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齐鲁号

6提铁路列车车次编码方案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09: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熟悉的陌生人 于 2006-6-29 08:06 发表" r- i# o8 i- G5 c& y9 P) O4 P

4 r: _' u% E+ K5 [, YX也是最多4位数的,专为200公里及以上的列车用。你用数学的排列组合想想,一共有多少车次?1位数是1-9共9个,2位数是10-99共90个,3位数100-999共900个,4位数1000-9999共9000个,加在一起一共可用9999个车次。 ...
X所指列车为200级,当初的文件里并不包括你说的“及以上”。
发表于 2006-7-6 13: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客车和货车的车次应该一起涨的啊?这次怎么就客车涨了啊?
发表于 2006-9-9 01: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车迷。好楼主。长知识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06: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248f1 于 2006-7-6 13:18 发表
7 C$ j7 b& @+ L; K7 v% j4 x我记得客车和货车的车次应该一起涨的啊?这次怎么就客车涨了啊?
我感觉是这样:原来客车最多是3位数,货车车次是4位数,这样不会混淆,后来客车有了4位数的车次(普快和普慢),为了避免混淆,货车车次就成了5位数.这次车次调整,虽然客车车次升了位,但最长仍然是4位数(字母不算),所以货车不用升位.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06-9-10 18: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言极是货车是不会改了。
发表于 2006-9-11 10: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齐鲁号 于 2006-9-9 06:40 发表
# x, F+ S5 ~: W- Z* o: f. H3 }我感觉是这样:原来客车最多是3位数,货车车次是4位数,这样不会混淆,后来客车有了4位数的车次(普快和普慢),为了避免混淆,货车车次就成了5位数.这次车次调整,虽然客车车次升了位,但最长仍然是4位数(字母不算),所以货 ...
  Y1 {5 U) k- D) `2 n
你说得与我认为的一样,应该是这么回事。
发表于 2006-9-11 13: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乱,要仔细研究
发表于 2006-10-25 21: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好多都是4位数 感觉 不简练啊
发表于 2006-10-26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真正的专来资料啊。学习。
发表于 2006-10-26 19: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的分享
发表于 2006-10-26 21: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steryuan 于 2006-10-25 21:51 发表, o9 t8 k1 h0 A' M8 K" N( C5 \
怎么好多都是4位数 感觉 不简练啊
% d! P: v1 R* E/ M) E, ?

7 u  q* f, B# A3 Q3位数根本不够,3位数顶多容纳1000个车次,光是广深城际车就要用400个车次,再加上京津城际、京石城际、沪宁城际、沪杭城际,光城际车就要用700-800个车次,剩下的长途车就排不下啦。
发表于 2006-10-27 15: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齐鲁号 于 2006-9-9 06:40 发表
6 z% A" _: G! B我感觉是这样:原来客车最多是3位数,货车车次是4位数,这样不会混淆,后来客车有了4位数的车次(普快和普慢),为了避免混淆,货车车次就成了5位数.这次车次调整,虽然客车车次升了位,但最长仍然是4位数(字母不算),所以货 ...

5 H$ E8 o- p" t3 A是啊。而且货车5位数够用,也没有必要升位。
发表于 2006-11-7 00: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背下来的车次又没用了,唉…………
发表于 2006-11-7 09: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积雨云 于 2006-11-7 00:34 发表
  `7 ]7 D7 ?% b+ Z以前背下来的车次又没用了,唉…………

