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okker2

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张沿海铁路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30 13:4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10-30 12:54
苏北沿海欠发达,与铁路关系不大,与地理地质条件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苏北腹地标高过低,局部甚至低 ...

一派胡言,苏北沿海缺的就是铁路这种大型交通基础设施
发表于 2014-10-30 13:53: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局新长段 发表于 2014-10-30 13:37
基本同意你这种观点,但是铁路确实也很需要,小港口总归还是有的,物流总归还是要发展的

同样赞同你的说法。
作为祖籍苏南的人,我一直对苏北未能发展耿耿于怀,直到近年多次去苏北大地进行投资研究,才明白真是地理决定一切。
苏北的砂石料价格贵过上海,苏北几幢楼起,安徽一座山平,感慨啊!

如果苏北有一条水量稳定的大河,刚还有翻身机会,其实沿海的大城市,都建在大河入海口上,浙江如甬江,椒江,瓯江,福建有闽江等;可惜苏北摊上一条淮河,中国最难治的河--下雨就淹,天晴就旱,对下游是个灾难!

这种地理条件,在土地富裕的地区,就是亚马孙三角洲的命,直接当自然保护区!可惜我们人太多,是只能一边治理一边开发。
发表于 2014-10-30 13:56: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okker2 发表于 2014-10-30 13:27
恰恰相反,与铁路关系巨大“
1.不说历史上,最近几十年,有像你说的这样被水淹吗
2。没有山就不能建 ...

请问,浙江台州哪年通的铁路?现在苏北宿淮盐哪个城市可以和通铁路前的台州相比?
台州的发展与铁路有什么关系?
发表于 2014-10-30 13: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10-30 12:54
苏北沿海欠发达,与铁路关系不大,与地理地质条件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苏北腹地标高过低,局部甚至低 ...

既然新长和宁启能修单线 你所说的这些条件 也不至于导致苏北就不能复线和电气化了。为何宁启复电迟迟不能完工呢?!
而且 虽然苏北沿海目前没有大港,但至少现在国家扶持 洋口港和连云港也是不争的事实。这还不说沿江还有那么多大港呢
此外 对于勤劳勇敢的天朝劳动人民来说 能在高原冻土带建铁路 就不能在平原建铁路?!西藏铁路所用的材料的运输成本 肯定比苏北的高啊。而且 苏北还有内河航运,你所谓的石子等材料的运输 根本就没有问题。
苏北虽然有很多河流,还有洪泽湖这样的湖泊,但是 建国以来受到的水患也是屈指可数。虽然 海拔较低,但是 也不至于负数,要不然 河流怎么流向?!即使是负数,历史上受到的海洋灾害有多少?!即便到了每年的台风季节,苏北地区受到的影响也小得可怜。
恐怕曾经某位LD的话 更能说明问题:苏北30年内不需要动车。苏北铁路建设落后于全国的根本原因 还在于人。
发表于 2014-10-30 14:2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okker2 发表于 2014-10-30 13:27
恰恰相反,与铁路关系巨大“
1.不说历史上,最近几十年,有像你说的这样被水淹吗
2。没有山就不能建 ...

请问,浙江台州哪年通的铁路?现在苏北宿淮盐哪个城市可以和通铁路前的台州相比?
台州的发展与铁路有什么关系?
发表于 2014-10-30 15:3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risbus 发表于 2014-10-30 13:57
既然新长和宁启能修单线 你所说的这些条件 也不至于导致苏北就不能复线和电气化了。为何宁启复电迟迟不能 ...

基本上,你的理解能力等于零,没有资格和我讨论问题。
我的贴子内容非常明确——苏北经济落后,与铁路无关,而与自身地理和资源劣势决定;
通遍,我都没有提到,苏北应该或者不应该建铁路(包括建高等级铁路、通动车),
甚至,我都没有说到铁路将对苏北经济起何种作用!
你的回贴完全是答非所问,足见你智商捉急
发表于 2014-10-30 15:5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okker2 发表于 2014-10-30 13:27
恰恰相反,与铁路关系巨大“
1.不说历史上,最近几十年,有像你说的这样被水淹吗
2。没有山就不能建 ...

无知到极点——
对里下河地区的历史、现实和百姓生活一无所知!
远的不说,近的,2012年7月14日,里下河地区就就经历一轮洪水上涨的考验;而1991年的大洪水,更可以称为没顶之灾。
京沪高速公路以东的广大苏北地区,即使今日,仍是中国最受洪水威胁的地方!
发表于 2014-10-30 15:5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10-30 15:36
基本上,你的理解能力等于零,没有资格和我讨论问题。
我的贴子内容非常明确——苏北经济落后,与铁路无 ...

