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歙县北站

杭黄铁路施工进展(已更新至4月10日杭黄铁路项目歙县金锅岭隧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6:5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病呻吟 发表于 2014-11-5 14:38
我市TV有个新闻视频,有兴趣可以看一下。http://dst.newshs.com/News_View.asp?NewsID=5532

最近黄山市新闻报道高铁好频繁,昨晚是杭黄架梁,然后放了黄山北站前广场,都在浇柏油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6:5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铁十五局四公司杭黄高铁歙县三阳段破土动工
jt.chinadaily.com.cn2014年10月17日18:10
中国日报网交通频道10月17日讯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四公司承建的杭黄铁路三阳段,于10月15日在地处黄山脚下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三阳乡正式破土动工,这标志着四公司杭黄铁路拉开了进入三阳隧道进口第一条施工便道建设的帷幕。
新建杭州至黄山铁路客运专线,线路自杭州市江干区的杭州东站引出,经杭州市下辖的富阳市、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和黄山市下辖的歙县、绩溪县,终点为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的黄山北站。其中安徽境内全长约81公里。全线共设杭州东、萧山、富阳、桐庐、建德东、淳安、三阳、绩溪北、歙县北、黄山北共10个车站。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承建的新建杭黄铁路HHZQ-8标起讫里程DK213+836.00~DK260+029.11,正线长度46.599km;其中四公司施工里程为DK213+836~DK225+053段,长11.217km,含路基工程3段共395m,桥涵工程(不含制架梁)特大桥1座640m,大桥1座,隧道工程2.75座共10157.8m;主要工程:查坑隧道2173米,三阳乡隧道1256.8米,三阳车站1座,峰高岭隧道0.75座6728米,进口、横洞、两个斜井及相应的正洞工程等。
四公司按照业主“跑步进场,快速开工”的要求,在集团公司杭黄项目部的坚强领导下,早进场、早安家、早开工。在国庆假期期间,及时组织人员开展项目驻地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分部建线建家工作,形成了综合办公能力和生活线。实现了15号第一座隧道施工便道征地与开工同步进行的目标,在歙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风昌盛、人文荟萃、徽州文化集于一地之宝地,拉开了杭黄高速铁路三阳隧道建设第一施工便道的帷幕。(中铁十五局集团杭黄铁路项目部四分部 李存林)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1:54: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杭黄铁路“黄山第一梁”横空出世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05日
  “1号车正常,2号车正常,箱梁开始铺设……”11月4日9点29分,徽州区潜口镇汪村边,中铁十一局的架梁现场紧张繁忙。当日,杭黄铁路正式开架黄山境内“第一梁”,标志着杭黄铁路建设进入新阶段,为确保合福铁路2015年1月15日联调联试前完成杭黄铁路先行段全部线下工程及架梁任务奠定基础。
  架梁现场,一个庞然大物早早停立。这是每个车轮高达1米多、拥有144个车轮、重达320吨的铁路专用运梁车。在运梁车前后,多名手持对讲机的设备管理员正在全程监视;运梁车上,一片箱梁像航空甲板上的“战机”,随着缓慢向前的运梁车向高铁汪村边特大桥桥墩抵近。设备管理员夏明告诉记者:“专门用于铁路桥梁建设的运梁车外表虽然笨重,但最大载重可达900吨,可以轻而易举地将32米长、750吨重的箱梁运到架梁点,再由架梁车将箱梁架上桥墩。即便这一片箱梁重达750吨,却因为有了这些先进的大型设备,保证了架梁的速度和安全性。”

  9:29,第一梁开始吊装;9:59,第一梁准确移位桥墩连接点;10:29,第一梁顺利吊装至特大桥桥墩。1个多小时后,在众多高铁工人的精心施工中,在当地村民的关注下,杭黄铁路黄山境内第一梁吊装成功。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杭黄铁路站前II标项目部经理李剑松介绍:“从设备进场到总装调试,正常需要45天,但我们仅用20天就完成了第一孔梁的架设。架好的箱梁上还将进行局部的灌浆施工,在砂浆保护的状态下才能进行下一孔的架设。目前的施工进度为每天架梁2-3片,II标段与合福高铁并行段的210孔梁将抢在联调联试前铺设完成,所有的310孔梁将于明年4月30日前全部架设完毕。”
  相关链接:中铁十一局集团承建的杭黄铁路是一条世界级旅游客运专线,总长287.3公里,从杭州东站出发,沿途设10个站点,终点站为黄山北站,是速度比较快的动车,时速250公里。杭黄铁路II标项目部管区跨两县一区(歙县、休宁和徽州区),线路全长25.14公里。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1:55: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杭黄铁路站前Ⅱ标段架梁工程启动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06日
  11月4日上午,杭黄铁路站前Ⅱ标段开始架设全线首榀箱梁,标志着杭黄铁路先行段建设进入全新阶段。

