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3-31 12: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济迷&青办]我的南方行(中)——我的八闽日记!(已发完,并增加目录)
下面转贴一篇我很喜欢的文章!来厦门也是被这篇文章吸引的!
[color=#B22222]浪屿的老房子
2003-6-11 来源:榕树下
参与评论 编辑:采编:deer
到鼓浪屿,我会迷路。
那些纵横交错的巷子,福建路、泉州路、中华路、鹿礁路……左转右弯,迂回曲折,象一个大迷宫。但让我迷路的不是复杂的巷子,而是那些藏在小巷里的老房子。
七年前,我曾在岛上的一幢旧房子客居了两年。从轮渡——笔山洞——康泰路,二十五分钟的路程,每日往返在密密层层的旧别墅之间,时常有一种“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感觉。人在鼓浪屿,不经意地与那些豪门大宅相遇:鹿礁路的“八角楼”、鼓新路的的“八卦楼”、台湾板桥林家的“林氏府”、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林文庆别墅、漳州路上林语堂的新娘房、钢琴大师殷承宗的祖屋“圃庵”、木材大王李清泉的“榕谷”、外国传教士留下的“三一堂”……随便一处都是名家院落,都是曾经的人间乐园。一个多世纪的人间悲喜就在这里慢慢演绎,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深深镌刻在石壁、墙头,染上斑驳的印痕。鼓浪屿的内核正是由这些垂暮之年的老屋构建而成的,她古典的气质,随着流逝的时光,牢牢地定格了。
著名的鼓浪屿之崛起仅仅是十九世纪的事。此前,这里是一大片旱地的小岛,数十幢平房,住着老实巴交的农民。鸦片战争后的一八四四年,英国驻厦门第二任领事阿礼国在鹿礁顶建起了第一幢别墅,随后,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十三个西方列强纷纷看中这块风水宝地,比拼似的大兴土木建造领事馆,将鼓浪屿划作“公共租界”。接着,周边地区的华侨和富绅也拥进了鼓浪屿,在这个当时最安全最保险的地方,买地建楼,寻找自己温馨的归宿。一时间,欧式的、南洋式的、中西合璧的,成千幢别墅不可歇止,没有章法,随心所欲地铺陈开来。洋人与富人的性情与霸气在1.78平方公里的小岛不露声色地较量着。很快地,小岛的上空布满飞檐翘角、柳条屋顶、古希腊柱、罗马柱……很快地,一幢幢豪宅别墅依地势而建,错落有致,默守一隅,形成了挤挤挨挨的“万国建筑群”格局。
到鼓浪屿看日光岩、皓月园、海底世界,绝对比不过看老别墅。你可以不问路名,只在小岛静静地走,遇上岔道,想也不想,随便择一条小巷进入。洁净的柏油路,很塌实的质地,一点纸屑也没有,连同车轮的痕迹。鼓浪屿拒绝机动车辆进入,安全而宁馨。三角梅在墙头、窗台不经意地开了一盏盏,花瓣层层叠叠,煞是好看。游人的眼睛染上花卉的酡红,很是欢喜。如果一个人走更是韵味独到,省却说话,只用眼睛看,用心测想。耳根清净了,那些高傲的老屋才肯与你亲近,让你解读出个中故事。一个人走在那些窄窄的小巷里迷路,陷在古旧中,让一双时间的手触摸着旧时的门窗、回廊、雕花门楼,让浮华的记忆任意回放。路过幽静的园子,弧形的花岗岩石库门窗坚固依旧,长长的台阶依稀留着女子婀娜的身影,高大的凤凰树织成浓密的绿荫,青苔不分季节地布满了墙角,几棵龙眼树茂盛地舒展枝叶,主人不再归来,当年亲手植下的果树原本就是为了纪念某一段时光的吧。还有一些荒弃的旧屋,人去楼空,荒草连天,充满寂寥与萧瑟的气息,曾经的人来车往已隐匿在时光的深处——“富贵梦、红绡帐”终是弹指一挥间。
这样的老屋盛满繁华、热闹、沧桑,盛满许多精美的日子。繁荣与沧桑在一百多年间迅速地上演,又迅速地退场。也许你不了解鼓浪屿的历史,不了解这里发生的一切,不要紧,你到底亲眼看到了著名的老别墅,看到了昔日门庭若市、高朋满座的影子,某一些流逝的东西就在一种注视中掉转回头了。一幢老房子就是一口古老的井,多看几眼,不小心就从那些古旧的房顶滑入时间的深渊。落入“井”里久了,也许迷路,正好,反正什么都是陌生的。一路上,离你似近似远的高高的围墙,过去不曾来过,现在依然是“见了又休还似梦,坐来虽近远如天”。因为陌生,看老别墅的姿势永远是仰视的,她的高贵,坚固地镶在一道砖缝、一椽屋檐里。曾作为身份与财富象征的鼓浪屿,享受过各种优惠与特权,这样的优越感根深蒂固,滋长着小岛超凡脱俗的气质。日光岩下,座落着气势恢宏的“瞰青园”,其边门柱上留有一幅楹联——“此地有人常寄傲,问天假我几多年”正可为小岛代传心志。而今,繁华落尽,她贞静,神圣,不容侵犯。尽管不再是名门望族的居所,尽管昔日的豪宅已成为几户或几十户普通人家杂居之处,市井之声不绝于耳,可是小岛态度决然,一味拒绝庸俗,保持着与生俱在的贵气。
时日飞逝,鼓浪屿的贵气逐渐化作了一种福气。上班、下班,一日三餐,小岛人家在平淡中溶入了几许的优雅。晨昏间,泉水般清泠泠的琴声依然穿透日出月落,周末的“家庭音乐会”依然承袭着“钢琴之岛”的高雅,这是多么小资的情调!而我见识的最普通的小资,却很本色,很平民化:黄昏时分,小岛人家在屋前院后摆上小桌小凳,一瓶啤酒,几碟小菜,一家人将一餐晚饭吃得温馨四溢。或饭后的泡茶,一壶功夫茶,几个老邻旧友,浅斟慢饮,所有的闲情都浸泡出来了。当年我住在康泰路17号时,房东的儿子,每日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院子的石阶上,独自泡一壶茶,一个人“呷”茶,一个人品食糕饼,见来了人,朝你微微点个头算是招呼,自在的神情,羡煞人!
小资、优雅、闲情,惟有古典的鼓浪屿,才有这般原汁原味的人间享受。
[UploadFile=DSCN9084_1143779400.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