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2-26 19: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CRS 发表于 2014-12-26 15:27 
多谢指教
以前还一直以为持续速度点和恒功区起始点是一个点
DF11这玩意持续速度65.6,不到40就能进恒功 ...
40还进不了恒功区,至少45以后了,牵引特性曲线也就是看看,不能当准事儿,实际上你可以算算,40公里,245KN,此时功率是多大?这也就是你第三个问题,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看,很多车的实际值都会比理论值偏大,比如SS9,我实际看最大牵引力应该至少在310KN以上(咱毕竟没有铁科院的专业仪器,也只能是估算了),所以DF11如果实际值能达到253,也不足为奇,另外还有一点,该车主电路最大值,理论是7200A,但实际主电路可以允许到7500A,高于7500过流继电器动作,机车卸载,所有这个253是否对应7500,我不清楚(如果你能找到公式可以自己算算看)。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245还是253,在实际运营中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所有我就很好奇,牵规计算怎么会拿一个莫须有的值当条件?自己不给自己留余地不说,还要拔高?这种计算的结果有什么意义呢?比较好奇这个253是在计算什么时出现的
第二个问题,的确是不能随便超的,这个就是机车给定值,比如我想搞到3200就办不到了,但是车和车不一样,尤其是经过检修后,有的车能到3200,有的才2900都不到,这个就很随机了,而且就算是刚出厂的新车,也不可能保证都是一个值。再一个这个只是整流柜输出功率,实际归算到轮周,恐怕是不到3040的。另外,这个功率值本身也是浮动的,没准下一时刻就变成3090了,所以不必太较真。总之内燃机车变量比较大,实际值偏离理论值的程度远高于电力机车
第三个问题,应该是取决于机车的设计了,理论上说,机车都应该可以保持最大牵引力直至进入恒功区,但现实中,直流机车似乎没有这样的,都会有限流,究竟怎么考虑,就得问厂家了,我想这主要取决于相关设备的耐受程度吧
最后,从你给的那个牵引特性图看,15位对应的是245KN,16位对应253KN,那也许厂家设计的就是启动阶段最高15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