  杭黄铁路是国家重点工程,也是有效串联“名城-名湖-名山”的世界级黄金旅游专线。杭黄铁路站前二标段与合福铁路并行,全长25.413千米,合同投资10.13亿元。开工以来,施工单位本着“依法合规、打破常规、跑步进场、迅速展开”的要求,展开施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截至11月3日,全线27个单位工程已开工15个,11.77公里先行段11个单位工程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产值2.4亿元。
  据项目部经理李剑松介绍,鉴于合福铁路将于明年1月15日开始联调联试,杭黄铁路站前Ⅱ标段全部线下工程和210孔箱梁架设任务也必须在此之前全部完成。为确保铺架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项目部将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严格标准管理,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建设,预计全年将完成产值5.18亿元。
发表于 2014-11-7 12: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病呻吟 发表于 2014-11-5 14:38
我市TV有个新闻视频,有兴趣可以看一下。http://dst.newshs.com/News_View.asp?NewsID=5532

不错
发表于 2014-11-7 20: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更新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1:4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杭黄高铁绩溪段开工建设
difang.gmw.cn2014年11月8日00:06
绩溪讯进入11月份以来,杭州至黄山旅游客运专线绩溪段的峰高岭隧道出口、五里铺隧道进口开始清表,翚溪河大桥、郎家溪大桥、孔灵大桥桥墩桩基开始施工。绩溪沿线乡镇、村的征地、拆迁、迁坟全面启动。
绩溪县属杭黄铁路站前8标段,由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标。9月底,8标项目指挥部5个分部中的4个分部进驻绩溪后,10月份基本完成办公场所选址和建设,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场,启动临时用地征收等工作。10月初,中铁十五局项目部进场。杭黄高铁全长265.244公里,其中我省境内80.496公里,绩溪境内26.375公里。绩溪段计划永久性征地1300亩,临时征地1600亩,房屋拆迁75幢,建隧道10条11486米,桥梁25座9252米,工期4年,总资额36亿元。(程渡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22:0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程表里的“高铁速度”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13日
  6月28日,筹备开工建设仪式;6月30日,协助举办杭黄铁路安徽段开工仪式;7月1日,选好项目驻地;7月2日,签订合同,当晚正式开伙;7月18日,项目部挂牌……这是一份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杭黄铁路站前二标项目部的日程表。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尚云功说,他们把一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现实。
  11月7日,记者节前夕,报社组织记者走进高铁工地,感受高铁带来的震撼。我们来到站前二标项目部,二标项目全程都在黄山市境内,全长25.413公里,总投资10.13亿元,与合福高铁并行。受合福铁路2015年1月15日联调联试影响,铁总工管中心要求“杭黄铁路与合福铁路并行段必须于2014年10月27日开始架梁,2015年1月15日完成架梁”。这就意味着二标项目部须在80天时间内完成杭黄铁路与合福铁路线间距小于23米的11.77公里全部线下工程及210孔架梁任务。加之受合福铁路2015年4月1日热滑影响,与合福线间距小于30米的6.6公里线下工程8孔现浇站台梁及100孔简支箱梁需全部完成。
  压力空前。尚书记说,这基本上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项目部按照“进厂就要标准化,开工就要标准化”要求积极兑现合同承诺。于是,“奔跑吧,兄弟”,一天一天排出日志,这份日程表诞生了。西溪南特大桥工地,已经建成的合福高铁如长龙入海。据说,已有牵引车在铁路上试验过一把,乘坐人的感觉绝对是“棒棒哒”。而正在建设的黄杭高铁也雄姿初现,30余米高大矗立的桥墩和合福高铁并行向前,向人们形象地展示高铁建设的过程。作业面上,三四十米的脚手架上,我们的记者下来说有些战战兢兢,而建设者似乎已习惯对于高度的平视;地面上,一位正在搬运钢筋的工人说,两个人一次要搬运100余斤的钢筋,每次来回三四十米,一天要搬运500余次。如此机械重复,弯腰、搬起、轧压、向前20余米,放下,又回头走20余米,再弯腰……常年的风霜雕刻在这位50余岁的建设者脸上,黝黑肤色中透着光亮。
  跑步进厂,所以杭黄高铁第一梁按时横空出世。尚书记说,项目部制梁厂的陈经理,80后女生指挥一帮大老爷们赶制箱梁,70多天瘦了20多斤,现在又黑又瘦。三分部的李经理为了拼装箱梁,三天三夜没睡觉……他们和家人通电话的时间都要靠挤出来。


信息来源:黄山晨刊
返回顶部
发表于 2014-11-15 22: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杭黄与皖赣复线共线,以后皖赣线的普速列车也停黄山北?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1-16 00:0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11-16 10: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歙县北站 发表于 2014-11-5 16:50
