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综合发改委几次对昌吉赣的批复和昌吉赣的招标文件可以发现,昌吉赣的技术标准中,C3列控、3型轨道板、线间距5米、隧道净空面不小于100平方米、限制坡度:20‰。这些都基本上是350的技术标准。唯独最小曲率半径用了个很特别的描述方式,只说了困难路段最小4000,没说一般是多少(商杭是一般7000,困难5500)。只说了个可以适当放宽,这就很意思,放宽到以上面5项其它350标准相适应一样的7000米算不算适当?谁又能说不算?还有就是时速上也开了口子,留了尾巴。没说死只能是250。
所以我觉得昌吉赣在建设时会按照线下350(其实所有线下的标准中也只有曲率是一般路段适当放宽到7000就OK了),线上250。开通初期跑省内城际时250,等京九客专全线拉通,线上部分改造升级,正式成为350的京九客专昌赣段。
投资总额偏少也是有原因的,毕竟线上部分是250的,等到改造升级350时还是要再投钱的。还有就是昌吉赣的沿途车站批得都很小,吉安和赣州两个地级站都只批了6000的站房面积,而南昌的两个站,南昌站和南昌西站都是既有站连改造都没有(南昌西是新建成不久,南昌站站改工程没算进昌吉赣工程),要知道合安九光一个新合肥西就要投资100个亿。
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安排,京九客专目前在国家层面只是个远景规划,沿线各地都是自各以各种项目名义申报立项。目前已知的赣深、商合杭的商合段、合安九、京霸等等这些都是跨省线路,被直接称为客专。而昌吉赣是省内线路,被称为昌吉赣城际。一条省内城际线路直接上350?(济青那是在已经有250的基础上开2线,不可能再搞条250吧,再说那主要是山东自己出钱修。)所以分两步走,先期省内城际时250,等需要拉通全线时350。
最后,再反问一句,如果真是250,为什么不说死,250,不预留?为什么不说死,曲率半径,一般5500,困难4000?好,你可以说这是给江西面子,有块遮羞布。那么列控、线间距、随道净空面积这些又怎么说?线间距宽了,路基和高架桥的工程量要大多少?隧道打大了工程量又要大多少?这些不要钱的吗?要知道江西只出了40%,大头还是国家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