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ovevkjs

X-2000比CRH性能还好!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4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火车仔 于 2007-2-4 21:29 发表6 g2 f5 X; N& Z( b, o6 X
很高兴在这里发现了这个帖子。也怪我发现了太晚了。+ l/ o8 G8 s( V4 S9 X2 ]
本人和车迷CX2研究讨论了X2000多年。希望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 M& |9 N" l- ]- e- q
  O  j$ ]2 J' W2月1日、2月3日本人坐了3趟CRH17 e2 B* `: l% o% J2 y. j
2月3日坐了一次X2000。. i) Y1 p0 b7 W
0 V% M# t7 J3 x% t9 t$ I' u9 i: W
当然,作为一名喜欢X2000的 ...

3 U& b' k( |0 R0 [ 9 E8 o) E0 b' V  v; k0 F- L7 Z
有些人永远不会这么想,眼睛里面除了加速度就是轴重...............
发表于 2007-2-4 23: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7-2-4 22:17 发表
+ d& a$ m4 l, ]8 T" H" q" G0 C. E
  t* y3 R/ }* m5 |/ L
7 h) C7 Q( n/ C+ x- S! l有些人永远不会这么想,眼睛里面除了加速度就是轴重...............
- L" w% S! n( s/ d( t+ C: h6 J
正如有些人永远不会去伪存真,永远不会去找问题的本质,总是天真地看点皮毛。两天路况很可能不一样。车辆的晃动无非两种情况:车辆问题和线路问题。由于天数已经不同,是否工务作业也不知道,条件就无法归一。此外,x2000由于是摆式列车,那么曲线通过速度+25左右,但是crh1不可以,最高速度都一样,如果采用点限速理应x2000理应快,这不是什么性能的问题。crh1可以设定较高的加速度,但不等于可以滥用,司机不够熟悉车辆时当然容易出驾驶技术方面的问题。不扣除主观影响因素去生硬的评价,是不客观的(同样的车早年刚开始时北京地铁也出过加速过快摔人的问题,后来司机习惯了就改过来了)。
发表于 2007-2-4 23: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7-2-4 23:19 发表
% n; E) i' W1 e
+ h' ]( W& A1 E* q9 O正如有些人永远不会去伪存真,永远不会去找问题的本质,总是天真地看点皮毛。两天路况很可能不一样。车辆的晃动无非两种情况:车辆问题和线路问题。由于天数已经不同,是否工务作业也不知道,条件就无法归一。 ...
, y4 k8 D; x3 D; N; H. b4 d
' B' Z' l# R2 e* ?
2月1日、2月3日都坐CRH1,其中2月3日同时坐了x2000。0 x' U2 z5 f9 F, x7 H$ U
其实我所指的“晃动”已经是“收敛”的了。正确来说已经是“甩”了!横向地甩!+ Y' d5 I* W3 b
希望您可以过来体验一下。
发表于 2007-2-5 00: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火车仔 于 2007-2-4 23:54 发表, [5 s4 _2 h: Z. N
9 E  {9 q4 Y2 `& F, O/ B# O

3 Q3 s0 t, S( U" F' z" c2月1日、2月3日都坐CRH1,其中2月3日同时坐了x2000。
1 p0 I# K3 T: ~" y8 |* b5 |8 D其实我所指的“晃动”已经是“收敛”的了。正确来说已经是“甩”了!横向地甩!* }1 b# y6 V2 x
希望您可以过来体验一下。
* ^. N! A$ G: k
第一句话没说您,说61楼的呢。
# [2 D! e1 u0 `; A( J甩是肯定的,欠超高60毫米是舒适,一般90毫米基本用满的话站着就得扶着了,如果再用到110毫米(据我所知广深存在这样的区间),站着就有很大的力。& V0 z* K, p9 H6 U( I% Y0 V! _/ B( X0 q
如果缓和曲线变形,那么进出曲线就可能很晃。
5 w+ c) i: W3 Z! I9 i' S6 ?( T( c7 @+ X5 ^x2000可以补偿欠超高,如果车辆达到150毫米程度,乘客身上仅仅只有80毫米程度,当然就显得不甩了。
发表于 2007-2-5 00: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部分车迷可能把“摆式”的概念混淆了。
$ u1 F2 R: e: \$ k 2 C' r/ F, U) l* z# h
X2000的高速与安全(较低的脱轨系数),全赖于两个方面:, ]+ K* v6 R5 g0 N. u: J+ _# k
' s( S) f: N" v2 r7 W! F
(1)径向转向架。这让X2000能够以更高、更安全的速度通过曲线。
: Y  m8 }* y6 P5 l2 v# c& {
6 j+ U8 D; H7 Z' c. Z5 a: P( B这才是能够提高速度的根本!% E  s% t+ S6 \$ Q7 ?& W9 f5 s% k