最近黄山市新闻报道高铁好频繁,昨晚是杭黄架梁,然后放了黄山北站前广场,都在浇柏油了。

年底没亮点,只能把高铁拿出来炒炒,本届冒号很失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1: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病呻吟 发表于 2014-11-16 10:57
年底没亮点,只能把高铁拿出来炒炒,本届冒号很失败。

11.15日晚的黄山新闻联播和11.14日的歙县新闻把联调联试都打成了零调零试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1: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检 发表于 2014-11-16 00:00
1,15联调/4,1热滑?????也是醉了!

这是黄山市政府网原稿,奇葩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1: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hsqc1986 发表于 2014-11-15 22:31
杭黄与皖赣复线共线,以后皖赣线的普速列车也停黄山北?

皖赣复线都暂缓了,看黄山市规划图,有在歙县接入皖赣老线的联络线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8:01: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昂首阔步迈入高铁新时代 满怀豪情迎接黄山大发展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10日
合福铁路概况
  京福(合福)铁路:北起北京市,南至福州市,全长1830.4公里(其中北京—合肥段1020公里、合肥—福州段810.4公里),按时速350公里、双线电气化标准设计,总投资2384亿元;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8个市、省(其中安徽蚌埠以北使用的是京沪高铁线路,实际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西、福建三省,所以又称合福铁路。
  合福铁路安徽段全长343公里,总投资439亿元。
  合福铁路在我市境内长70.1公里,途经4个区县(歙县、徽州区、屯溪区、休宁县)、11个乡镇(溪头镇、桂林镇、富堨镇、郑村镇、潜口镇、岩寺镇、西溪南镇、奕棋镇、万安镇、商山乡、五城镇)。
  铁路建成通车后,黄山至北京5小时、至福州2小时、至合肥1小时。
黄杭铁路概况
  黄杭铁路:东起浙江省杭州市,西至安徽省黄山市,途经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富阳市、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徽州区。杭州东站至黄山北站运营长度287.545km,本次建筑长度265.150km。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小时。概算投资338.3亿元。其中,浙江省境内184.728km,安徽省境内80.422km。全线桥隧比高达84.3%。沿途设车站10个(杭州东、萧山、富阳、桐庐、建德东、淳安、绩溪、三阳、歙县、黄山北站)。

黄山,与高铁一起飞驰
  早上在合肥喝茶,上午在沪杭上班,晚上回到黄山享悠闲生活。
  这样的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随着不远的将来合福、黄杭两条高铁建成通车,乘坐火车从合肥经黄山再到杭州只要2个小时。
  黄山正昂首阔步进入高铁新时代。
  交通:开启“同城”时代
  据了解,合福铁路计划明年初联调联试,年内实现正式通车,沿途与多条快速铁路相衔接,融入全国快速客运专线网,成为沟通华中与海西地区的一条大能力客运通道。同时,随着黄杭铁路4年后建成通车,黄山将进入长三角地区“同城时代”,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格局。
  “合福、黄杭铁路丰富了黄山的对外联系方式,黄山的知名度也会随之提高。”业内人士认为,高铁的开通,对于黄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不仅连接全国高铁网络,而且带动新区域的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城市商圈。
  今天,随着高铁建设的推进,黄山人走出去的梦想与现实间架起了一道道彩虹。一个正在形成的快速、便捷、立体化的交通网,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黄山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
  经济:形成城市商圈
  黄山高铁开通之后,黄山将会被纳入长三角经济圈,给黄山又带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高铁给黄山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是:高铁新区将形成黄山市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商圈。”黄山经济开发区某项目销售经理坦言。
  商人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高铁带来的巨大财富和商机。
  高铁新区已逐渐成为财富热点。交通的便利,带来生活的便利,汇聚更多人气,提高经济效益。如今高铁周边高品质楼盘逐渐增多,俨然成为投资热点。一些地产开发商搭上了高铁的顺风车,打出高铁旗帜,赚来人气与销售。
  “黄山今后不仅是旅游的胜地,也将是一方投资的热土!”黄山联强纺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王绪明认为。在杭州投资创业的祁门人程得集表示,打算在高铁建成后将企业生产中心建在家乡,实现自己多年的返乡创业梦!