苏北自身的地缘,资源劣势。。。。一派胡言,苏北自身条件并不差,甚至可说优越。该怪的是江苏省政府弄的梯度发展战略,优势政策资源长期向苏南倾斜,这是人为打压苏北。你去查查,淮河现在有什么灾,苏北哪年不是风调雨顺。
发表于 2014-10-30 16:1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还是人的问题。。。。
发表于 2014-10-30 16: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等有沪通近期完全够了吧,江苏沿海全是滩涂,不适合大的港口,远期规划高铁还是有必要的
发表于 2014-10-30 18: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飞翔的荷兰人 发表于 2014-10-30 15:56
苏北自身的地缘,资源劣势。。。。一派胡言,苏北自身条件并不差,甚至可说优越。该怪的是江苏省政府弄的 ...

你还是自己掌嘴吧!
====================================================================
(2012年)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7月14日电(记者 陈刚)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13日最新通报,沂河洪峰经该省骆马湖调蓄削峰,已于13日平稳入海,至当日16时,经江苏下泄的沂河、沭河洪水总量达8.76亿立方米。当前,受新一轮降雨影响,江苏里下河地区兴化水位再度回涨至警戒水位以上,该省正全力抢排里下河涝水。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2-07/14/c_112436408.htm

(2006年)违反自然规律滥垦湖荡 里下河地区尝苦果
据了解,盐城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年缺水达8.2亿立方米。全市年均总用水量40亿立方米左右,本地降雨所形成的水资源有限,大部分靠江都、高港抽水站等引长江和洪泽湖供给。不足部分,只得用深层地下水的开采来缓解。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打深井达3173眼,以致形成44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超采区,接近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一,一些地方水质咸化、水源枯竭甚至出现了地面沉降。另一方面,一旦里下河地区下大雨,客水急剧涌入,则又水位猛涨。今年突破日涨幅1.07米的新记录。6、7两月水灾,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26亿元之巨

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 ... content_7729534.htm

(2003年)江苏里下河抗灾纪实--再大的天灾也压不垮我们
7月初以来,连续不断的强降雨袭击了江苏里下河地区,使原本就地势低洼、有“锅底洼”之称的江苏里下河地区成了一片泽国。面对天灾,里下河地区的高邮、兴化、宝应等县市干部群众不为灾害所惧,积极行动起来,抗灾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大片农田受淹的兴化市昭阳镇,昭阳工业园在一片片水洼中格外引人瞩目。……
“把水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目前已成为里下河地区干部群众常说的一句话。在高邮市临泽镇,镇党委书记刘定明介绍说,目前全镇正在对4000亩水稻、1500亩棉花施补墒肥,内涝积水已全部排走

http://news.sina.com.cn/c/2003-07-18/2309405155s.shtml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8: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8: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10-30 19: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10-30 18:21
你还是自己掌嘴吧!
====================================================================
(2012年 ...

真是无知到极点,兴化里下河受灾是年年如此吗?放到全国来说是个什么水平。你举例的台州等地,倒是基本每年(有时一年数次)夏季台风高发的时候,基本上新闻里都有播报:台风“XX”登陆浙江沿海,造成多少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多少亿。比起这个,兴化的这点根本不值一提。况且你挑的正是俗称江苏的“锅底”,而且还是个县级市。试问苏北的5个中心城市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有什么特别大的自然灾害。如果苏北沿海这种一马平川的平原都是“差地”,试问全国比这种差地好的地方有10%吗?岂不是全是垃圾地盘?
看看你口中的台州,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这么多台风,水灾,涝灾,巨大的经济损失


跟台州相比,苏北这点小灾算什么

跟台州相比,苏北这点小灾算什么
发表于 2014-10-30 19: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光97年的台风9711号台风在台州就造成194人死亡。2004年台风0414号在台州造成110人死亡。每次经济损失都是100亿左右或多不少。按照31楼的标准,江苏沿海条件不行,台州岂不是鬼地了?
发表于 2014-10-30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31楼,说话过过脑子吧。苏北沿海的条件放在全国是绝对上游的,发展欠佳是江苏省的政策问题。连盐,沪通铁路,连淮扬镇,徐宿淮盐开建以后,苏北沿海会回归应有的位置。

按木已成舟标准,浙江,福建沿海基本全跪

按木已成舟标准,浙江,福建沿海基本全跪
发表于 2014-10-30 20: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飞翔的荷兰人 发表于 2014-10-30 19:17
31楼,说话过过脑子吧。苏北沿海的条件放在全国是绝对上游的,发展欠佳是江苏省的政策问题。连盐,沪通铁路 ...

