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2-23 16: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DF110008 发表于 2012-12-23 15:20 
黏着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提高黏着系数解决。事实上提高黏着比提高轴重的代价更少,轴重提高还要考虑到线 ...
超轴是经常的,因为这个是国内的一个特色。
关于黏着系数的提高是可以解决部分部分问题的,但是其效果比多轴车要差,当然这个轴必须动轴。多机重联对于桥梁确实是考验,但是通常铁路铁路下,五机重联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单机大功率在平原地区的优势是满大,但是到有大长坡道的山区就是鸡肋产品。而这点仅仅靠黏着系数提高也无法解决的,这也是在丰沙大上替代8K的HXD3的失败原因之一,也是HXD2B终究将失败的原因。(当然,这个替代都是单机对单机的替代,不是双机HXD3替代一组8k而继续来8K的定数)
说道来回定数不同的问题,机车可以采用附挂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放在机务段内单独开行专列的方式,现在机务段一般用车都不存在机车运用紧张,大量机车被强制封存和报废。而这样可相对节省机车使用,从维护的角度来说,维护成本要低些,这个算下来成本不低呢。
双机运用没有错,但是我提出多机重联的目的还要兼顾现在大批量的强制报废机车,大量的机车没有到达运用的全寿命就强制封存报废和拆解,这个带来的浪费是不容忽视的。预期这样浪费资金大面积搞单机大功率的模式,还不如将现在有机车按照多机重联当时去运用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