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苹果2112

2016.09.01 HXD1G在石太客专打破ss8保持长达18年的中国铁路机车第一速纪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0 09: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6-12-27 22:04
技术上面,扫把实际上是非常成功的。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我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失败的。
扫把是一台非常具有 ...

本来韶八设计的时候,目的就是广深线小编组跑高速,结果一用发现这车性能很好,就拿去拉大编组。带来的结果就是长期高负荷运行,车体毛病也出的快,被人黑成质量不行之类的。
发表于 2017-5-10 12: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7-5-10 12:23 编辑
SS7D0057 发表于 2017-5-10 09:50
固定重联的话,那会是一个很恐怖的机车。性能可以接近今天的HXD1D了

所以,当年的新型号的研制上,预留的严重不足。
说道SS8的大面积推广上,其实在SS8的基础上去直接搞六轴或八轴的。

当年的九方和奥星也是这个问题,为啥没考虑直接搞成6轴车呢。当然,这样就提前搞出来了HXD*D,甚至HXD*G了。
发表于 2017-5-10 14: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7-5-10 12:19
所以,当年的新型号的研制上,预留的严重不足。
说道SS8的大面积推广上,其实在SS8的基础上去直接搞六轴或 ...

SS8B当时有这个项目,但是用的是SS8改传动比到140还是150,SS4和SS8那么成功的结构居然没有后续产品,真的来SS4+SS8杂交一个SS8B应该会是很好的事情。奥星 九方 DJ这几款都有同样的问题,就是初期的进口GTO性能还不错,造价太高,后来的国产GTO性能又不行,试验性质还是有一点的。准高四轴的交流车牵引性能已经可以和六轴直流车一较高下了。不过这些车子出来的时候又遇上了跨越的时代,肯定只能成为过去了。类似的例子还有DJ1
发表于 2017-5-10 18: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SS7D0057 发表于 2017-5-10 14:05
SS8B当时有这个项目,但是用的是SS8改传动比到140还是150,SS4和SS8那么成功的结构居然没有后续产品,真的 ...

SS9号称是SS8的升级版,但是感觉这个升级根本就没什么关系,而不是深化产品。SS4主要是学习6k和8k的技术,但是学后没下文了。
国产的GTO确实是问题,但是为什么直接改造成IGBT呢?或者换成进口的。
关于DJ1问题也很多,其实有一个最典型的问题,就是800的轴功率,而8K的牵引电机是1000KW,按照800的来运用。而DJ1为什么这样保守呢。
发表于 2017-5-10 22: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xmdf3 发表于 2016-9-16 20:33
貌似朝鲜火车的涂装都开始有绿色以外的颜色了

这个好像不是貌似,而是确实。附挂K27/28的朝鲜车采用类似25T原版的涂装,配色基本相同,只是图案稍有变化。

发表于 2017-5-11 10: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7-5-11 12:14 编辑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6-12-27 22:04
技术上面,扫把实际上是非常成功的。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我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失败的。
扫把是一台非常具有 ...

也不算伤害寿命吧,毕竟这款机车也老了。0001、0002可是94年的车,1996年量产,最后的一台0245是2001年的。
发表于 2017-5-11 17: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7-5-11 10:12
也不算伤害寿命吧,毕竟这款机车也老了。0001、0002可是94年的车,1996年量产,最后的一台0245是2001年的 ...

我的意思是,扫把这款车带有浓郁的西欧风格,更加适合小编组高密度的运用方式,类似于呆逼的BR101。前面也有兄台说了,设计之初目标是跑广九小编组直通车,跟瑞士人的KTT差不多。然而扫把真正运用的过程中,却都高强度的在干线上面拉16节甚至18节的大列。这种运用方式和设计初衷是不同的,因此才会说很伤机车寿命。
发表于 2017-5-12 11: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7-5-10 18:41
SS9号称是SS8的升级版,但是感觉这个升级根本就没什么关系,而不是深化产品。SS4主要是学习6k和8k的技术, ...

所以说感觉好惋惜啊,SS4 SS8多么成功的车子,结果戛然而止。1997年成功通过验收的SS8,却没有继续光大。
车子改造与否,要看铁总咋个说啊,铁总直接让完成考核后封存在郑州,啥研究也没了,就当是做实验了。这个一次进口了十套VVVF,八套用在蓝箭,两套用在九方,由此可见这个还是不错的。但是为了更跨越式发展,这些东西注定要被HXD CRH取代了。
DJ1其实依然是实验性质偏大一点,而且西门子根本没打算把技术给中国,所以就出了这个机车。最终造价也高,虽然技术很好,但是不是最先进的IGBT、西门子不愿意给技术,最终只能20台终止。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游闲公子 STEZ也就这二十组机车,而且一些关键性的牵引系统,并不是在这个企业生产的,也就是别人根本不打算给你技术。这个事情牵涉的东西太多了,DJ1算是个企业甚至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的感觉。
2003年跨越上位,所以这些生在2003年前的,基本上命运都是死亡了。那一众的国产动车组,国产交流机车,有哪一个逃掉了呢。
发表于 2017-5-12 11: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7-5-11 17:48
我的意思是,扫把这款车带有浓郁的西欧风格,更加适合小编组高密度的运用方式,类似于呆逼的BR101。前面也 ...

