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eiyingchao2009

2013运转之丹东-北京-长沙-武汉-杭州-九江-北京-丹东(11省市,京哈京九京广沪昆,无DG)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踩我们的
IMG_205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昌局的车厢喷涂就是科普画报
IMG_20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有人让我里车厢远一些,车体回库
IMG_20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节车厢57个铺位
IMG_20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庐山,千万不要在火车站门口坐出租车,30元只到山下大门,上山车票门票都要另外收钱,在这坐汽车直接上到山顶15元
IMG_205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yingchao2009 于 2013-7-3 15:20 编辑


中国第一名山——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坐落于江西北部九江境内,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庐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东西两侧为大断裂,雄伟壮观。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现代肖草《别庐山》诗:“万里滚滚白云淡,穷尽蓝天难觅雁;回首匡庐真面目,江边起烟疑仙间。”庐山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余邵诗云:“长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庐山风景妍;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 庐山多峭壁悬崖,瀑布飞泻,云雾缭绕。险峻与柔丽相济,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

庐山,位于九江市庐山区内,九江县以东,星子县以西。它是世界级名山,相对高1,200~1,400公米。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芦林湖、石涧瀑、五老峰、险峰均为庐山著名的风景点,现代肖草《登庐山》诗:烟云迷茫漫山川,游客悠闲步芦林;石涧飞流扑劲松,五老壮观胜险峰”,给予庐山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真实的诠释。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势雄伟。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名庐山。又称匡山、匡庐。东汉明帝(58~75年在位)时为中国佛教中心之一。6~8世纪又为道家、诗人、学者驻地,寺庙道观遍布。胜迹有白鹿洞、仙人洞、观音桥、周瑜点将台、爱莲池三叠泉含鄱口等。山中牯岭,又名牯牛岭,以有大块岩石状如牯牛得名,海拔1,056米。清光绪年间先後为英、法、美等国强行租占。1935年始收回。现兴建疗养院、休养所等多处。庐山植物园因有地形屏障,亚热带、南亚热带植物在此驯化生长良好。2009年,庐山植物园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亚热带山地植物园。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第四纪期间庐山有冰川发育,引起国际学术界瞩目。因而庐山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江西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或陈运和等诗文名家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陈运和诗《庐山》称“三叠泉直泻青史 五老峰耸立古诗 仙人洞深藏抱负龙首崖腾飞情思 含鄱口难吐感触 芦林湖汇聚现实 花径走过历代名士 天池阅尽苍茫人世 白鹿体壮养于书院 东林绿荫尽染佛寺”、“可见蒋介石残留足迹 敬仰毛泽东居住旧址 匡庐奇秀甲天下 世纪巨著出自此”。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和爱莲池弘扬“理学”,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25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骕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李四光“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从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体现。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国人民厚爱及世界的肯定,获一系列殊荣: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中华十大名山世界遗产——我国第一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虽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但山高谷,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21.9℃。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年平均雾日191天,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称。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避暑胜地。


