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时期使用的机车(1928—1949) 1928—1949年间,则在桥梁、钢轨限度以内,尽量增加牵引力的最显著时期。牵引力平均为14 445公斤,最大25 000公斤,最小5 400公斤。粘着重量平均为62.72吨,最大100吨,最小19.20吨。新机车锅炉蒸汽压力多采用14公斤力/平方厘米。开始采用5对动轮的机车,逐步向大型化发展。民国二十年(1931年)后,5动轴大型机车逐渐采用,如津浦铁路的圣达菲(Sanata Fe)型, 1—5—1轴式。陇海路的圣达菲(Sanata Fe)型,1—5—1轴式;德卡保(Decapod)型,1—5—0轴式。但是,还没有高汽压(14-19.25个大气压)的机车,这个时期,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都有高压蒸汽机车。 1929年开始,程孝刚联合北宁、津浦、平汉、京绥、京沪(今沪宁路)等5个国民政府铁路局的机务处长制定了统一的机车运用、检修规则、司机技术标准和等级等标准规则。 据1934年统计国民政府铁路机车保有量为1367台,其中国产机车82台。 1933年,国民政府铁道部为粤汉铁路选购机车遇到了难题,粤汉线是中国南北交通运输干线,运量大,运距长,还要翻越南岭山脉,需要大功率机车作为牵引动力。可是,粤汉铁路的线路和桥梁承载能力低。国外大型蒸汽机车的功率虽大,但是其动轮轴重都超过了粤汉铁路线桥的承载能力,而动轮轴重较轻的机车,又功率偏小。不能满足运输需要,因而都不适用。铁道部委派应尚才率领一批中国专家,设计“联盟”(Confederation,代号FE、1949年以后改为KF1)型蒸汽机车以满足粤汉铁路的需要, 该机车的设计采用了当时许多先进技术。由英国沃尔冈工厂(Vulcan)生产。 1936年1月首批6台机车运抵青岛,在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做试运行;同年3月,另外6台机车运抵上海,在沪宁线试运行,性能优良,与当时国外的先进机车不相上下。这批机车共计24台。该机车客货两用,轴式2—4—2,功率1750千瓦,构造速度100公里/小时,最大速度达到110公里/小时。该机车特点是功率大,动轮轴重小。1936年交付运用。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这24台“联盟”型机车转移到湘桂线的桂林。 针对当时全国蒸汽机车机型复杂多样的情况,1937年,国民政府铁道部重新制定了铁路及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其中,客运机车采用太平洋式(Pacific即PF型),2—3—1轴式(即2对导轮,3对动轮,一对从轮),轴重18吨;2—3—2轴式,轴重18吨;2—4—2轴式,轴重为15.5吨的蒸汽机车。货运机车采用密卡杜式(Mikado即MK型、后称密克道式),1—4—1轴式,轴重16吨;1—5—2轴式,轴重14.5吨等。 1937年前后,唐山工厂开始生产密卡杜型和太平洋型机车。 1938年,国民政府将铁道部并入交通部,铁路改由交通部管理。交通部力求统一机型,交通部铁路机务标准设计处,专门规划设计。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938—1941),按照各路情况,重新设计出标准机车、车辆、机务段、车库标和机车厂,编定绘制出《机车、车辆、机务及机厂各种规范及标准图样》。其中,客运机车标准型采用太平洋系列蒸汽机车, 2—3—1轴式。货运标准机车采用密卡杜系列蒸汽机车,轴式为1—4—1,和轴式0—4—0 ET1型及ET6型,都为四动轮型,多用于津浦、京沪(南京—上海)、粤汉、陇海等铁路。 1947年,联合国救济总署作为支援中国战后经济恢复项目,无偿提供给中国160台坚定7型蒸汽机车(图2—2)、50台坚定6型蒸汽机车以及XK2、XK3小型蒸汽机车。坚定7型和坚定6型机车作为当时的主要牵引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定7型机车是美国鲍尔文(Baldwin)机车制造公司、美国机车制造公司(ALCO)、美国利玛(Lima)机车制造公司等公司1946年前后制造的,分别配属上海和广州铁路局;这些机车设计先进,工艺精良,其附属部件均采用1940年代美国最先进技术。机车轴式1—4—0,牵引力22641公斤,构造速度90公里/小时;锅炉压力15.8公斤/厘米2,锅炉传热面积188.67米2,过热面积67.59毫米。汽缸直径560毫米,鞲鞴直径710毫米,动轮直径1520毫米。机车整备总重量151.83吨,机车及煤水车全长20 370毫米。其注水器、发电机、压油机、加煤机、轴箱等部件均采用1940年代美国最先进技术,在1950年代被确定为中国新造和改造机车的标准设计。1950年代,集中在沪宁线、沪杭线、浙赣线和粤汉线上,在沪宁线平均牵引2500吨,发挥了较大作用。 坚定6型蒸汽机车功率略小,亦为上述美国公司制造。XK2型和XK3型蒸汽机车是窄轨小型调车机车, XK2型轴式0—3—0,轨距1000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