运用出出现很多的转向架牵引拉杆裂纹之类的事情,这就是超负荷的直接体现
发表于 2017-5-18 00: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7-5-19 12:39 编辑
SS7D0057 发表于 2017-5-12 11:00
所以说感觉好惋惜啊,SS4 SS8多么成功的车子,结果戛然而止。1997年成功通过验收的SS8,却没有继续光大。 ...

赶上跨越的年代没有任何办法。而跨越年代研制批量生产的东风韶山系列极其有限,内燃是DF11G,电力是SS3BG,在加上调车用的DF7G,就这些了。SS4G被废弃只能无奈。
西门子的合作一直比较坑,当年大连的DF4DJ就非常典型了,诧异为什么株洲还去跟西门子搞DJ1,以及后面的HXD1和HXD1B。

发表于 2017-5-23 10: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7-5-18 00:11
赶上跨越的年代没有任何办法。而跨越年代研制批量生产的东风韶山系列极其有限,内燃是DF11G,电力是SS3BG ...

就在这个当口,大连迅速缩小了与株洲的差距,赶上甚至超越了对方。
发表于 2017-5-24 07:4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S7D0057 发表于 2017-5-23 10:18
就在这个当口,大连迅速缩小了与株洲的差距,赶上甚至超越了对方。

确实啊,大连之前生产的电车就三款,但是自从跟东芝和庞巴迪合作后,在电力机车领域迅速崛起。
发表于 2017-6-14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7-5-24 07:40
确实啊,大连之前生产的电车就三款,但是自从跟东芝和庞巴迪合作后,在电力机车领域迅速崛起。

主要是交流传动和直流传动完全不同,大家基本都回到了一个起跑线,再加上株洲被西门子坑得不轻。
发表于 2017-6-15 1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SS7D0057 发表于 2017-6-14 09:30
主要是交流传动和直流传动完全不同,大家基本都回到了一个起跑线,再加上株洲被西门子坑得不轻。

但是株洲毕竟有AC4000、九方、奥星,以及和大同搞的天梭;而同期大连厂只有一个SSJ3而已。看来是株洲厂在交流时代推翻了之前研制的车型的铺垫。
发表于 2017-6-19 20: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连做电车还是差点喽。设计还是保守了点,说超过株洲,目前还是不行。新技术新工艺上去看看各自的微信平台,一目了然。北车的车糙点。
发表于 2017-7-3 10: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7-6-15 11:40
但是株洲毕竟有AC4000、九方、奥星,以及和大同搞的天梭;而同期大连厂只有一个SSJ3而已。看来是株洲厂在 ...

虽然你是这么说,但是SSJ3的技术比株洲的这些所有车都要高,你列举的株洲这些车,大多都是进口西门子或国产化的GTO变流器,SSJ3是引进东芝IGBT变流器。也就是说SSJ3比这些车领先了一代。SSJ3真正的对手是株洲和大同的DJ4,也就是后来的HXD1 HXD2。最重要的是大连拿到了东芝的全部技术,并且转化的比较成功。
发表于 2017-7-3 10: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7-6-15 11:40
但是株洲毕竟有AC4000、九方、奥星,以及和大同搞的天梭;而同期大连厂只有一个SSJ3而已。看来是株洲厂在 ...

后来的HXD3B也是这种节奏,从庞巴迪那里也是拿到了大量的技术,大连就凭这两款车基本就把交流传动的核心学到了
发表于 2017-7-13 12: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SS7D0057 发表于 2017-7-3 10:21
后来的HXD3B也是这种节奏,从庞巴迪那里也是拿到了大量的技术,大连就凭这两款车基本就把交流传动的核心学 ...

看来在交流时代,大连厂走的比较快,学的比较深。西门子国内在之前至少吃了两次亏,DF4DJ和DJ1,核心技术还没学会,据说DF4DJ报废拆解的时候,西门子还专门派人拆走车上的机柜。

现在6个大厂中,最衰弱的应该是二七厂和资阳厂了,当然,大同厂也好的那里去。
发表于 2017-7-18 12: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7-7-13 12:17
看来在交流时代,大连厂走的比较快,学的比较深。西门子国内在之前至少吃了两次亏,DF4DJ和DJ1,核心技术 ...

西门子想的是捞钱,其次就是那些年西门子公司重组,自身也不是很顺。核心技术一直是不肯给出来,HXD1微机都是以前DJ1就在用的,DJ1又是ES64上面的了。DJ1的时候,给国内的居然是GTO,而不是更先进的IGBT。总之就是技术不是很愿意给出来
发表于 2017-7-18 12: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7-7-13 12:17
看来在交流时代,大连厂走的比较快,学的比较深。西门子国内在之前至少吃了两次亏,DF4DJ和DJ1,核心技术 ...

现在二七厂基本没啥新车订单,资阳厂是靠代工株洲的活着,不过最近资阳不知道咋个折腾个HXN6,都去运用考核了。DF8BJ和DF8DJ被连续灭了两次,资阳基本就萎了。加上自己也没太多的核心技术,活得惨是正常的。
相对好的是,资阳代工的HXD1 HXD1C,至少是质量过关能用;大同代工的HXD3D,还要拉到大连去处置才能用。想想以前大连代工SS7E,被称为魔鬼四姐妹,真是唏嘘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1-23 0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