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mpc

陕西铁路车站全集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20: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空中的巴山站

文章来源:人民铁道报  更新时间:2007-3-8 9:38:46
巴山站
巴山站附近的烈士纪念碑。        于飞龙  摄
    远远望去,襄渝线上的巴山站就像一只停在山间小憩的雄鹰,时刻准备着展翅飞向蔚蓝的天空。
    巴山大雾弥漫,整个早上,巴山站都沐浴在浓浓的山雾里,若隐若现。我们从松树坡站走到了“凌空欲飞”的巴山站,车站完全建在桥上,顶天立地的水泥桥墩就像列队的铁道卫士,它们用铁肩支撑起了空中的巴山站,四股道占据着独特的位置。险峻的山峰,乱云飞渡,一列火车驶出了隧道,穿过了耸入云端的黑水河钢梁桥。我们站在桥边的隧道口望着通过的火车,看着两山间凌空架起的钢梁桥,走到桥上再次低头往下看,那是100多米的深涧,黑水河急流滚滚,哗哗地叫嚣着,飞流直下。我们都有些心惊胆战,赶紧抬起头来向车站赶去。巴山站就像一条飘飞的绸带上的蝴蝶结,它北有长达5000多米的大巴山隧道,南有凌空架起的黑水河钢梁桥。车站的两层小楼和职工宿舍背靠着山,建在陡峭的山坡上。
    我们和驻站的安康铁路公安处老民警朱天华见了面,寒暄了几句。他告诉我们:“巴山站修建于1972年,整个车站全部建在桥上,是一座很独特的火车站。”老朱很热情,安排我们吃了饭,又带我们在巴山到处走走,看了看巴山的风景,天忽然就黑尽了。晚上,我们在空中的站台上散步。四周高高的山峰黑黢黢地静立在夜幕下,树林里的小鸟也开始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那哗哗急流的河水声响在我们的耳畔,夜空中有明晃晃的月亮悬在山尖,夜幕高远处有几颗星星神秘地眨着眼睛。车站两头的信号灯很耀眼,红光照射在不远处的钢轨上,闪闪发光。
    老朱指着车站对面的半山坡对我们说:“对面就是巴山烈士陵园,那里长眠着为修建襄渝线牺牲了的铁道兵指战员。想当年,他们在巴山生龙活虎地架桥和打隧道,牺牲时是多么年轻啊!”顺着老朱手指的方向望去,我们看见了巴山的烈士陵园,向那些长眠在巴山的烈士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大家没有说话,都默默地望着烈士们长眠的地方。烈士们就是这样每天默默地注视着大巴山,注视着这条自己用生命筑起来的铁道线,注视着襄渝线的今天和明天。
    在我们沉思之际,从车站的东面开来了一列货物列车,值班员端端正正地站在立岗台上,迎送着列车的通过。列车通过后,一切恢复了平静。老朱对我们讲起了巴山的艰苦环境,讲起了巴山的历史,讲起了巴山的民风民俗。老朱小声给我们唱起了巴山的民谣:
    太阳过了河,
    扯住太阳脚。
    我问太阳哪儿落?
    太阳落山了,
    月亮云中跑,
    我问月亮哪儿找?
    我们静静地听着老朱低声的小唱,听完还想再听一首,老朱笑着说他只会唱这么几句。交谈中,我们知道了他的老家在四川,他已经在铁路上工作30多年了,一直在襄渝线上的小站当警察。驻地的村民跟他十分熟悉,他对自己管辖的20多公里线路的治安状况更是了如指掌。我们也了解到,他在巴山驻站快三年了,工作干得响当当。
    我们和老朱说说笑笑,夜色就深了。老朱对我们说:“新建的襄渝复线大巴山隧道长10公里,鱼渡大桥距地面有140米高呢!”
    夜深人静之时,我们又回到了巴山站,在这里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21: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鸡站旁一座珍贵的纪念碑

文章来源:人民铁道报  更新时间:2007-3-13 15:34:11
    在秦岭脚下,渭水之滨,宝鸡站西侧,耸立着一座庄严雄伟的纪念碑,这就是位于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内的纪念碑。每当列车进出宝鸡站时,旅客们在火车上就能看到它,凡是知道这一纪念碑来历的人,无不为之肃然起敬。
    这座纪念碑是1952年10月1日由宝鸡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建立的。纪念碑高24米,碑身正中刻着27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陕西军区修建西北铁路宝天段纪念碑。”碑座四周镌刻着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
    彭德怀的题词概述了这座纪念碑的来历。他写道:“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历时二十二年战争方罢即进行工业农业交通等各项伟大建设。我西北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四军于1950年春即从事修筑工程。艰巨的宝天铁路竟于是年秋基本完成。当严冬寒风凛冽之际又进军朝鲜参与抗美援朝战争。这些伟大而光荣的事业中国人民将永志不忘。”
    彭德怀一生横刀立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他的一生极少题词留名,宝天铁路纪念碑的题词极为珍贵。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21: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抚今追昔汉中站

