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6 16: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yingchao2009 于 2013-7-16 10:30 编辑
千佛山 万佛洞
千佛山[1]古称历山,亦名舜耕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称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近处大明湖如镜,远处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遗。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兴国寺后的千佛崖上。兴国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增建,规模渐大。寺门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弥化"四个篆体字,每字约有4米见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年代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俗称"大佛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占地166.1公顷,距市中心2.5公里。
万佛洞位于千佛山北麓,是千佛山的一大胜景,兴建于1992年。集敦煌、龙门、麦积山、云冈全国四大石窟的精华于一身。经过艺术家精选、浓缩、重构,用仿造的手法,塑造佛祖、菩萨、弟子、天王近3万尊,最大卧佛长28米,洞前矗立的大佛高15米,洞内壁画万余平方米,各以精美瑰丽、浑朴雄壮、含蓄秀丽、宏伟粗犷等不同风采交相辉映,再现了中国石窟雕像的艺术魅力,为后人探寻过去的文明敞开了历史的大门。万佛洞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莫高集锦、龙门精华、麦积奇观、云冈荟萃。洞长500米,记载了中国佛教发展历史的变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佛教艺术自东汉传到中国。经劳动人民长期揣摩汲其精华,已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特殊风格。这些特点,在这里充分体现。于此可一瞻北魏、唐、宋各时期的造像风采。可谓“由万千彩塑与壁画构成一座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石窟艺术博物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