( G( b' ?. p' H6 }(2)摆式机构。这会让在里面的乘客感到更加的舒适。1 E0 ]9 ^! W# Q7 M' g1 [
' Y3 Z" `, [' r
而摆式机构与高速通过曲线是完全没有关联的!它只是提高舒适度的装置。
4 U; q5 z) N2 P% }/ \
& E$ v$ z1 O& ?  h1 g " U) q4 U' M* F% ~- o& N
5 N9 h$ L& D/ j5 w$ v. V( r* y+ Q
--------------
, o$ O8 G- I% r4 x
8 \% y, Z  I5 ~% g0 x  k. r7 G& `另外,我相信我们很多的列车都能到达更高的速度,但为何不能往上提," w4 n0 c  Q- ]
(考虑安全是首要)就是要考虑到旅客的乘坐舒适度。0 I4 V4 v( x% a7 \: i3 o) y
9 Y( F6 {4 e3 c1 G6 W" K
例如说蓝箭为何不跑到200km/h,(除了因为每晚回库发现N多的油压减震器漏油外)
* o' d5 r) N7 D" W就是因为有太多的旅客投诉“头晕”。
发表于 2007-2-5 00: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火车仔 于 2007-2-5 00:05 发表* x; M. K' l3 t
我觉得部分车迷可能把“摆式”的概念混淆了。
8 v! J! r: Z& W/ P- |& P# R. h7 z+ }+ ?" O. |2 y4 H
X2000的高速与安全(较低的脱轨系数),全赖于两个方面:  I6 R% N3 S3 a2 L: [7 `
% m) M) F1 N8 w" P. M3 h
(1)径向转向架。这让X2000能够以更高、更安全的速度通过曲线。: x6 @  o) @) x4 {) ?' D
4 Y2 V% n, {, I& _& F7 M  L* _, L
这才是能够提高速度的根本! ...

5 g- O( {9 i; Z- s$ q6 [请先正确理解径向转向架和倾摆机构的作用。第一条说错了
发表于 2007-2-5 0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献注明:* n8 P; s7 ^0 C: O6 V
* r0 M, I/ U: g! X3 g
01.《摆式车体研究》 内燃机车 1996年12期
" [; F8 `# Q, K* `7 H8 X* F8 l02.《X2000 型摆式列车学习考察报告》铁道车辆 第36 卷第8 期1998 年8 月" Z! h+ u5 r2 O. x8 ~
03.《ADtranz:Introducing Xinshisu High Speed tilting trains in China》
x2000-01.jpg
x2000-02a.jpg
x2000-02b.jpg
x2000-03.jpg
发表于 2007-2-5 01: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火车仔 于 2007-2-5 00:31 发表
2 w1 v1 @4 l  ~文献注明:1 {. {+ e' g" @. r7 y/ Q
$ V. }& P& }0 L. C
01.《摆式车体研究》 内燃机车 1996年12期
8 F+ u4 S$ a4 Q, V6 q02.《X2000 型摆式列车学习考察报告》铁道车辆 第36 卷第8 期1998 年8 月
6 K' {7 Q4 b! V8 S03.《ADtranz:Introducing Xinshisu High Speed tilting trains in China》