文章来源:铁路论坛  更新时间:2007-3-23 15:04:12
    汉中,北立秦岭,南卧巴山,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汉中府志》载:“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
    2300多年前,秦惠王设汉中郡,自此,这块土地便经历了数度辉煌。公元前206年,刘邦在此筑坛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成就了汉室400多年的基业,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也脉相承下来。在这段岁月里,诞生了外交家、旅游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造纸术发明家蔡伦,还出现了三分天下于此的刘备,演绎出一曲传唱至今的绝妙篇章。
    革命战争年代,汉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领导过革命斗争,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钟灵毓秀的汉中还因自然和地理环境优越,享有“西北小江南”“金瓯玉盆”等美称。
    1976年8月1日诞生于汉中盆地的汉中站,当时的建筑面积为35254平方米,站台长300米,设计能力为年发送旅客14万人、发运货物45万吨。
    昔日的汉中站,四周被农田紧紧包围,看不到一点发展空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加快步伐,汉中乘势而上,制定出“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蓝图,并依托独有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大力开发旅游经济,已发展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随之日益壮大起来的汉中站,见证了这片古老而神奇的沃土发展的历程。
    汉中站曾连续多年获铁道部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5月,汉中站荣获“火车头奖杯”。1997年4月1日,北京西至汉中间的567/8次旅客列车开行,从此拉近了陕南和首都的距离。就在当日,原汉中站站房改建工程奠基。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1999年2月10日,由汉中市政府投资2000万元、铁路部门投资1000万元的汉中站新站舍正式交付使用。
    优美的建筑是一首诗。这座由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精心设计的火车站,建筑面积630768平方米,外观线条明朗,雄浑大气。从某个角度看,整个建筑物呈“汉”字的拼音声母“H”形,而站在车站广场正面,则可以在这个建筑群落中看到“中”字的形状。汉中站主体建筑中指向苍穹的四个顶柱和车站广场西边展翅欲飞的朱鹦,则寓意着汉中人民不懈的追求和勇于攀登的斗志。
    1998年5月8日,汉中至汉口间的685/6次旅客列车开行,将汉中、汉口两个“汉水名城”连在了一起;2001年3月2日,汉中至西安间的4775/6次旅客列车开行,使“蜀道难”的感慨成为历史。
    如今,汉中站有职工170多人,日均接发列车38对,年发送旅客112万人,货场吞吐量120万吨、运输货物65万吨,总运输收入达到1.5亿元。汉中站是目前陕南最大的集客运、货运、行包、多种经营于一体的段管二等站。“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而汉朝又与汉中密不可分。汉中这地方不来,那我就非常遗憾了!因此,我有一个建议,让全体中国人把汉中当做自己的老家,把每次来汉中当做回一次家!”文化名人余秋雨,在畅游汉中后曾如此慨叹。
    日本友人参观完古汉台“石门十三品”后,不禁浩然长叹:“汉中石门,日本之师!”
    2002年以来,为适应汉中市大力开发旅游业的需求,汉中站提出了以“建立文化服务链条,缔造汉中美丽窗口”的兴站思路,邀请本地书画名家挥毫泼墨,把贵宾室、候车大厅装饰得诗情画意,文采斐然。车站又不遗余力地对办公区域、广场等场所进行美化,把车站变成了古城汉中最有魅力的窗口。
    今天,当你踏人汉中站,立刻会被“六朝碑版有奇趣,三代钟鼎求真昧”的条幅所吸引,而候车大厅四壁廊柱间或工笔或写意、或泼墨或白描的字画,更让你有身临书画展的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21: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宝成线上的秦岭大盘道

文章来源:人民铁道网  更新时间:2007-6-14 15:07:26
列车正通过宝成线上的大桥
宝成铁路和川陕公路相交
    宝成线,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出宝鸡,攀秦岭,在2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内,迂回40公里上升800多米,线路呈八字形和灯泡形,这段秦岭盘道是宝成线上的路段之一。(文/苏华)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22: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滩站:深山里的小站

