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9-24 09: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机二NJ2 发表于 2016-9-16 22:00 
二十年前,我家开汽修店,我对汽车有些兴趣,后來还看过一些日本汽车发展的书。
当时的主流的观点是美国汽 ...
兄弟这个回帖信息量太大,俺简要回应几点:斯隆的能耐主要就是收购,通过各种收购提高了产量和品牌拥有数,使得通用超过福特,登上了美国头号汽车厂商,也跃居世界第一大厂,在整个70年代乃至更前,美国经济一直处于上升曲线,所以再大的产能都能得以消化,而到了本世纪初,全球经济开始新一轮衰退,市场需求量不足,导致了滞涨出现,这也就是08年经济危机爆发,通用会破产,因为他手上有太多的汽车品牌,大量不同品牌,但是外形雷同或者性能相近的汽车,高成本高库存导致效益低下。。。
真正的汽车高手是艾柯卡,当年拯救克莱斯勒于水火的NB人物,减员,降薪、砍掉臃肿的管理层,研发出高性能汽车,理清产品架构,呼吁美国国会挹注,一举扭亏为盈,一时被称为经营之神,后来的日产汽车遭遇破产被法国雷诺收购,卡洛斯,戈恩走的就是艾柯卡路线,如今日产风生水起,已经收购了三菱,俺曾经以为三菱会被中国企业收购,并且做出预言在10年之内,现在看来机会寥寥,希望有下一次经济危机,或者日产出现衰退。。。
从体量来说,三菱、马自达、体量小,当他们自身出现问题是中国企业收购的好机会,品牌是其中之一,最主要是技术,相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他们的技术积累、研发流程是我们最需要的,五十铃和斯巴鲁背靠大树,咱们就不要打主意了,其余的都是大厂,咱们真心吃不下来。。。
说日产再扯几句,跟丰田最大的不同,日产曾经带有某些国有企业的背景,早年皇室的用车大多为日产提供,而且是日本第一大汽车制造厂,到了上世纪80年代被丰田超越,当年日产提出的口号:技术日产,追赶丰田!也就是说在技术上日产是不鸟丰田的,但是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的确做到了多快好省,在压缩成本方面至今丰田是业界翘楚,那些年全世界都兴起一股像丰田学习的浪潮,比如三菱就贯彻的很彻底,上世纪80年代三菱异军突起在国际上攻城略地,三菱重卡曾经比肩奔驰和曼(当然日产柴也不错),三菱越野车曾经引领SUV风潮,但是最终摆下阵来,值得三菱汽车所有同仁反省,也值得中国汽车人举一反三。。。
上世纪90年代日产为了对抗丰田,在所有汽车平台推出了针锋相对的产品,俺不一一列举,其中有一款车叫做千里马,广告词乃:古有千里马,今有日产车!苗头是藐视丰田皇冠平台,当年跟皇冠打擂台的是公爵,后来公爵被并入天籁平台,千里马也被并入天籁这个平台,现在有一款车叫日产西玛就是千里马的延续,自然是因为后来日产走下坡路,卡洛斯上台后削减汽车战略平台,实现零部件互通以降低成本,如今日产在介绍西玛的时候一定会说此车来自北美,偏向运动化。。。
现在日产断尾求生,活的也算风生水起,风格上有趋向保守的苗头,但是从英菲尼迪和GTR身上不难看出,技术日产这条路还是能明显区分出与丰田的中庸平衡化之间差异,顺带说一句,日产在CVT变速箱方面可是业界大拿,国内的奇瑞走的也是CVT套路,不知道从日产挖人没有,国内汽车自主研发想走AT这条路很难,自动变速箱技术专利已经90%被四大公司所垄断,为了另辟蹊径大众搞了DSG/DCT这些技术并不成熟的双离合,无论干、湿都远未成熟,烧机油就是弊端之一。。。
这个回复貌似有些跑题了,主要核心成了日产,将就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