你说话过过脑子吧!苏北沿海的条件放在全国是上游?这里都读过书,不是文盲。苏北沿海都是滩涂,不适合设立大港。要不然,长江口向北为何直到连云港才有一个正经一点的大港?这样贴着海修一条沿海铁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当初新长修到了靠内侧的地方,就是因为远离了海岸,才是真正人口稠密的城市带和农业带!苏北要铁路,绝对不能搞成浙江福建那种沿海铁路。浙江福建的情况和苏北完全不同,两省沿海才是平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稍微深入一点就是群山环绕了。因此,苏北的纵向铁路建设,就该和北新长那样,远离海岸
发表于 2014-10-30 20: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飞翔的荷兰人 于 2014-10-30 20:54 编辑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4-10-30 20:19
你说话过过脑子吧!苏北沿海的条件放在全国是上游?这里都读过书,不是文盲。苏北沿海都是滩涂,不适合设 ...

无知。苏北沿海的青连铁路,连盐铁路,沪通铁路已经开建,等建成了,看看客流量你就知道了。还新建铁路要远离苏北沿海?笑掉大牙(联通青岛等胶东半岛城市和上海的铁路还愁客运量?还要远离沿海?)。你可知道新长铁路怎么产生的吗?新长那个巨大的s型弯道被诟病多年了。本来这条线就扯了几十年的皮。南新长一建成客运全废,这段铁路在苏南吧,连接全国经济前十的县级市江阴,宜兴,结果怎么着,不能开通客运!这是苏南地质灾害的问题,还是人为问题?江苏很多问题都是政策导向问题,并非什么地质灾害问题。你说的什么沿海滩涂不能建海港,都什么时代了,吹沙填岛又不是不可。盐城港吞吐量今年预计破5000万吨。台州港去年才5000多万吨,没几年,台州港就会被盐城港甩在后面。苏北沿海条件再不济,也没你说的那么不堪。
苏省问题多多,但主要是政策导向问题。拿什么风马牛不相及的地缘,地质等自然条件说事的人不是脑子一团浆糊就是别有居心。
论坛诸公多小儿之见,不足与语。

发表于 2014-10-30 21: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bokker2 发表于 2014-10-30 18:35
台州之前是不通铁路,但她北边的宁波和南边的温州通啊你忘了?

这种铁路带来的辐射如果没有,,台州恐 ...

辐射,你好意思说辐射!
台州北有宁波,南有温州;盐城淮安北没有徐州连云港吗,南没有南通吗;
宁波萧甬铁路1937年通车,1938年拆除;1955年复建至庄桥,1959年才建到宁波;连云港陇海铁路1923年修通到海州!台州(临海)距离宁波直线距离120公里,盐城距离连云港直线距离160公里!
温州,1998年金温铁路通车;而新长铁路的前身,新沂—盐城段,早在1997年即建成通车,淮安、盐城那时已有铁路!即使新长宁启全面通车,也是2005年的事;南通的铁路,还晚于盐城!台州(临海)距离温州为140公里,盐城距离南通为160公里。
相比之下,无论距离还是通铁路的早晚,盐城哪点比台州差?


更何况,历史上的“京沪高铁”——京杭大运河已经辐射你们一千多年了,淮盐地区历史上发展成什么样,你自己不知道吗?
明朝的时候,戚继光抗倭,临海就是重要的中心城市了;直到清朝,盐城人民还在靠晒盐为生!难道历史上明清政府也是压制苏北吗?真是笑倒!


发表于 2014-10-30 21: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排山倒海 于 2014-10-30 21:11 编辑

江苏的沿海铁路于去年12月已经开工,在可预料的若干年是不可能重复建一条所谓沿海铁路的。
铁路离不开客流,江苏在建的沿海铁路(连盐铁路)已经最大化地串起了沿海地区地级市以及县城,并与沪通接轨,如果要沿着海岸建所谓沿海铁路,除了沿途观海基本没有别的意义,在可行性上、性价比上不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
在偌大的中国,所谓沿海铁路,就是中国东部最靠近海岸的铁路,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更沿海,只有最靠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2 09: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