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zhmetro

湖苏沪环评了,速度250。建设单位:沪杭客专公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9 15: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第三次环评估计会调整速度目标值为350.
发表于 2015-7-29 15: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cxckb 于 2015-7-29 16:51 编辑

沪湖是从上海虹桥站南面接入吗?沪杭对接的是京沪场,那沪湖是接沪宁场吗?
发表于 2015-7-29 15:5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床老棉被 发表于 2015-7-29 15:45
合宁线是华东地区第一条刘志军时代建设投产的客运专线,与两省的紧密推动密不可分,因为合宁本身的规划只是 ...

这是一种必然趋势,这个论坛的魅力在于五湖四海的朋友在一起七嘴八舌,会摩擦出火花也一定会产生矛盾。为什么论坛以前会被关闭?为什么流失那么多老车迷?原因在于此,这样下去肯定还要关闭。
发表于 2015-7-29 16: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Seanz 发表于 2015-7-29 15:37
简单数个数,假定沪汉蓉二线,商杭,郑合,合深都完成,沪湖350,那么以肥镇为界

产生进沪车的有:

合深会产生经合肥的进沪车?想多了吧,沪昆高铁可早就通车了。除非是从宿松始发的。


那再假定黄杭二线(临安)、安池黄、武(汉)(黄)冈安(庆)等线路也都完成。那么连武汉、重庆方向来的都不一定经合肥进沪,必须经合肥进沪的只有郑州和商丘方向来的车次。这种情况下真有必要两条通道吗?


不要说黄杭二线不会修,走S型的黄杭是浙江为了带动千岛湖景区而故意先修绕路的线路,走临安取直的黄杭二线必定会修的。就象沪昆高铁通车后,浙江就开始规划杭建衢一样。


说到底湖沪被规划成250,铁总和相关的三个省市必定是有所综合考虑的,要说这三个省市都是有钱的主,说省钱350降标成250根本不可能。从设站这么密来看,其定位为地方加密城际并适当兼顾具有少早长途动车组通行能力的意图是很明显的。而这种兼顾主要因为是前面也提到过的宁安(250)城际沿线经南京进沪确实是绕路了。


发表于 2015-7-29 17:0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ajunzi 发表于 2015-7-29 14:27
我只想问一句,此贴有上海苏州湖州的车迷吗?有的话举个手,如果没有的话,外地车迷少掺和吧!

我去赵巷,周庄,同里的频率远远高于去安徽,我只想讨论沪苏湖的问题,是不是有远程的车来,我无所谓
发表于 2015-7-29 17: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vargas78 发表于 2015-7-29 16:16
合深会产生经合肥的进沪车?想多了吧,沪昆高铁可早就通车了。除非是从宿松始发的。
那再假定黄杭二线( ...

南京去南昌最快线路无疑是合昌,即使苏州经合深到南昌也和经沪杭里程相当
不提苏中苏北,就苏南那么大经济体,从上海开始发车经宁合昌深去南昌,深圳,甚至西沪昆很奇怪么

无法知道这个250怎么出台,但是从给进沪留足通道的角度,沪湖应该是350

你另外提到的那些穿山越岭的新线,不知什么速度, 不知什么时候兴建,客流无法与肥镇相比,有环评有细节再说罢
发表于 2015-7-29 17:2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vargas78 发表于 2015-7-29 16:16
合深会产生经合肥的进沪车?想多了吧,沪昆高铁可早就通车了。除非是从宿松始发的。
那再假定黄杭二线( ...

不会有新杭黄了。
以前修客专是成熟一条上一条,现在是先做路网规划要上新线。
钱铁规院在今年底明年初会拿出新版全网规划图,上海向西和西南就是沪湖。
本来沪湖是定位在城际的,由三地自筹,哪天开工天晓得,现在是铁总在推,铁总出大头,这个待遇只有国家级干线才有。
发表于 2015-7-29 17:2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eanz 发表于 2015-7-29 17:13
南京去南昌最快线路无疑是合昌,即使苏州经合深到南昌也和经沪杭里程相当
不提苏中苏北,就苏南那么大经 ...

会考虑一条苏南去皖南和江西和直达线路,如你所说,经济体量和人口放在那里。
现在暂时的提法是镇江到宣城再接合福,但最终会规划成什么样不好说。现在对斜向线路规划很重视,比如,兰州到重庆到厦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从苏南或上海出发的斜向干线也会有。
发表于 2015-7-29 17: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床老棉被 发表于 2015-7-29 15:24
嗯,沪湖肯定是合肥要修的嘛,肯定是合肥要修350的,征地钱、修路钱、买车钱都是合肥市财政出钱,项目立项也 ...

