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soya

京津高铁的车型选择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9 11: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bas32 于 2009-7-9 11:20 发表
哥们儿。。你座过这两个车型么。。3型车的气密性远远的强与2型车。。

扯了吧,这个问题早就结题了,结论是气密性不分伯仲,证据是京津城际的测试报告
发表于 2009-7-10 18: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L 这两个车都行,分要分个高低吗,这种问题是在内耗铁友们的资源~~
发表于 2009-7-10 20: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3
小日本的那个2啊
好吧,我从骨子里讨厌2
发表于 2009-7-13 23: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angmusn 于 2009-7-10 20:50 发表
当然3
小日本的那个2啊
好吧,我从骨子里讨厌2

又从哪跑来个FQ?
发表于 2009-7-13 23: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必和一个“新手上路”一般见识·
发表于 2009-7-14 01: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地方,新手几天内就能灌成老手——飞机党不就是这样吗
发表于 2009-7-14 08: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angmusn 于 2009-7-10 20:50 发表
当然3
小日本的那个2啊
好吧,我从骨子里讨厌2

;P ;P ;P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09: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2型车的气密控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说法主要来自老张四方讲话中的点名批评。
      单纯通过给车厢打气测量单位时间压降的办法,只能衡量静态密封效果,从这点看两者相似都没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列车是在运行中的,当前的2车普遍存在车体刚度较差的问题,在受到外界压力变化的影响下,客室里面的气压更易受到车体挤压变形的影响。另外,根据材料看,2型车主要采用被动气压控制,检测到气压变化超过某值的时候对客室气压进行调整,相对于立即关闭风门来说,需要时间更长。这样以来,并不是十分利于非常迅速应对气压突变,且对压力测量精确度和反应要求很高,这样以来,气压控制有可能出现误判,以至于在没有隧道的地方,甚至开车停车的时候,竟然偶然也出现耳朵明显不舒服的时候。因此个人认为应以主动为先,被动为后,主动是立即关闭风门,迅速阻止气压变化,被动是,在关闭风门之后隧道如果很长则不能长期不换气,接着应逐步通过调整气压办法重新获得新风。这个后来在老张的书里面也提到了这种改进。
发表于 2009-7-14 12: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搞反了,通过高速离心机送气是“主动”,关闭风门是“被动”。显然两个车以及两种设计思路到中国来都得改进。

我感觉应该建立具体线路的气压变化数据库。
比如武广线,隧道很密集,还有连续的短隧道群,完全主动换气,350km/h冲过去的压力不一定防得住;完全被动,遇到隧道群时大部分时间关闭进气也不是办法。有必要针对具体的线路,在开通前进行详细的测试,找出气压变化剧烈的点位,并且计算出列车应该采取的策略(比如风门关闭的比例)输入数据库;真正运营的时候,列车走到相应的地点,比如隧道口,数据库中的信息就自动操作列车的气压防护系统发生动作,同时保留压力传感器的实时信息做动态的调整。

这样的防护,处理及时性应该比单纯依靠传感器更好;同时,由于在线路试验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决定采取何种防护措施,防护效果也可以做得更好。
发表于 2009-7-14 12: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应该是这样:
列车运行中,现在距离前方隧道1000米,隧道长5000米。数据库储存的信息是:
1号车距离此隧道口50米处关闭95%的风门截面积;2号车0.1秒后关闭95%风门……
进入隧道口500米后,1号车打开50%的风门截面积,同时主动风机转速提高70%;2号车打开……距离隧道出口100米处,1号车关闭100%的风门截面积;0.1秒后2号车关闭90%风门……
离开隧道出口150米处,1号车完全打开风门,主动风机恢复正常转速;2号车……

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于线路测试阶段用试验车以运营速度测得的气压变化数据,经过计算-验证-再计算等过程得到。如果线路运行速度提高,只需用试验车再跑几个来回,更新一下数据库即可
发表于 2009-7-14 12: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soya 于 2009-7-14 09:56 发表
2型车的气密控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说法主要来自老张四方讲话中的点名批评。
      单纯通过给车厢打气测量单位时间压降的办法,只能衡量静态密封效果,从这点看两者相似都没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 ...

CRH5也是关闭风门的方法,在石太的表现不怎么好,这是一个很难彻底解决的问题,只有尽可能解决好
发表于 2009-7-14 12: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改用主动气压调节就好了 开始制动进站的同时就开始调节车内压力 就可以避免开门瞬间的压力变化  车体刚度问题据说2C二阶段开始要做调整了 二阶段据说要开始验证很多打算用在2-350上的设计和技术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3: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heremylove 于 2009-7-14 12:23 发表
具体应该是这样:
列车运行中,现在距离前方隧道1000米,隧道长5000米。数据库储存的信息是:
1号车距离此隧道口50米处关闭95%的风门截面积;2号车0.1秒后关闭95%风门……
进入隧道口500米后,1号车打开50%的 ...


这个需要至少需要地面位置传感器或者其他精确测量设备方法,告知列车距离相关隧道口的距离,通过位置和当前速度信息综合,才能完成自动化操作。
专线隧道数据专用,这样应能最大可能精确控制。但这对线路设备的一个挑战,列车上面也不能出任何差错。是否会尝试,需要看大拿的工作重心是否有这个了。
发表于 2009-7-14 19: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作为更下一代的改进思路
其实这就跟开车一样,没有数据库信息,就像开到陌生的山路上,必须随时保持高度警惕,但是转弯、爬坡的效果不一定很好,毕竟是被动式反应;有了数据库,列车就像老手开熟了路,该在哪打方向盘、换挡,得心应手。
发表于 2009-7-21 01: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的鄙视歧视!
CRH1也有350KM。为什么选项里没有。
还是楼主无知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0: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这位什么眼神,题目不看就在那儿胡喷。先不说CRH1系350车还没影子,有了也得上了京津再说。
发表于 2009-7-21 10: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heremylove 于 2009-7-14 12:23 发表
具体应该是这样:
列车运行中,现在距离前方隧道1000米,隧道长5000米。数据库储存的信息是:
1号车距离此隧道口50米处关闭95%的风门截面积;2号车0.1秒后关闭95%风门……
进入隧道口500米后,1号车打开50%的 ...


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但书生意气。有必要0.1秒这么精确吗?95%风门又应该是什么样的智能风门呢?

我觉得简化点,结合二车的优点,以CRH2主动换气为主,增配风门就可以了。
CRH2车的不适,主要原因是测量出气压差后,风机启动到设定功率,有几十秒的时间差。这段时间,用增配的风门挡一下,缓冲一下,等增加的气压上来了,风门自动被冲开,就行了。很多东西的设计,追求的都是简单有效。
发表于 2009-7-22 22: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宁波in 于 2009-7-21 10:59 发表


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但书生意气。有必要0.1秒这么精确吗?
CRH2车的不适,主要原因是测量出 ...

只是举个例子而已。0.1秒只是表示一个时间的长度,95%表示的是一个开闭程度的大小
发表于 2009-7-26 00: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志 于 2008-10-26 00:58 发表

一样是一样,但是我们的保养维护周期跟德国是有差别的。


车轴的生产厂家是不同的。
发表于 2009-7-27 09: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stxp 于 2009-7-21 01:59 发表
严重的鄙视歧视!
CRH1也有350KM。为什么选项里没有。
还是楼主无知呢?


轴种大破坏线路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5-1 2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