文章来源:人民铁道报  更新时间:2007-7-6 11:27:22
高滩站
列车从高滩镇穿山而过
    说是山那个哟不是山,
    走起路来那个哟好艰难。
    说是平原那个哟是个山,
    就像那个哟一川隔俩山。
    远看天上的白云一朵朵,
    近看那个哟一河隔俩山。
    这是一名在襄渝线上的小站高滩站工作的铁路职工编唱的民歌。高滩站是襄渝线上的一个四等小站,我常到这里执行任务。这里没有引人注目的风景名胜,只有险峻的大巴山和一条任河。襄渝线就像一条彩带从山间穿越,两条铮亮的钢轨从东向南伸向远方。高滩站位于高滩镇,车站对面就是连绵不断的大山。清亮的任河从车站所处的山脚下欢欢地向东流去,高滩站静静地伫立在半山腰,成了大巴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高滩站所在地属陕西省紫阳县高滩镇管辖。高滩镇是个百年老镇,镇上的房子全都沿河依山而建,有三四层高的小楼房,也有古香古色的吊角楼。河两岸的楼房和吊角楼把有限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高滩镇顺着任河建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泥街道,街上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在这条主要的街道上,还有许多背着背篓卖山货的山里人,他们说话的腔调有些像四川话,语速极快。镇上的姑娘、媳妇个个美丽俊俏,说话就像唱山歌似的动听。
    镇中间还有一条弯弯陡陡的青石铺成的小路,两边全是依山势而建的错落有致的青石板房。这里的青石板房很有特色,很多摄影爱好者和采风的学生慕名而来。所谓的青石板房就是由青色的四方石头垒成墙,屋顶也是由薄的青石板当瓦,冬暖夏凉。沿着山石台阶路,我很吃力地爬上了高高修在山上的铁道边,百年老镇高滩尽收眼底,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襄渝线从高滩镇横贯过去的气势。
    高滩站始建于1972年,站舍是两层小楼和一排平房,远远看去整洁漂亮。车站只有一座站台,3股道,每天也只有一对慢车在此停靠两分钟。许多铁路职工和背着背篓的山里人在这里上、下车,十分热闹,列车过后,车站就迅速恢复了寂静。车站东边是壮观的龙湾铁路大桥,南边是2000多米长的龙湾隧道。
    高滩站站长陈华江个子不高,是个很能干的四川人。他向我介绍说:“高滩站是以接发列车为主、兼办客运业务的四等小站,车站有职工10名,去年全年发送旅客2万多人,运输收入11万多元;今年1月至6月,车站发送旅客1.2万余人,运输收入7.7万元。”离开站长陈华江,我走向了车站职工张友学。52岁的他是1979年部队复员的军人,到高滩站工作已经有28年了,年年月月的夜班使他比常人显得苍老了许多。
    走出运转室,我碰见了安康铁路公安处紫阳派出所驻站民警谭德。他是个厚道的年轻人,一身警服很威武,骑了一辆电动自行车,从权河站赶来高滩站维持治安和清站查车,并且有时还要疏导上学和放学的中小学生穿越铁道线。我向他询问了高滩站的治安情况。他说:“按规定,高滩站应有驻站民警,可是车站没有房子,站内四通八达,由驻权河站的我兼管,治安压力很大。站南是襄渝Ⅱ线施工现场,站东也是,车站南边山上有两个学校,2000多名学生每星期五和星期日都要穿越铁道线乘坐列车,我要疏导他们过铁道……”听他说了小站的工作之难,我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站在襄渝线上的高滩站,我久久地望着对面连绵不断的大山,望着那弯弯曲曲的山路,陷入了沉思。
    (文/于飞龙)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22: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岭打冰

