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0-23 08: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号机车 发表于 2015-10-22 22:46 
以票还是以身份证乘车,并不影响乘客享受乘车服务,铁路没有义务一定要实现全部用身份证乘车,也不存在因为 ...
“铁路没有义务一定要实现全部用身份证乘车”:铁路客流比航空大太多了,铁路为了旅客安全快速地乘降,难道不应该优化服务么?什么叫“没有义务”?从这一句就能看出铁路根本就是不想作为!
“如果丢了身份证这个唯一合法的乘车凭据,也还是要补票... ... 否则一人购票两人乘车也同样可以实现(身份证给另一个人,自己用购票记录蒙混过关)”:(1)丢了身份证,可以补临时身份证。我没补过,不知道临时身份证的号码和正式身份证的号码是否相同,想来应该是一样的。如果一样,你前面在73楼不是说有什么信息系统么?难道把号码输入进去会查不到信息?(2)身份证给另一个人,人证不相符,如果在车上查票通过,说明乘务员失职。不能把乘务的失职责任转嫁给乘客;还有,用购票记录作为凭据时得出示有效的本人身份证(我从来没说过仅凭购票记录就能乘车),如果旅客仅凭购票记录就能在查票时蒙混过关,那这个乘务员也太业余了,连“人证票合一”的规则也不懂,趁早下岗算了。所以你说的那个“否则”是不会出现滴。
当然,我也不是一味指责铁路,铁路好的改变我还是很开心的,比如:大力发展高铁、网络售票等,让我们出行便利了好几个等量级。这些变化我是感同身受的。像以前我去杭州玩,回来买不到票,只能坐黑车回来,结果黑车还开错了方向,往宁波去了,还好我及时通过高速公路的指示牌发现了,提醒了司机。经这一折腾,半夜才到家;以前去趟宁波老家,绿皮车挤得只能从窗口爬进爬出,像逃难。现在这些都看不到了,我可以很从容地排队上车,动车的乘坐环境没得说,我甚至在今年9月初是坐着15小时的动车从成都到上海的。另外,买票也可以很从容地打开APP,挑选自己心仪的车次慢慢来,而不像以前要到火车站去“凑人数”,还要防小偷什么的。等排到了,还得很急促地和售票员讨论着车次,生怕影响后面人的时间。
总之,铁路的变化作为乘客+车迷的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铁路部门不能因此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要通过这起事件好好反思自己的管理规范是否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理清管理中的逻辑关系,做到最大化的既方便旅客,又杜绝逃票现象。这里面改进的空间还有很多,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指责乘客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