  高铁,将推动黄山经济社会快速“向前跑”。
  旅游:驶入“快车道”
  我市作为旅游城市,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不仅进一步强化黄山特色,提升城市价值而且让旅游这个标签更加有品质,黄山市民的国际化程度也得到提高。
  目前,我市旅游产品多以旅游目的地产品为主。市旅委调研员项敬贤认为,黄山迈入“高铁时代”,不仅形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航互补的立体交通体系,将旅游半径扩大到1000公里,而且通过与周边城市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产品组合更加丰富,市场竞争力也将更强。
  “黄山是享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华东地区是其最重要的客源地之一,高铁开通将大大缩短两地的时空距离,方便游客出行。今后,高铁旅游、家庭游、自由行、商务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将获得进一步挖潜。”黄山中海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方延庆说。
  “面对高铁‘聚客效应’带来的客源,我们应积极推动服务、设施与高铁时代接轨,提早策划一些以高铁为中心的旅游新产品,实现高铁北站到市区及各景点的交通无缝对接。”旅行社从业人员认为。
  高铁邂逅旅游,从而点燃了黄山旅游发展的激情,成就黄山加速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梦想。
高铁巨龙展雄姿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1月7日,本报赴黄山高铁采访组记者在施工现场,仰望黄杭高铁西溪南特大桥,这一伟人诗词名句便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在工程现场负责人带领下,记者沿着塔吊楼梯走上桥梁墩身顶部,零距离一睹大桥的“真容”。
  位于徽州区西溪南镇东侧的西溪南特大桥设计全长2944.99米,为双线特大桥,全线共2个桥台,86个桥墩,773根桩基,按双线一次建成。
  记者站在近20米高桥墩顶部的制高点,极目远望,一排排已经建成的桥墩屹立在群山间,连绵不断,如同一条巨龙,即将腾空出世。
  “西溪南特大桥是黄杭铁路的‘硬骨头’工程之一,控制工期和施工难度较大。其中横跨丰乐河有一个80米的连续梁施工,难度很大。还要跨西溪南公路,安全施工非常重要,严禁高空坠物。”施工方中铁十一局杭黄铁路站前II标项目经理部办公室主任张光林介绍道。
  于今年6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的黄杭铁路是省部联合审批的国家重点工程,也是有效连接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通道的重要纽带。中铁十一局杭黄铁路站前II标项目经理部承建的站前II标全长25.413km,总投资10.13亿元,先期开工段以特大桥梁、长大隧道为主的控制工程,重难点工程为西溪南特大桥、新力特大桥和金锅岭隧道进出口。
  为了黄杭高铁建设,中铁十一局的建设者从7月份进场就战斗在这里,立志打一场高标准、高质量的“闪电战”。
  7月28日11时11分,黄杭铁路全线第一桩——西溪南特大桥首根钻孔桩浇注完成,标志着该公司承建的重难点工程顺利进入施工攻坚阶段,同时也刷新了节点开工工期目标。
  在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台台挖掘机正在平整着新的开钻地基,一辆辆载着沙石料的重型货车繁忙地穿梭着,塔吊、吊车、搅拌车紧张作业,现场有序而繁忙。“特大桥现场现有200多工人,分成5个施工班。为了抢工期,自今年7月份正式进场以来,一直都是24小时轮班开工,满负荷作业,大家都没有放过假,中秋节也没有休息,这个春节也不打算回家了。”现场施工负责人李勇感慨地说。
  记者了解到,自黄杭高铁动工以来,中铁十一局全体参建人员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抗酷暑、战雨天,并先后开展了“大干60天”劳动竞赛活动,成立了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夜以继日连续作战,不断掀起大干高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10月上旬召开的首次黄杭项目观摩会上,中铁十一局黄杭项目得到业主单位、专家学者一致肯定和高度称赞: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现实!
