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张治中

谁能破解中国铁路机车技术难题 引进消化吸收落后再引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3 22: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lw9981 于 2013-4-23 22:18 编辑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4-9 23:23
原因非常复杂,主观因素、客观因素都有。
主观因素主要是来自:某些人意识影响、某些不负责的政策、国内 ...

客观因素有,还是体制问题要了命
个人、集体都无法与体制抗衡,体制让“雷锋”吃亏,谁还干?
于是折腾来了,破坏也来了

发表于 2013-4-24 06: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TM未命名.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爽 发表于 2013-4-24 06:51

不知是什么含义?
发表于 2013-4-28 22: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4-24 13:15
不知是什么含义?

TM截图未命名.jpg

为这个;敬仰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0: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有网友质疑张治中是谁?我把这个帖子挖出来,给大家看!
发表于 2013-6-18 13: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6-24 1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13-4-4 21:26
确实是体制问题,不破除无解!

服了体制问题轮了,谁家体制好,您给举个例子??
发表于 2013-6-24 12: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丹局丹段 发表于 2013-6-24 10:51
服了体制问题轮了,谁家体制好,您给举个例子??

我也不说具体谁家体质好了,但是破解楼主的难题得有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学术上的自由和公平,不能按资排辈,更不能把意识形态和长官或者说领导意志凌驾于学术之上。这些在现体制下就很难实现。
发表于 2013-6-24 15: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13-6-24 12:04
我也不说具体谁家体质好了,但是破解楼主的难题得有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学术上的自由和公平,不能按资排辈 ...

老兄你还是看看这个帖子吧

很有意义的http://www.talkcc.com/article/3886892
发表于 2013-6-24 16: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丹局丹段 发表于 2013-6-24 15:36
老兄你还是看看这个帖子吧

很有意义的http://www.talkcc.com/article/3886892

他忽略了一点,美国的学校从小到大不限制人的思维模式,这点很了不起!基础课和灵感比起来灵感更重要!
发表于 2013-6-25 1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13-6-24 16:53
他忽略了一点,美国的学校从小到大不限制人的思维模式,这点很了不起!基础课和灵感比起来灵感更重要!

看帖不认真!

你说的是你想的

而不是这位清华和普林斯顿毕业的贴主的意见啊
发表于 2013-6-25 10: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着下苦功夫,
却整天琢磨着天下掉馅饼,走捷径

不是一点一滴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从落后赶超,

老兄和你中国足球有一拼。
发表于 2013-6-25 10: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丹局丹段 发表于 2013-6-25 10:02
看帖不认真!

你说的是你想的

你那个贴我看过了,我只是发表了一下我的意见
发表于 2013-6-25 10: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丹局丹段 发表于 2013-6-25 10:05
不想着下苦功夫,
却整天琢磨着天下掉馅饼,走捷径

您这话是说我吗?
发表于 2013-6-25 11: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13-6-25 10:22
你那个贴我看过了,我只是发表了一下我的意见

你当然有权利发表你的意见,但需要有理有据的,需要事实基础是吧

否则,讨论就是空中楼阁了
发表于 2013-6-25 11: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13-6-25 10:26
您这话是说我吗?

说的是你这句话


“他忽略了一点,美国的学校从小到大不限制人的思维模式,这点很了不起!基础课和灵感比起来灵感更重要!”


他非但没有忽略,而是把这个现象的后果说的很明白了
发表于 2013-6-25 12: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题目太大了,如果单独讲的话就是一整篇长帖子。

简单说几句吧

1、国内基础薄弱

2、核心技术封锁。

3、系统木桶效应。


4、历史经验积累

5、运用环境差异

6、实际使用需求

简单说,决定因素就是这六方面。

中国已经不错了,柴油车仅次美国,电车仅次法德加,都只是落后半步而已,追赶只是时间问题。
有时间开个帖子展开谈谈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3: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6-25 14:01 编辑
丹局丹段 发表于 2013-6-25 12:00
你这个题目太大了,如果单独讲的话就是一整篇长帖子。

简单说几句吧

谢谢列举了这么多的原因。还有中国铁路机车管理体制,中国精英们的思维,中国历史文化、中国社会的观念.......
发表于 2013-6-26 09: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6-25 13:57
谢谢列举了这么多的原因。还有中国铁路机车管理体制,中国精英们的思维,中国历史文化、中国社会的观念.. ...

您举得那些一是有些还是积极因素,二是太大而化之,

我说的六条每条后面都有事例佐证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3: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丹局丹段 发表于 2013-6-26 09:09
您举得那些一是有些还是积极因素,二是太大而化之,

我说的六条每条后面都有事例佐证

问题是要轮回,蒸汽机车时期是这样,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时期也是这样,高铁也是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6-15 02: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