哈哈哈,棉被兄讽刺的好。

还好上海人和江苏人不是江西人,否则,又会说江苏和安徽打冷战。然后再说,打就打,谁TM怕谁啊,你江苏要连就连,反正我不出一分钱。

也不看看,本来就是一条商合杭,对安徽,合肥而言,犹如杭长之于江西,你上海要连过来就连呗,安徽长江以北去上海,过的是江苏的正方向:宁锡苏,非要说安徽从这条线去,谁会在自己家后院修个高速?

这段对合肥没什么大用,并且全部是江苏+浙江的地盘,安徽人不会傻到对别人的地盘的路指指点点。要说上海要对接哪个大城市,这么修是有病,唯一的答案,就是上海去皖南各个沿江城市(马芜铜安),旅游区的近道,连的商合杭,可真正对接的是宁安城际。江苏浙江境内没过一个大城市,可以说专为上海修的一条旅游高铁,还要人家江苏修350Km/h,脑残+被驴踢的才会这么干。
发表于 2015-7-29 17: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杭黄全线开工在建中(话不能说大了,安徽段在建肯定)
要不要我发合福上过黄山时拍的图
发表于 2015-7-29 17:45: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evoex 发表于 2015-7-29 17:40
杭黄全线开工在建中(话不能说大了,安徽段在建肯定)
要不要我发合福上过黄山时拍的图

杭黄全线开工还有问题吗?年内土建可以过半了。
发表于 2015-7-29 19: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148公里  再加上沿途停靠许多站点     250和350其实没有太大区别了. 不要小看太湖南岸城市  湖州嘉兴桐乡吴江等地区   不少安徽人在那里做买卖的很多  请注意不是打工。客流不会有问题。

     第一次环评,慢慢来,第二次环评就变成了350的了,看看商合杭,第一次250,第二次350,第三次350,郑渝客专,第一次250,第二次350。

     另外一点,那么多站无论如何是跑不起来的,只能相当于当地江浙人到上海的城际了。说实话,这条线路如果按350设计对安徽、湖北等是利好,但明显江浙人不会那么傻的,按350设计的话,商合杭、宁安等线路上的客流都会绕开南京直接到长三角的龙头上海了,而且不排除原先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可能走九景衢经过浙江中南部进上海的线路,也由于这条350的存在改走宁安从而把杭州也跨越了,而且350设计,江苏、浙江停靠的站点也少,人家何苦为了长途客流利人不利己?




发表于 2015-7-29 19: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yechm 发表于 2015-7-29 19:22
148公里  再加上沿途停靠许多站点     250和350其实没有太大区别了. 不要小看太湖南岸城市  湖州嘉兴桐 ...

呵呵,区别应该不大,唯一的区别就是面子上的区别。
坐车应该是十来分钟的差别吧?
发表于 2015-7-29 19:5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xbcnmh 发表于 2015-7-29 19:36
呵呵,区别应该不大,唯一的区别就是面子上的区别。
坐车应该是十来分钟的差别吧?

还有票价的区别,参考沪宁城际
发表于 2015-7-29 20:4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州客 于 2015-7-30 02:10 编辑
粉胖子 发表于 2015-7-29 14:04
这些线路都是250的吧?
上海~商丘,湖州~商丘已经是350了,沪湖反而成250,有点不理解。

经过沪宁城际的教训以后,江苏近期规划的铁路都比较理性。倒是一些中西部地区,规划的铁路绕来绕去,还要350,没有350就要起义的样子。
发表于 2015-7-29 21: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环评全文网上有了没?速度到底是250还是350,得看设计参数吧?现在什么内容没有,说个毛啊。
发表于 2015-7-29 21: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苏沪开通后,上海到湖州的动车二等座票价大概是多少?全线设11站,不会开站站乐动车吧?
发表于 2015-7-29 22: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250高密度设站,加强皖江地区和苏南的民间交流,价格实惠,时间也差不了多少。
高速直通还是走京沪高铁最快捷。商杭+湖沪不可能比合宁+京沪快的,商杭在芜湖枢纽就要限速很久,芜宣段的等级不确定,在湖州还要绕弯。
发表于 2015-7-29 22: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床老棉被 发表于 2015-7-29 15:45
合宁线是华东地区第一条刘志军时代建设投产的客运专线,与两省的紧密推动密不可分,因为合宁本身的规划只是 ...

哈哈哈。合肥绕过南京去上海对合肥有什么好处?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求高人解答。
发表于 2015-7-29 22: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想要沪胡分流沪杭。现在看来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2 2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