  “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我们将继续发扬铁道兵的优良传统,依法合规打破常规,安全、优质、高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中铁十一局一位负责人表示。
黄山北站建设初见雏形
  “站房金属屋面完成90%,消防管道安装95%,站台石材已经全部到位,三站台铺装完成60%……”11月7日上午,在位于徽州区西溪南镇的高铁黄山北站采访时,中铁建设合福铁路安徽段站房四标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刘鹏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进场,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高铁黄山北站站房及相关工程进展迅速,目前站房和雨棚主体结构已完工,正在进行站房内外装修和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
  上午10时多,走进初见雏形的高铁黄山北站站房,记者看到,架空层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金属屋面采光天窗主龙骨已经安装焊接完毕,天窗玻璃也在加工过程中;基本站台雨棚梁柱底板正进行基层处理及防腐;站房内自动扶梯已经安装完毕,待修整调试;一层售票厅样板间墙面石材幕墙和吊顶的主次龙骨焊接完毕……
  在站房内的天桥施工现场,记者遇到一位正在进行打磨除锈的工人江永五,他是西溪南镇长林村村民,虽然这个月才来施工现场干活,但能参与高铁黄山北站的施工,55岁的江永五觉得是一份荣耀,“虽然我这个环节看起来不太起眼,但身为黄山人,能为黄山高铁的建设出一份力,我也开心得很。”站在天桥上,放眼可以看到基本成形的高铁正线轨道,工人正在站台铺装石材。
  项目总工刘鹏指着黄山北站效果图告诉记者,黄山北站站房人行交通采用上进下出形式,一站式,无转乘。乘车旅客从高架落客平台到达后,进入车站购票、候车,从天桥到达各站台乘车;地下设游客集散中心,抵达旅客通过地下通道从集散中心分流,这样可以做到人车分流,提高进出效率。
高铁工地汇暖流
  这是一处小山坡,合福铁路安徽段黄山北站工地附近,几幢简易工房,承建该工程的中国铁建公司中铁建设项目部便设立于此。
  11月7日上午,徽州区西溪南派出所民警鹿海波来到项目部,检查安全防范情况。“来了。”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朱良金笑着招呼,如对老友。 鹿海波介绍,对于辖区重点工程,他们专门制定护航方案,包括建立沟通机制,及时处置矛盾纠纷,协助管理外来务工人员,宣传法律法规,帮助完善安保措施等。“他们夜里还来巡查呢,我们材料多,但从来没丢过。”山东汉子朱良金快人快语。
  朱良金回忆,去年10月2日,正值国庆假期,为协调办公用地,管委会、铁道办、西溪南镇、长林村负责人赶至现场。其时风大,灰尘漫天,但他们联系地块户主,现场划定尺寸、位置,工作高效。今年4月大雨,危及站房及站前广场,管委会紧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8:0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急调来10余台挖掘机,从凌晨一直忙到下午4点多,及时排水。今年7月盛夏,管委会带着西瓜、方便面、矿泉水等,到工地慰问。今年端午节,工地要运木材,为阻止松材线虫,市区林业局赶来,决定先检验检疫。在未发现病虫害的情况下消毒,封存,到规定时间后再由林业局开封,解决了执法与需求的矛盾。朱良金告诉记者,就连普通群众也支持他们。去年9月,他们打听何处租房,遇一企业保安。保安一听是建高铁的,立马带他们查找房源。问何处接水,长林村民汪顺义主动帮忙联系自来水公司,从长林村接水,解决了用水难题。“黄山人文化底蕴深厚,素质不错。”朱良金有感而发。
环保理念建设绿色黄杭
  金川斜井项目工程地处黄山、天目山、千岛湖三大风景名胜区内,周围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等特殊保护目标众多,同时,沿线水系属新安江、富春江上游重点预防治理保护区,且涉及当地居民地表饮用水源,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
  “为了尽最大努力保护黄杭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在金川斜井的设计阶段,我们就已经对项目的环保问题做了全面考虑。”中铁隧道集团杭黄铁路天目山隧道金川斜井项目技术部的负责人陈磊介绍说,根据实地勘测,对可能影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以及居民生活的线路设计都进行了位置上的微调,对于土石开挖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绿化破坏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走进金川斜井施工现场,精心规划设计、规范标准的集中拌合站出现在记者眼前。为了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项目部特别对水泥罐安装了除尘设备、对拌合机进行了封闭处理。同时,施工现场还设置了固定的垃圾桶和垃圾池盛放垃圾,分类标识存放,定期清理;在生活区设置化粪池集中处理所产生的粪便、污水;洞口、拌合站旁的污水处理站也正在修建中,今后将对排放的污水进行集中净化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
  “所有这一切,都因为黄杭铁路建设凸显的环保理念,施工为环保让路,真正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建设绿色黄杭。”陈磊说。
