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洲线
滨洲线,东北地区东西向铁路主干线组成部分,也是通往俄罗斯的国际铁路线之一。它从哈尔滨向西北,经大庆、齐齐哈尔,到内蒙古自治区边境城市满洲里,全长935公里。
共有车站99个。
从满洲里向西出国境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滨洲线旧称中东铁路,1896年清政府与沙俄订立合同,名为“中俄合办”,实为沙俄经营。现哈尔滨至安达段已修为复线。该线途经我国重要的木材、良种牲畜和肉乳制品产地以及最大的石油基地,对黑龙江省物资外运有重要意义。线路东端与滨绥(芬河)及滨北(安)、拉(法)滨线衔接;途中有通让(湖路)线在大庆相交;在齐齐哈尔昂昂溪有平(四平)齐、齐嫩(江)线相连;在牙克石有森林铁路通根河。
滨洲线东起哈尔滨,西至满洲里,是中东铁路西部干线,时称为“哈满线”、“西部线” 。东北沦陷时期称滨洲线,全长934.8公里。哈铁分局管辖哈尔滨至安达站下行进站信号机外,长124.4公里,属哈尔滨市辖区的30.3公里,有松北、庙台子、万乐、对青山4个站和松南、万东线路所,在支线上还有1个西庙台站。 滨洲线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设计完成,6月在哈尔滨和满洲里两端同时破土动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4月完成哈尔滨至安达站铺轨任务。此段区间占地面积916.53 垧。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14日开始临时营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正式运营。 中东铁路初期,滨洲线大部分钢轨为32公斤/米型,且只开行直通旅客列车1对,客、货混合列车1对。货车多为载重16吨2轴车,牵引655吨。列车运行速度平坦地段32公里/小时。1917年后,提高到48公里/小时,东北沦陷时期提高到60公里/小时。 1935年3月,日伪收买了中东铁路全线。滨洲线昂昂溪以西划归齐齐哈尔铁路局。至194 5年8月日本投降前,滨洲线大部分钢轨更换为43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铁道部、哈尔滨铁路局和哈铁分局都不断对滨洲线进行技术更新改造,钢轨已全部更换为50型和60型。位于哈尔滨市的松花江大桥,是哈尔滨铁路局修建最早的大桥之一,桥长1015.15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4日开工修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19日竣工。该桥经过几十年的风霜雨雪,酷暑严寒,洪水冲刷,钢梁疲劳,负荷能力降低。76.8米曲弦钢桁梁含磷过多,韧性已差,裂纹逐年增多。至1962年,8孔曲弦钢桁梁裂纹共1500多条。33.5米钢桁梁载重等级原本就低,桥基也属浅基础型,其底多在冲刷线以上。17、18号桥墩已出现倾斜, 9号桥墩镶面料石部分脱落。为确保行车安全,1962年7月由东北铁路工程局设计并进行该桥梁加固工程。主要项目有,全部抽换8孔76.8米钢桁梁,其中6孔利用嫩江大桥备用的77米平弦下承钢桁梁。加设两侧人行道,另2孔为新制的77米平弦下承钢桁梁。加固11孔33.5米钢桁梁,铲除17号桥墩身,9号桥墩用混凝土加固。1962年9月1日开工,1972年2月竣工。 1983年开始修建哈尔滨至安达区间复线,由哈尔滨铁路局工程处负责施工,到1985年铺通复线121公里。1945?1990年,滨洲线设备有很大改善,列车运行速度和牵引定数不断提高。行车采用半自动闭塞方式。货物列车用东风4型内燃机车牵引,旅客列车用东方红3型内燃机车和人民型蒸汽机车牵引。货物列车牵引吨数,哈尔滨??三间房站上下行均为3300吨。旅客列车牵引吨数,哈尔滨??安达上下行均为700?900吨。此段线路允许速度90?100公里/小时。年输送能力为1935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