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济线与沪宁线城市发展对比
墨水河
一、 胶济线长393公里,有二个副省级城市、二个地级市,五个县城,三个市辖郊区。
(一) 四个大城市的相邻间距(km)为:
青岛183潍坊100淄博110济南
青岛与潍坊之间相隔约200公里,其他三个城市相邻间距约为100公里。四个城市除济南历史悠久外,其他三个城市全为新兴城市。淄博前身是张店。张店号称“天下第一店”,但发展历史不是很长。潍坊的前身是郑板桥曾当过县令的潍县。郑板桥给潍坊增添了不少光彩。潍县曾经是一个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城市。但总而言之,在中国历史上的分量不大。只是改革开放以来,潍坊通过举办“潍坊国际风筝会”赢得了“世界风筝都”的美誉,但她的知名度并不很高。青岛的发展历史仅有100多年。青岛的发展得益于海洋文明的兴起。青岛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天然良港、美丽的自然风光。青岛的怡人风光曾引来众多文化名人来此居住,如康有为、闻一多、老舍、王统照、萧红、萧军、梁实秋……他们的到来让青岛的文化空前活跃起来。如今青岛人也没有遗忘他们,在市里建起了名人雕塑园,来铭记他们。
(二) 五个县城——章丘市、青州市、昌乐县、高密市、胶州市。
章丘市立县于隋代,以盛产大葱闻名。一代才女李清照故里。
青州原名益都,历史上为青州府治所,置县于汉代,与历史上的九州之一的青州并无关联。青州是胶济线历史上除济南以外最显赫的一个城市,但后来在发展中落后于属于莱州府的潍县。
昌乐立县于汉代,在历史上并无盛名。昌乐出产钻石,盛产西瓜。昌乐离潍坊只有24公里,最好变成潍坊市的一个区,不宜发展成县级市,这样对昌乐、潍坊的发展都有利。烟台的牟平区原为牟平县,距烟台的距离要大于昌乐到潍坊的距离,在1996年已撤县改区。昌乐应加快融入潍坊的步伐,发展自己,壮大潍坊。
高密市置县于秦代,县名至今未变。在西汉分封诸王时,曾有“高密国”,是高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近代,德国殖民者修筑胶济铁路时,胶济沿线暴发了抗德运动,其中以农民领袖孙文(与孙中山同名)领导的高密人民抗德阻路运动规模最为巨大,坚持斗争一年多。遭到山东巡抚袁世凯疯狂镇压。高密人民的抗德阻路运动为中国人反抗侵略者的运动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这是高密在近代中国的一次露脸。在大学时,我看了《中国铁路史》,内有详细记载。青岛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胶济百年》时,还专程到高密西乡官亭村拍摄了孙文墓。从电视上看到,小小的一个坟头,长满荒草。英雄身后很凄凉。今年作家莫言推出的长篇小说《檀香刑》就是以孙文抗德故事为蓝本写的,小说主人公孙丙的原型就是孙文。
胶州市置县于秦代。始名黔陬(在铺集镇)。现在的胶州城在宋代时为密州高密县的板桥镇(密州治所在诸城。苏轼曾任密州太守。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在诸城写的。)。板桥镇曾设立市舶司。明朝时,胶州曾短暂地成为胶东行省驻地。解放后,胶州又一度成为胶州专区驻地。
( 三) 三个市辖郊区——淄博市的周村区、临淄区,青岛市的城阳区。
周村区发展历史比较短。临淄区,历史悠久。但现在的临淄城是辛店镇,并不是齐国古都——临淄。齐相晏婴出使楚国时曾说,首都临淄行人挥汗如雨、摩肩接踵。当时,临淄是很大的城市。现在的临淄可能没有当时大。临淄在发展中被一个小小的张店取代了。淄博建市时,如果不叫淄博,而叫临淄,知名度可能会更大一些,历史韵味会更长一点。正如西安应该叫长安一样。
城阳区原属崂山区,1994年设立。青岛市区、崂山区、城阳区在青岛开埠以前都属即墨。
二、 沪宁线长303公里,有六个地级以上城市,两个县级市。
六个大城市相邻间距(km)为:
上海84苏州42无锡39常州73镇江65南京
上海设县的历史有好几百年了,又处于长江入海口的位置。理所应当地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