  金川斜井位于金川乡,是黄杭铁路站前工程Ⅰ标段中难度系数较大的一处施工点。斜井全长2390米,位于金川乡搁船尖旅游景区,为全线最长斜井,建成后将用作救援应急通道,坡度9.27%。“我们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地质超前预报,合理制定推进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有序、快速进行。此外,在斜井内作业,通风很重要,我们在传统的通风方法之外,再进行技术上的优化改进。目前,正在制定和完善中。”陈磊说。
  目前,天目山隧道金川斜井开挖实行24小时全天候施工作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铁建设者们正克服山高、谷深、路险等客观环境的困难,以最大的热忱投入到施工中,演绎着高铁人吃苦耐劳、不畏险阻的奉献精神。陈磊介绍,从9月份金川斜井正式施工以来,最快施工速度按照一天3.2米掘进。金川斜井目前已经开挖近60米,施工进度按照预期目标进行。
  在这一群“安全帽”中,有一对“父子兵”,父亲叫李中贵,儿子叫李泽洪。李泽洪跟着父亲做支护工已经两年了,两人在工作中相扶相守,配合默契。
  李中贵从事隧道支护工(立拱工)已有9年,两个多月前来到黄杭高铁天目山隧道金川斜井项目,负责对每一个开挖的隧道进行立架支护。支护工是隧道项目中最艰苦的工种之一,通俗的说,就是织起隧道施工的安全网。“立架的尺寸误差最大不能超过1厘米,否则就会很危险。作为隧道支护班的领工员,责任很大。”李中贵告诉记者,“在隧道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精神都高度紧张着,岩缝的开裂声、岩层渗水的滴答声甚至是掌子面的一个很小的洞,只有尽早发现这些危险信号,才能尽可能避免不可想象的灾难发生,真正保护工友的生命安全。”
  我们的采访因声音太大而选择在隧道外,但接受采访的李中贵不时向隧道内的方向张望,这是一种职业潜意识,只要是在施工,心便在隧道、在工友、在儿子的身上,因为,作为一名支护工,安全两字重千金!
“真遗憾没有时间去黄山看一看!”
  11月7日,本报赴黄山高铁采访组来到位于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的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徽州制梁场,这里承担着黄杭铁路站前II标工程内所需的所有混凝土铁路桥箱型简支梁的预制任务。办公区几乎没人坐班,只有迎接我们的小伙子田秦。他告诉我们,现在很忙,大家都在施工现场。
  我们在制梁工区看到,近150亩的工区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运送材料的,绑扎钢筋的,安装模板的,养护箱梁的……田秦告诉我们,此次黄杭铁路的建设任务时间之紧从未有过,一个月之内要完成85孔梁的任务。浇注一座梁需持续输送混凝土6小时,外加养护、钢绞线张拉等,工序很复杂,“当然,其中的科技含量也很高啊!”田秦自豪地说。
  在给我们介绍的时间里,田秦不停地接听手机。“每次接电话不是在提梁机下就是在发动机旁,声音十分嘈杂,一天下来耳朵嗡嗡直响。这不,第二个手机也快没电了。”田秦在工地上负责设备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一旦遇到问题,总是来找他。“很忙,忙得连理头发的时间都没有。”“几十米之外的唐模景区去看过吗?”“没有,从7月份来到工地,就几乎没有出去过。因为是两班制,每天在工地上要待十五六个小时。现在任务紧,我们不仅要想方设法增加设备、增设制梁台,连施工时间也要精心安排,争分夺秒是必须的。”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艰苦,田秦和他的同事们丝毫没有懈怠,言行举止处处透出一种坚毅拼搏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田秦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而且在工作中边干边自学施工管理,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每天都在争分夺秒,过年也回不去了!知道黄山很美,但我想肯定是没时间去黄山看一看了,真是很遗憾!”田秦无不惋惜地说。
高铁旁边是我家
  “前面500米的地方就是我家,以后我家外甥们坐高铁回来,站台就在家门口可方便了!”11月7日上午,在合福高铁标段西溪南段的沿线无砟轨道上,记者遇到了徽州区西溪南镇上长林村村民胡红霞、胡国女和吴佩云三人,她们正在高铁上干着打扫卫生和修补防水灯杂活。
  说这话的是正在轨道边上用铲子抹平防水胶的胡红霞,她说高铁从家门前经过,征用了她家1亩多地,她也是天天坐在家里看着家门前的荒山和田地是如何变成高铁铁轨的。
  “我家的地就在前面的308段,虽然已经变成了铁轨,但我还是能认出来我家种了几十年地的位置,田地变高铁了,我们以后出去也方便多了。”胡红霞开心地说,自己的外甥、外甥女和侄子侄女在合肥工作安家多年,但逢年过节时都会利用放假的时间乘坐火车或者汽车回来与他们这些长辈们团聚。
  现在,在高铁铁轨上工作了一年的胡红霞,眼看着高铁通车的时间越来越近,高铁西溪南段的铁轨上的防水、修补和卫生又都是自己和同村人亲手完成的,心里头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帮胡红霞用剪刀剪开防水胶的吴佩云忍不住对记者说,以前自己总是在电视新闻上了解到高铁的速度很快,乘坐很舒服。没想到,现在黄山通往北京的高铁就在自己家门口,还是自己亲眼看着和动手建起来的,等到高铁通了之后,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买张高铁票,坐在高铁里欣赏自己家房子是什么样子。