( ^1 `% m& M: p- ^& G中文明显有问题么~径向转向架对过小曲线有好处降低磨耗和横压(可提速),如果考虑不平顺,在直线上谈不上大幅度提高速度。不过下边的英文则比较微妙,说的是“提速在转向架(技术)上的关键……”而不是“提速的最关键点是……”
5 c4 M7 r. \! z# p, d0 m所以直线上的“大幅”提速实际上说不通,只是曲线上如果不考虑磨耗但是考虑铁轨横向稳定性容限,那么可以增加容许欠超高(提速)。提多少根据曲线半径不同而不同。但由于在国内线路半径本身比较大(径向转向架降低横压的作用和线路的曲线半径近似成反比,半径大的那么冲击角改善量就小等速下横压减少的就少反之就多),稳定性好比较坚固,所以提速还是主要利用倾摆来回避乘客舒适度限制,这个是大头。
发表于 2007-2-5 02: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7-1-22 14:32 发表
1 N& y0 ?! ~7 ~7 e! n8 s$ o% q2 B7 a* }2 ]5 b* `9 ]# V
此外x2000属于“假摆式”,最沉的动车不摆,这是一个显著问题。不过最终结果是摆式列车比普通客车更毁线路

9 ~- y' n  t8 c$ H/ z4 O; \0 ]. |  h9 N2 }2 d& `: |" H
(1)动车设计为不摆。最主要是考虑到要设计专门的受电弓机构,这样会增加维护的困难和成本的增加。* m. M6 l4 N7 ^. }& H& h  T- Q
, U6 J3 i& c9 I) S& g7 E+ ]- O; _
(2)X2000动车轴重的确太重,但由于采取了径向转向架,能够减低一定的轨道作用力。
' R( E# I5 l- b) F7 l# z. p) i7 q$ ^如果说x2000对广深的线路磨耗大,那在同一速度下,22t轴重的ss8是不是更大?23t轴重df11是不是更加更加大?
2 m9 k% m& J3 J) ], W$ | ' \; e$ {$ T. k: x5 i8 z6 F. D1 C
(3)至于什么“假摆式”、“真摆式的”,讨论这个有点怪。毕竟国内没有对这个做出明确的规定。3 L9 a' J9 N# @. Z, k
况且x2000已经在摆式列车的历史上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国外也没有认定说一定要全部车辆都摆的就是摆式列车。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7: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5 火车仔 的帖子

我是回复蓝箭的问题的!!!
) e3 ]1 w. a; D. C9 X; i& D* F不跑200KM/H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走行部的问题!!!!这个是主要原因!我国的钢铁热处理的工艺还没过关!所以国产的动车基本上都还保留在准高的层度!160KM/H
发表于 2007-2-5 22: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含金量挺高.理性辩论的典范!
发表于 2007-2-6 0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X2000通过石龙桥。
PS-A7017.jpg
发表于 2007-2-6 13: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X2000和蓝箭偶坐过,CRH还没坐过,坐过再比较。
发表于 2007-2-6 16: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还没坐过X2000,但2月3号那天跟火车仔等车迷一起坐CRH1感觉是很晃,隔音效果不怎么样
发表于 2007-2-6 19: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加速度太快也不好,坐的很难受
发表于 2007-2-12 14: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坐过了,CRH1的舒适程度明显比不上X2000,晃、隔音差,座位象硬座,不能调整倾斜度,没有扶手(二等软座,一等还没坐过)# Y" q( z8 L9 o$ X" Q
/ B+ z: n* U/ {
说起来坐CRH1比X2000有坐火车的感觉,咣铛咣铛的直响,:L
发表于 2007-2-12 15: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CRH2在广深的表现怎么样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2-12 15: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2-12 15: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火车仔 于 2007-2-4 21:29 发表
2 {+ \. [8 f- \' }) l( t很高兴在这里发现了这个帖子。也怪我发现了太晚了。6 I/ t, A" {7 _$ H. S4 q
本人和车迷CX2研究讨论了X2000多年。希望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 Y0 d4 a. }* P; |( j% c- K& F/ y+ j; G9 O
2月1日、2月3日本人坐了3趟CRH1
8 \1 X0 h# C2 @; h3 N; y2月3日坐了一次X2000。
( g' Q, V% s8 Z, O7 X" ?
0 h8 o$ w+ F9 O5 A3 _: }当然,作为一名喜欢X2000的 ...

6 B* a( w+ b4 w( O/ vCRH1噪音较大可能跟他的车内布局有关。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2-12 15: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7-15 09: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