苏州被余秋雨称为“白发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如今苏州的外向型经济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苏州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她从历史长河中走来,但却不步履蹒跚,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无锡曾有“小上海”之称,近代工商业非常发达。
常州、镇江也是历史名城。王安石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京口即今天的镇江。辛弃疾也曾写下《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豪放词篇。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为六朝古都,在中国可以与北京、西安三足鼎立。
(二)两个县级市——昆山、丹阳。
昆山、丹阳现在的知名度都较高,经济也比较发达,但对她们的历史不太熟悉。
从以上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胶济沿线大城市间距明显大于沪宁线。胶济线如果按平均约100公里一个大城市布局,则青岛与潍坊之间应再有一个较大城市。高密距青岛98公里,距潍坊85公里,处于青岛、潍坊之间。胶州距青岛73公里。由于城市之间有促进性也有制约性。例如苏州的发展得利于靠近上海,但同时苏州的发展也受到上海的制约。上海是地区中心,苏州就不可能取代上海。这也是苏州较青岛的劣势所在。青岛已成为山东半岛的经济中心,也有可能会成为华北的经济中心。(尽管山东属华东地区)胶州离青岛太近,也会受此影响。但如果按沪宁线的城市布局,胶州距青岛73公里(无锡距常州39公里)也算远了。胶新线已经开工。胶新线贯通后,烟台与临沂之间没有一个大城市。而胶州正在烟台与临沂中间。东西看,胶州与相邻大城市距离较近;南北看,胶州则距相邻大城市太远。从胶济线城市相邻距离看,高密适合发展成大城市。但要考虑将要在2004年竣工的胶新线以及胶州的经济发展势头,胶州在五个县城中首当其冲应该成为大城市。高密与胶州仅25公里,还有数条公路相通,并且胶新铁路也从高密境内经过。且胶州城现有17万人口,高密城也有10几万人口,两者相连规模较大。胶州与高密应该协调发展,走胶高一体化之路,争取成为一个大城市。按沪宁线的城市布局,青州也该发展成一个大城市。章丘市最好改成济南的一个区。
2、 胶济线大小城市(包括市辖区)的平均距离32.75公里。(393/12=32.75)沪宁线大小城市的平均距离37.85公里。(303/8=37.85)胶济线城市还略高于沪宁线。但胶济线大城市少、城市规模小、城市知名度低。目前情况下,应在潍坊与青岛之间再建一个大城市(以胶州为主,高密协调发展)。建设大城市并不等同于县级市改地级市。目前,山东的县级市不适合于改地级市,因为县级财政不够强大。县改地只能增加干部,加重老百姓负担,财政吃紧。我的建议是省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计划时,将适合于发展成大城市的县的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定的高些,给这些县更大的自主权。
3、 胶济线的龙头—青岛市既然已被定为区域经济中心,就应该早日成为直辖市。这不是鼓动山东分裂。青岛直辖,将加快青岛的发展,更会带动山东的发展,尽管短时期内山东的税收、GDP会下降,但从长远看来,有利于整个山东地区的发展。我赞成青岛改直辖市,但绝不赞成胶东设省,省会为青岛。那样,又多出了一批干部,而青岛市还是受省管辖,而不是直接由中央管辖。青岛在解放前是院辖市,由行政院直接管理,不归山东省管理,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上海本属江苏,上海成为直辖市,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带动了江苏的发展。
一家之言,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愿与诸君共勉!恳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谢谢
2001年12月于淮北
[ 本帖最后由 墨水河 于 2006-9-23 16:3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