  在一旁负责往路基缝里挤填胶水的胡国女则说,4年前高铁建设征用她家田地的时候她还一直舍不得,觉得高铁建设改变了自己家熟悉的生产生活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门口高铁铁轨的延伸,她渐渐发现,家门口不再是茅草山坡和田地,而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变化。她和她的孩子也将会沿着家门口这条延伸的铁轨,走得更远更好。
高铁客运站:步行就近换乘
  11月7日,本报赴黄山高铁采访组走进正在建设中的黄山高铁综合客运站施工现场。
  时值立冬,天气寒冷。综合客运站施工现场,挖掘机铁臂飞舞,源源不断地将刚铲下来的土石块装车;一辆辆运输车穿梭其间,忙碌运转,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坐落在黄山经济开发区,毗邻高铁黄山北站的黄山高铁综合客运站是京福高铁黄山段的重要配套工程,也是我市重大民生工程和2014年“十大工程”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计划建筑总面积53000平方米。
  高铁综合客运站作为集多种道路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枢纽,无缝对接高铁站是工程重点,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高铁北站和客运站主站楼之间修建有一条景观雅致的百米长廊,旅客从高铁站出站经过风雨走廊到客运站乘车,只需步行5分钟。”项目负责人翻开客运站效果图介绍道。客运综合站规划了18000平方米的客运主站,设置22个发车位,5个落客车位,156个大客车停车位,确保旅客安全、迅速完成中转、换乘,实现旅客的“零距离”换乘。
  高铁综合客运站承载了多式联运、旅游集散、旅客运输服务与组织、车辆调度与信息服务、辅助服务和延伸服务等六项基本功能,凸显“大旅游、大交通、大黄山”的综合性服务功能,未来还会设立黄山游客到访中心、旅行社超市、黄山旅游纪念品旗舰店、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旅游用品超市和提供汽车租赁服务,让游客刚下高铁就能直观感受黄山旅游,可直接享受个性化旅游服务。“据业内人士预测分析,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黄山旅游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北方和珠三角客源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挖掘,游客数量将大大增加,个性化旅游更是大趋势。”项目负责人表示,综合客运站建成后,本着“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不动摇,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旅游交通网,并辐射周边300千米内的城市(景点)群,致力实现景区景点间的自由换乘,提高旅游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提升黄山旅游的舒适度和美誉度。
  据介绍,项目自2014年4月份启动以来,方案设计、立项、施工图图审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土石方工程已完成80%。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返回顶部
发表于 2014-11-16 18: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的黄山新闻又把黄杭铁路建设做了头条。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8:1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病呻吟 发表于 2014-11-16 18:20
昨天的黄山新闻又把黄杭铁路建设做了头条。

每周都有高铁新闻。。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8:14: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1日召开的杭黄铁路(富阳段)征迁动员大会上,富阳市政府与项目沿线乡镇(街道)签订征迁工作目标责任书,力争在春节前完成农户搬迁任务。
杭黄铁路全长265公里,其中富阳段40公里,穿越渔山、里山、灵桥、大源、春江、环山、常安、场口等8个乡镇(街道)16个行政村,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通过仅需9分钟。富阳站点设置在春江街道山建村建华自然村,预计2018年通车。
富阳市长黄海峰表示,要站在全市发展的高度,站在提升百姓幸福感的高度认识杭黄铁路征迁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征迁工作作为当前的头号工程来抓,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加快推进杭黄铁路征迁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开工、早日建成。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8:1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1日,杭黄铁路(桐庐段)征迁动员大会召开,这标志着全县上下共同期盼的、全力争取的杭黄铁路(桐庐段)项目正式拉开了序幕。县委书记毛溪浩强调,全县上下要把握机遇、强化使命,把握重点、强化举措,把握职责、强化保障,按时高效完成杭黄铁路征迁建设任务,为中国最美县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县委副书记、县长方毅作动员报告,并代表县政府与沿线乡镇(街道)签订责任书。杭州市铁路及东站枢纽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潘琳讲话。县领导游宏、王金才、李忠誉、黄利文、潘立铭、周一明、郑为民等出席大会。