- K: T; z% g! t. ?. t+ W. ?1 v把新的背下来吧,估计有一阵子可以用用了。
发表于 2006-11-7 11: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太多确实不利于记忆,也不利于区分。根据现在的情况,可以把铁路局代码加进去,比如TH712代表沪局的一辆T等级的车,H代表沪。
4 \& V" k1 m# F; k9 ]1 N! _0 X
- v! n1 Z% _8 d* p! a& Z! D) V这样第一个字母代表车的等级类型,可以是:X、Z、T、K、A、L、Y等等,为了统一,要在普通车前面加一个字母,而且普快和普慢的字母要不同,原因见后面。
; a. g$ q+ U& F) X, L7 b第二个字母是铁路局代码:可以用拼音声母,比如B北京,H上海等等,也可以像每个省内汽车牌照一样从A往后排,A哈尔滨,B沈阳等等。$ d' F% Q: }& N
后面是三位数字,一个铁路局内一个等级的车应该不会超过1000辆吧?而且如果4位数字够用,那么3位数字+1位字母更加够用了。
" [; G( @$ S! R  o, A9 a而局间车没有铁路局代码,直接用一个字母表示等级+3位数字。
) {4 k; Z4 t6 H
3 }4 s- f  b+ E& f- t# j8 N# Z1 b7 R) ^所以可以看出为什么要给普通车加一个字母代码,因为如果车次只有一个字母代码,就不知道是局间的非普通列车还是局内的普通列车了。) @7 `2 c* W* L% C' `
局间的普通车比较多,因此分为了跨三局及以上的车和跨两局的车,目前分别用1开头的4位数和2开头的4位数表示,无字母,因此要用两个字母来代替其中的1和2。! m1 ?# w; W8 e* D$ [: v

" K" t+ v) {) S/ [" e* t8 ?; |! y可能规则有点复杂,但是可以让人一看就明白,字母比数字要直观得多。而且数字位数少,车次也很整齐。
' M, F. U9 w! L& P  t/ r. q
( G# y- g$ r  P" K: A+ W& p缺点就是铁路局之间的车次资源无法均衡了,有可能出现有的局车次用完的时候,其他局还剩下大半。到了那个时候,就有必要重新设计车次了,不过至少够用个几十年吧?
- a) r% e, O. C8 v( e2 [! {1 G8 o3 ~7 a" ~
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利于保密,目前用车次段来表示铁路局的方法可能是有保密的考虑,如果用字母的话就失去这个作用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2: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乘客还是对数字比较容易接受,字母多了更糊涂。
发表于 2006-11-7 13: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齐鲁号 于 2006-11-7 12:50 发表& Q7 V  N4 v2 V9 U" K3 a; O
一般乘客还是对数字比较容易接受,字母多了更糊涂。

! X: T/ m2 E! D& j  |- H/ f4 N; j也不一定,连着4位或者5位数字也会混淆,还是单字母+数字稍微好一些。
发表于 2006-11-7 13: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itzwilliam 于 2006-11-7 11:36 发表
' k" }( G, ~. ?* l) J数字太多确实不利于记忆,也不利于区分。根据现在的情况,可以把铁路局代码加进去,比如TH712代表沪局的一辆T等级的车,H代表沪。
4 ?0 U$ x' t6 D+ E/ R7 c- j2 Z# M( k, N+ _/ _3 f3 |, }
这样第一个字母代表车的等级类型,可以是:X、Z、T、K、A、L、Y等等,为了统 ...
5 l+ Z- V0 b+ f( [' c  ]6 z
首先,“六提”的官方车次编码方案已经出台,没有必要再去想另一套了;其次,正如齐版所说,数字比字母好记得多;再次,要是两局对开的车怎么办?弄两个车次?比如96年以前的沪乌特快;还有,现在数字提升到4位数以后,各档次的车基本上够用了,不太会出现用完这种情况。就算用得最多的T、K两车也不会就这么用完了。综上所述,你的分析不实用,基本没有可操作性。
发表于 2006-11-7 14: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齐鲁号 于 2006-6-4 21:45 发表
2 J. Y# g8 b) X8 i- U我的看法是:" B# q! @2 q, ?+ h* o5 c
1.由管内变跨局的(比如N357/8、T501/2)和由跨局变管内的(比如K329/0/1/2)肯定要变;
; b) O. q$ Z' X2 t" t1 e# ^% m2.列车等级发生变化的肯定要变;8 W0 M6 J( `4 l' B. G  l7 n' P" w
3.跨局数目发生变化的普快可能要变。5 K+ ?! }9 y) Q8 g  [4 {
其他的应该不会变。

: Y, M) b' _9 A- u* i- s还有城际列车要变号了,一般城际列车都成4位数字了。
发表于 2006-11-25 16: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了也就够用个3到5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8-28 2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