文章来源:人民铁道  更新时间:2007-7-24 13:45:58
    上了秦岭,你会惊叹宝成铁路的雄伟:没有丁点平地,几乎每一寸钢轨、每一根轨枕都似一条黑腰带缠绕在那雄阔的岩石上。在这崇山峻岭中,每年冬天大雪是最热情、最偏执的来客,大雪热情偏执得令你心惊胆战:怎么会堆下这么多冰?冰雪漫天漫地,盖住了山岭及那一段段铁道和座座隧道、桥梁,严实无缝,刻薄得剩不下一点黑色,只是一片白色冰雪世界。因为这些冰,山上那些长年驻守的铁路职工除维护诸多设备外,又额外增添了一项打冰任务,特别是铁路两旁的山体上,那些冰像狼一样龇牙咧嘴,对着线路上方的机车供电线虎视眈眈。为了保证不间断供电,必须打掉它们,火车不停,打冰就不能停。
    去年冬天,我和一位工友奉命来到秦岭站,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打冰工作。这天我们一下火车就被满世界的冰给惊住了,房檐下、电线杆上、信号柱里、护墙里甚至那枕木间,皆被冰遮盖的严严实实。听工长说,因为雪来的比往年多,那些冰生长得格外快,像蜘蛛网一样,这边才砍断,那边又肆无忌惮地“织”出来。工区全班人马轮番上阵,不分昼夜地顺着铁路线打,冰还是一个劲地疯长。随后他就为我俩安排了打冰的班次,夜里零点出发,九公里路段,五座隧道,其中一座长达千余米。
    夜里11点多钟,我俩被值班员叫醒。一番穿戴后,我俩加上工区另外两位职工,一行四人扑进了寒冷的夜雾里。脚下两根在电筒的光束下泛着磷光的钢轨,引着我们来到第一处结冰点———28号隧道。果然这里结了很多冰,其中一根冰柱已经顺着隧道壁蛇一样向下面的供电线滑进,也许用不了一个小时,它就会“咬”住供电线,导致大面积断电。我们当即用手中的冰杆对准那些“狼牙”猛敲,“叮”“咚”“咣”一阵之后,隧道壁又成了光溜溜的石壁。该向下一个结冰点进发了,可漆黑的不远处却传来一阵惊天骇地声响,像山在塌。那两位工友失声惊叫:“糟啦,掉冰了!”用手中的电筒照过去,只见百米外的铁路上堆着好些冰。这时传来一声列车鸣笛,是一趟旅客列车,窗灯连成一条移动的光带,正快速朝我们驶来。怎么办?当然是拦车了!等列车撞上那堆冰,泰坦尼克号的悲剧将会在这秦岭山里重演。当即,我们举着红色信号灯向那列车奔去……
    列车停住了,距冰堆只有数米,好险!但一个新任务又摆在我们面前:清除冰堆,让铁路畅通。照理这是工务部门的工作,我们供电工只负责头顶上那根顺着铁路架设的供电线。然而铁路畅通匹夫有责,若等大队人马赶来,时间不允许。于是 我们向冰山发起了冲击,手脚并用,搬的搬,抱的抱。时值半夜,周围黑漆漆的,只有几颗星星正鬼头鬼脑地朝我们眨巴着眼睛。机车司机也来助阵,打开机车前大灯,为我们照亮。 终于,大队人马赶来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冰堆被移走了。列车启动了,而我们却不能走,还有几个冰点的冰要去打。随着列车的消失,我们再次置身在那一片寒冷而又静寂的夜幕里。                     
    (文/王恩豫)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22: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勉县站:音同字不同

文章来源:人民铁道报  更新时间:2007-8-29 15:02:14
    全长370多公里的阳安铁路,始终与汉江纠缠不清。在距汉江源头50公里的地方,有个勉县站。
    勉县原叫沔(读勉)县,因沔水而得名。沔水就是今天的汉江上游。在古代,从宁强发源的汉江,从发源地到勉县之间,都被称作沔水。
    据史料记载,勉县在元代以前属广元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改属汉中府;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置沔县,仍属汉中府;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置略阳县,后复置沔县,仍属汉中府;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改属宁羌州,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复直属汉中府。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务院为统一全国地名,将沔县改为勉县,沿用至今。
    勉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居川、陕、甘三省要冲,是个历史悠久的县城。勉县是三国时魏、蜀相争的战略要地,《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木牛流马都发生在这里,至今这里还存有武侯墓、武侯祠等大量三国时期的遗迹。
    勉县站建成于1970年,站内有4股道,货物线3条,专用线1条,货物仓库4个。建站初期,车站年货运量10万吨,如今已达到近40万吨,货物品名也从过去单一的粮食、土特产等四五种,发展到今天的钢坯、带钢、锌锭等20余种。   
    (文/曾茂辉  穆 英)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23: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mpc 于 2007-5-25 19:57 发表
“攒尖”穹隆的华阴站票房


本人前段时间进行了实地探访,该站票房位于华阴市区太华北路东侧八一驾校院内,保存完好,具体情况参见帖子
http://bbs.ourail.com/viewthread.php?tid=27944&extra=page%3D1&page=4
发表于 2008-9-3 13: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没有西延线上的车站哦
发表于 2008-9-3 17: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好贴~~~~~~~~~~~~~
发表于 2008-9-5 00: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帖子,:victory: 美中不足就是没有西安到宝鸡区间的车站,我是蔡家坡的,现在在蔡家坡车站的旁边就有老的车站站房!应该是37的吧~~~~~
欢迎楼主去看看哈~~~:loveliness:
发表于 2008-12-8 16: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狂顶!!!
发表于 2008-12-10 12: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坐车人 的帖子

这是啥时候的西安站?
发表于 2009-2-28 18: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支持下,很有意义。
发表于 2009-3-16 18: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我喜欢!:victory:
发表于 2009-9-2 18: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宝间的杨凌,绛帐,都是37年建设的。。。
发表于 2009-9-22 10: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有点跑题。一是并非全是陕西的车站,且陕西的车站不全;二是新老车站混在一起,当然也并非不可,但标题应改一下。拙见,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1-5 1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