹤楼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地而建。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黄鹤楼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 :“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全真晚坛课功经》中称其黄鹤楼头留圣迹。
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九丈二尺,加铜顶七尺,共成九九之数”。
巍峨耸立于武汉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山东蓬莱阁、江西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223年),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三国时期,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而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为武汉江城”的美誉奠定了基础。至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雄伟壮观。
关于黄鹤楼的得名,有“因山”、“因仙”两种说法。“因仙”一说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遂以得名。一说是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这些神话传说很有趣,也很动人,但都不是黄鹤楼楼名真正的由来。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因山得名的说法为黄鹤楼得名奠定了地理学基石,因仙得名的说法却令赏楼者插上了纵横八极的想象翅膀,满足了人们的求美情志和精神超越需求。两种说法各具功能,以往并行不悖,
相得益彰,今后必将彼此映照,共存于永久。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以及节日。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黄鹤楼地址:武汉市武昌区蛇山西坡特一号
IMG_117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来了一个货列
IMG_1239_旋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洁箱上也有标志
IMG_1293_旋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楼接着看,蓝+绿+红
IMG_13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yingchao2009 于 2013-7-1 16:54 编辑

这面也来了!!
IMG_1368_旋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包专列
IMG_140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出门,又遇到一列
IMG_14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7: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电车
IMG_144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7: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红楼
红楼,即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号),因主体建筑为红砖砌墙、红瓦覆顶的红色两层楼房,故又称“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即清末湖北谘议局的旧址,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在此建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建立了纪念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景点。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在红楼内开辟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纪念馆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馆内收藏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分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纪念馆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广场中矗立有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在湖北军政府的旧址上建立的,原为鄂军都督府,是鄂军都督黎元洪的办公府邸,现在经过复原和修葺,湖北军政府遗址也一并向游人开放,名为“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以主楼为主,再现了湖北军政府成立初期的原貌,现对游人开放的陈列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

IMG_146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20: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楚国晴川第一楼”坐拥于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始建于明嘉年间(公元1522-1566年),为汉阳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取唐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句意命名,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武汉市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隔江相望,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高台砌筑,二层石木传统结构,重檐歇山,屋顶前方仍设一水骑楼,匾书"晴川阁"三字。两层飞檐四角铜铃,临风作响;大脊两端龙形饰件,凌空卷曲,神采飞动;素洁粉墙,灰色筒瓦;两层回廊,圆柱朱漆;斗拱梁架,通体彩绘;对联匾额,字字贴金,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因与对岸黄鹤楼隔江对峙,相映生辉,被称为"三楚胜境"。
IMG_147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20: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旁边的铁门关
IMG_147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20: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香古色
IMG_1487_旋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20: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汉阳看长江大桥
IMG_15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20: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川阁(逆光)
IMG_152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1-23 23: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