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x2001bear

09年10月河南武汉运转,独自考察洛阳附近古代军事要地(全文完)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3: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悉达多·乔达摩,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我国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要年长12岁。他在29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091001-08-2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3: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NND   想到流失海外的文物  老子就来气:@ :@ :@
091001-08-2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3: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宾阳南洞

  宾阳南洞的洞窟为北魏时期开凿,但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
091001-08-2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3: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头看看宾阳三洞之中洞  北洞
091001-08-2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3: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都是石窟
091001-08-22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3: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都是佛像
091001-08-2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3: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感叹信仰的力量      凿成这些石窟得花费多大心血啊
091001-08-2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3: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张特写   石窟小   但工艺并不马虎
091001-08-228.jpg
091001-08-2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3: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崖三佛龛

  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这种造像组合在我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中间主佛为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091001-08-23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个完整点的
091001-08-23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3: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珠泉       :P
091001-08-233.jpg
发表于 2009-10-28 10: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x2001bear 于 2009-10-23 16:55 发表
光武帝祠    里面一个身穿道袍的长者   一见有人进门   便开播“南无阿弥陀佛”的音乐:L



郭德纲的相声有一段:你傻呀?和尚庙里有老道嘛。。。。
还有一段:一牛鼻子老道,手握十字架,口中念到: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啥地方?忘了   反正封闭了  不让上去的
091001-08-23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佛洞外……
091001-08-2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万佛洞外
091001-08-23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091001-08-23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
091001-08-23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山都是佛啊
091001-08-242.jpg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0-28 22: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在直播啊,辛苦了!!!
我到了石窟门口,一来舍不得前买门票,二就是我和佛教没缘分,进去恐怕什么也看不懂,所以也就没进去!!!!
以后有机会去武当山,也多搞点图片奉献给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恶搞一下   这里有没哪尊是PENGDA啊;P

[ 本帖最后由 lx2001bear 于 2009-10-28 22:41 编辑 ]
091001-08-24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5-2-23 18: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