IMG_2720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3: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琴湖--
IMG_206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3: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径石刻
IMG_206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3: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生一个仙人洞
IMG_21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3: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山云雾
IMG_213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3: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山牯岭东谷,有一条蜿蜒而来又蜿蜓而去的长冲河。在长冲河畔,有一座掩隐在一片绿荫深处的英国券廓式的别墅—— “美庐”。它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
“美庐”,曾是一处“禁苑”,它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
“美庐”,与世纪风云紧密联系。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创办;国民党围剿中央红军计划的炮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对日全面抗战的酝酿和决断;“八一三”文告的出台;美国特使马歇尔八上庐山的“调处”……这些令人瞩目令人回顾的历史事件,无疑将这座小楼推上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
“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演化出的历史轨迹,有魔影,也有过光灿;有闹剧,也有过正剧;有政治的冷酷,也有生活的温馨……无疑予人视觉上心理上一种潜在的诱惑,无疑令人浮想翩跹。
庐山的别墅洋洋大观,而“美庐”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幢别墅的内部布局,能够充分体现家庭温馨气氛的建筑功能,别墅及庭园的整体设计和营造,充分体现19世纪末产生的“花园城市”的美丽构想。
这幢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1922年转让给巴莉女土。巴莉女士与宋美龄私人感情颇深,1933年夏,巴莉女士将此幢别墅让给蒋介石夫妇居住,1934年巴莉女士将这幢别墅作为礼物,赠送给宋美龄。从此,宋美龄成为了这栋别墅唯一的主人。
这幢别墅,前临长冲河,背依大月山,坐落的位置,形如安乐椅。蒋介石很喜欢这里的环境,视为风水宝地。在他的眼中,“背山面水”正符合中国风水学说所推崇的格局。蒋介石夫妇很喜欢这里的恬静、秀美,而宋美龄名字中也有一个“美”字,于是将这幢别墅命名为“美庐”。从此,神秘的面纱便形影不离,将这幢别墅整整笼罩了半个世纪。
话说“美庐”庭园,可谓荟萃庐山珍木异卉,满目葱茂,温馨扑面。庭院石拦旁的金钱松,高俊挺拔,树高30米,为庐山最高大最古老的金钱松。别墅四周的庐山松,苍劲偃盖,虬枝屈铁,不时传来松涛阵阵。牯岭玉兰,早春怒放,花色洁白,散发着幽幽清香;庐山结香,喷黄吐华密密似球的花,溢满枝头;箬竹丛丛,露珠滴翠;卫矛枝横,暗藏箭羽。盛夏时节,依攀墙垣的凌霄花,红英灼灼,凌空抖擞;“五爪金龙”橙黄的花瓣上酒落着斑斑紫丹,花瓣遒劲似龙爪。入秋之后,被誉为“活化石”的鹅掌揪,那形似鹅掌的叶片,被染成一片金黄;五角枫,一树烈焰,飞霞流丹;而鸡爪槭,更是红得透明,红得灿烂……
“美庐”的庭园营构,以遵循自然风貌为最高宗旨,不着意人工的修饰,而是注重因形就势的精心布置。一条小径巧妙地依着景物而迂回环绕,使人得以细细观赏,慢慢品味。庭园中有一天然裸露石丘,上面铁镌刻着“美庐”二字,左下刻有“中正题”,这是蒋介石于1948年8月亲笔题写。可以说,这块摩崖石刻,既是这幢别墅庭园的“点睛”之笔,也是蒋介石夫妇对“美庐”的钟爱的历史印迹。再观那别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世界,绿门、绿窗、绿栏、绿柱、绿廊,而属于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也漆成了墨绿色,而连那原先的灰褐色石墙,也因“爬墙虎”、美国凌霄爬满而终成绿色,予人静谧安宁而又清新的感受。绿荫笼罩下的“美庐”别墅,为石木结构,主楼为两层,附楼为一层,占地面积为4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96平方米。而整个“美庐”庭园占地面积为492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仅占其总面积不足十分之一[1],因而显得庭园特别敞净,而建筑主体却又显得适宜,既不感到笨拙,又不感到纤弱,产生出一种和谐美。
登十字型长石阶,步通透式凉台,进入室内是一装饰典雅、中西合璧的会客厅。猫眼绿的地毯,墨绿的沙发,墙壁上挂着宋美龄不同时期的半身照片,以及蒋介石夫妇在“美庐”生活的部分照片。紧邻是当年“第一夫人”的卧室,室内陈设基本保持原貌,居中有双人厅床,据说是用英国优质木料制作,床左侧放置一圆形雕花梳妆台,方柜上摆设着精致的象牙扇等物品。

二楼,是蒋介石的办公室、会客厅、卧室,卧室的配置和宋美龄卧室相仿,却多了一张躺式沙发。办公室的斜对面,是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有“文胆”之称的陈布雷办公室兼卧室。办公室的左边,分别建有凉台和阳台,均为石柱、石栏,宽阔安适。
与主楼相连的是附房,此为1934年冬,按照主人的意图所增建的,采用封闭式内廓联为一体。从外面看为一排玻璃窗,而内部布局为一侧是通道,一边是各自独立的各功能用房:餐厅、琴房、侍卫室等。而今,此处被辟为展览厅。
展览厅所展示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为“美庐”留存物品;二是国民政府要员们在“夏都”政治活动的历史照片及历史物品;三是牯岭历史风貌及三十年代所拍摄的庐山名胜照片。

“美庐”留存物品,有陈列品、工艺品,亦有器皿、用品等,既反映出别墅主人生活的不同侧面,也体现出历史的真实。展品中主要有:
宋美龄弹奏过的德国制造的立式钢琴,宋美龄阅读收藏的精装英文书籍,宋美龄画的《庐山溪流》等三幅水彩画;蒋介石联烟时,由陈铭枢赠送的礼品----银质茶具;“美庐”宴请时用的餐具----蒋介石万花盘、碗;以燃烧煤油为动力制冷的菲赛尔冰箱,1.2米长的透雕象牙等。
在展示厅中,展示的历史照片有:1934年9月,蒋介石参加庐山军官训练团毕业典礼;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与马歇尔在“美庐”凉台上会谈;1946年中秋节,蒋介台夫妇与驻华美军司令吉伦将军夫妇,在含鄱口野餐……
“美庐”,是纪录历史的真实载体。历史在这里沉思,游人在这里沉思!

IMG_217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3: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山的别墅随处可见
IMG_22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3: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五老峰
IMG_22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3: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山雾绕
IMG_22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3: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光山色含鄱口
IMG_226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5: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山瀑布
IMG_229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5: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yingchao2009 于 2013-7-3 15:28 编辑

毛主席在此照过相
IMG_23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5: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山汽车站,正宗的,18:10下山,15元/人
IMG_23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5: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路桥上的东风调车
IMG_23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5: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夜色中的九江站
IMG_232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6-3 0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