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x2001bear

09年10月河南武汉运转,独自考察洛阳附近古代军事要地(全文完)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往莲花洞看看
091001-08-24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洞往内凿掉了不少山体
091001-08-2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看看   洞还不小
091001-08-24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洞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
091001-08-24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091001-08-24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河&香山寺
091001-08-2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河&东山石窟
091001-08-25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幅字是谁刻得?
091001-08-2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龙门石窟的核心地区——奉先寺看看
091001-08-2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
091001-08-2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最大的一尊

其面部圆润  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091001-08-25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荣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091001-08-25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奉先寺的九躯大像的背后有很多长方形的小龛,这是大约在宋、金时代,人们为了保护大像龛,依龛修建了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
091001-08-25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特写下卢舍那
091001-08-25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我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我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091001-08-26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河上游的桥   我将从那里过河   去看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
091001-08-26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阳洞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徒将主像释迦牟尼涂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讹传老子曾在这儿练丹,所以古阳洞又叫老君洞。
091001-08-26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和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造有佛传故事,如:古阳洞南壁释迦多宝龛上,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的是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的右腋下诞生,刚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脚印都生出一朵莲花,这叫步步生莲,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沐浴。
091001-08-26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达官贵人不惜花费巨资,开凿窟龛,以求广植功德,祈福免灾,而且留下了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古阳洞中就占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点是: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现在,龙门二十品仍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每年吸引无数的海外友人,漂洋过海,为的是能够亲眼目睹这一书法奇珍。
091001-08-26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3: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方洞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091001-08-26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5-2-23 18: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