毛溪浩指出,杭黄铁路是国家重点项目,工程启动建设对于国家、地方,尤其是桐庐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从国家层面看,杭黄铁路穿越浙江、安徽两省,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延伸,沿途把名城(杭州)、名江(富春江)、名湖(千岛湖)、名山(黄山)串连起来,将形成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极大地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加强长三角经济辐射。从杭州层面看,杭黄铁路将扩大有效投资、改善城乡交通,促进都市经济圈融合发展,提升杭州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综合能级,有力地促进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的建设。从桐庐层面看,杭黄铁路是一条民生路、发展路、融合路,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我县的区位条件,大大缩短与杭州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将聚集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加快重大平台建设,推动智慧经济、养老养生、旅游休闲、生态人居等新兴产业发展;将加快桐庐融入杭州大都市、接轨长江三角洲的步伐,激发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的潜力活力,有力推动铁路时代的桐庐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毛溪浩强调,全县上下要把杭黄铁路项目的征迁建设工作作为当前的头号工程来抓,讲政治、讲大局、讲担当,把握机遇、强化使命,奋勇争先、攻坚克难,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做好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上来,克服一切困难,突出重点攻坚,举全县之力确保杭黄铁路全面开工、早日建成。
毛溪浩强调,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强、业务性强,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很大的群众工作,也是杭黄铁路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征迁工作做到位了,后续的施工建设就有保障;做不到位,后续交不出地,就会影响整个建设计划。要把握重点、强化举措,坚持换位思考,以理服人,真情服务,做深做细群众工作,努力实现项目建设与惠民利民的“双赢”。要坚持依法依规,阳光操作,党员带头,严格规范征迁行为,确保拆迁工作经受得住历史的检验、群众的检验。要突出抓早抓小,畅通信访渠道,弘扬法治精神,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拆得快速、拆得彻底、拆得和谐。
毛溪浩强调,杭黄铁路征迁建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能不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是对广大干部群众的一次严峻考验。各地各部门要把握职责、强化保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查考核,加强舆论引导,凝聚各方力量,全力实施突破,坚决打赢杭黄铁路征迁建设这场硬仗,为中国最美县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方毅在动员讲话中指出,杭黄铁路是桐庐接轨杭州都市经济圈、加快桐庐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路”、“民生路”;是桐庐融入“三江两岸”世界级黄金旅游线、展示中国最美县风采的“风景路”、“品牌路”。参与杭黄铁路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征迁建设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高质做好征迁建设工作。要周密部署,做到依法核查评估,全面宣传发动,抓好签约腾空,加快安置房建设,注重统筹联动,奋战六十天,攻坚两个月,确保农历春节前杭黄铁路线型农房征迁任务全面完成。要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纪律保障、机制保障,凝聚共识,齐心协力推进杭黄铁路征迁建设工作,确保如期交地、如期建设、如期通车,为桐庐发展搭上“高铁速度”、跨入“高铁时代”奠定坚实基础。
县委常委、副县长兼杭黄铁路(桐庐段)项目征迁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潘立铭主持大会。江南镇、城南街道金东村分别作表态发言。10户民房业主代表现场进行了征迁签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 07: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