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JN1988 于 2013-1-13 11:09 编辑
其实广深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很多车迷不以为然,甚至不少车迷引用民航的例子来佐证。那么我就说的明白点吧,民航的成本其实一点都不高,民航上座率很高的前提下,34折基本上就可以维持成本。只是过去,中国民航走绝对高端路线,乘飞机需要介绍信,加上民航规模不大,所以机票的价位非常高。但近些年来为应对经济增长带来的需求,民航客机的大规模引进,在运力上增长过快,使得民航的经营策略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做高端”向“面向大众”转变,所以这点机票才开始出现大规模折扣。并非是拆分,成立公司的结果。
铁路的情况与民航完全不同,我们先说说动车吧,客专动车票价持平于甚至低于客车就是很不正常的现象。铁路与公路,民航不同,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那,公路圈个地就能当汽车站,花不到一个亿就可以组成一个大车队开多个班线。而这些钱只够买一组2A。航运线路是天然的,不需要格外投资。这两点决定了铁路成本不是个小数目。
举几个例子,从票价角度上来说,我常坐的合肥--上海线路,动车车票为157,这些钱也只够交飞机附加费的,买一张汽车票也剩不了几个子,而动车耗时只有3个小时出头,汽车差不多要7小时,基本具备压倒性优势。如果成立公司,我要是这条线的老板,我会将动车票价提高50%。也就是220元,可以预测,即使是这个价位,动车的优势依然很大。客流会存在流失,但流失量可以控制在15%以内。那么1.5*0.85=1.275.提价50%,虽然客流有一定流失,但可以增加近30%的收入,我为何要降价?同样的例子也可以放在稍长的线路上。总之我是老板,在300-1000公里的优势范围内,我会选择提价来减少亏损,获得效益。同样的例子也可以放到普速上,25G在短途的运营耗时上与公路运输相近,但是票价只有公路运输40%。那我提价50%,还是要便宜很多,作为省钱的旅客只能接受被提价。25T耗时上短于公路,我提价80%。还是比公路便宜一些,旅客还是不得不接受涨价。
说了这么多,我不是要反对撤并,也不是反对成立公司。反而成立公司后,对于减少铁路亏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想告诉一些形成思维定势的人,“薄利一定多销,但不一定增收,厚利一定寡销,但不一定减收”但本网的一些车迷是不是也希望这样就不清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