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6 21: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yingchao2009 于 2013-7-16 12:36 编辑
六和塔,钱塘江和江桥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南北,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历时三年零一个月时间,总投资540万银元。截至2012年9月26日,“75岁”的钱塘江大桥已经实现了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21870天,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编辑本段地理位置钱塘江大桥[1]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六和塔附近,横跨钱塘江,北岸在杭州二龙山东麓,南岸在滨江区浦沿街道联庄村上沙埠,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车道宽6.1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2米;下层为单线铁路。正桥18孔,跨距66米;桥下距水面有10米空间,可以畅通轮船。在铁路和公路桥之间,有10.7米高的M形钢架,承托公路桥面,既分承了运载的重力,又凝聚了桥身的承应力;立体几何结构,巧妙地美化了这条千米“苍龙”。桥身联接北岸青山巨塔和南岸广袤平原,江、山、水、塔、桥……和谐地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的立体图画。钱塘江大桥的建成,粉碎了非洋人不能建造铁桥的神话,成为中国建桥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茅以升儿时一叶扁舟辞别故乡镇江,来到南京求学。10岁那年的端午节,秦淮河赛龙舟,观看的人群挤塌了文德桥,溺死多人。当时在南京思益学堂读书的茅以升闻之,心中萌生出立志建桥之愿。
1911年,16岁的茅以升考入唐山路矿学堂预科。是年秋,辛亥革命席卷华夏,不少同学投笔从戎的壮举,使得血气方刚的茅以升在教室里再也坐不住了。1912年秋,孙中山先生亲临唐山路矿学堂,在讲演中谆谆告诫同学们,中国革命的成功,决不是仅仅需要一支武装大军,而是同时需要武装和建设两支大军。从此,茅以升暗下决心,当一个中国的桥梁专家!大学4年,成绩名列全校榜首;一年攻下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接着到匹兹堡桥梁公司实习,同时,又在梅隆工学院上夜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19年12月,茅以升回到祖国。
在黑暗的旧中国,有几座现代化的大桥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郑州黄河大桥是比利时人造的,济南黄河大桥是德国人造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俄国人造的,蚌埠淮河大桥是英国人造的,沈阳的浑河大桥是日本人造的,云南河口人字桥是法国人造的……难道中国人真的不能自己造现代化的桥梁吗?茅以升在蓄势待发中,机遇终于等来了。在茅以升回国13年后,他毅然辞去北洋大学教授的职务,应邀南下杭州担起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和钱塘江大桥工程委员会主任的重任。在此之前,中国政府铁道部顾问、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曾搞过一个设计,是一个公、铁、人行道同层并行的联合桥。形象佝偻、桥面宽、桥墩大、稳定性差,投资需要758万银元;而茅以升经过一年多的勘察、设计、筹备,设计出了一个双层联合桥,外形美观,桥基稳固,投资只需510万银元(合当时美金163万元)。
为国争光钱塘江自古就是一条凶险之江。上游时有山洪暴发,下游常有海浪涌入,若遇台风过境,浊浪排空,势不可挡;提及高达5至7米的钱塘江大潮,更令人生畏,这是其一;再者,历史上有这样的传说,钱塘江无底,当然它不会是无底的,但是,江底石层上有极细的流沙,深达40余米,在上面打桩,十分困难。故而在早年,杭州人若说起某件事绝对办不成时,就会说:除非钱塘江上架起一座大桥。有的外国工程师妄言:能在钱塘江上造大桥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然而,血气方刚的茅以升却矢志不渝:一定要造出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大桥。
建桥并非一帆风顺,茅以升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打桩。要把长长的木桩打进厚达40多米的泥沙层,站在江底岩石上才算成功。他首先设计了一艘打桩船,不幸遇杭州湾狂风巨浪,触礁沉没;他又赶制了第二艘打桩船,仍然定位不准,辛苦一天,只打成一根桩。按设计要打1400根桩,这样要打到何时才能完成?沉了一艘船,进度又很慢,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很大。此时,深明大义的茅母,风尘仆仆地赶到杭州,以唐僧取经遭遇九九八十一难终获成功为例对他进行开导,极大地鼓舞了他的斗志。
茅以升特制了江上测量仪器,解决了木桩定位问题,再用“射水法”打桩。即把钱塘江的水抽到高处,通过水龙带将江底泥沙层冲出一个洞,然后往洞里打桩。用“射水法”打桩,一昼夜可打桩30根,工效大为提高。
浮运沉箱,是关键的基础工程。长18米、宽11米、高6米的钢筋混凝土沉箱,像一个无顶的大房子,重达600吨。要把这样的庞然大物从岸上运到江里,然后准确地放在木桩上,由于潮大水急,难度极大。有一个沉箱,在四个月内就先后数次被冲到下游的闸口电厂,上游的之江大学等处。后来根据一位工人的建议,把每个3吨重的6个铁锚改为每个10吨重,在海水涨潮时放沉箱入水,落潮时赶快就位,结果十分顺利,一举成功,600吨重的箱子稳稳地立在木桩上。茅以升充分发挥8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900名工人的智慧,攻克了80多个难题。在总工程师罗英协助下,还打破先做水下基础,再做桥墩,最后架钢梁的传统造桥程序;采用上下并进,一气呵成的方法,即基础、桥墩、钢梁三种工程一起施工,并使全部工程做到了半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经过两年半的艰苦奋战,大桥于1937年9月建成通车。
抗日期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茅以升有一种连他自己也不愿意正视的预感。他下令在大桥南2号桥墩上,留下一个长方形大洞。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仅3个月后,上海陷落,杭州危在旦夕。11月16日,南京政府发出炸桥命令后,深明大义的茅以升心情沉重地点了头,“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一语未竟,热泪夺眶而出。原来在桥下预留的大洞,就是防备这一天。茅以升把致命点一一标出,并亲自看着把100多根引线接好。11月17日公路桥开通,茅以升后来回忆说:“所有这天过桥的10万人,人人都要在炸药上面走过,火车也同样风驰电掣而过。开桥的第一天,桥里就先有了炸药,这在古今中外的桥梁史上,要算是空前的了!”
1937年12月23日这一天,茅以升正式接到了炸桥的命令,当晚,他在书桌前写下了8个大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这一愿望终于在1946年得以实现。1953年,大桥恢复使用。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 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如今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 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
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六和塔塔高近60米,外看13层, 塔内只有7层。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 刻画精细。 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阶梯相连,壁上饰有“须弥座”。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精细。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那壮观的大桥,飞驶的风帆, 苍郁的群山, 赏心悦目。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清乾隆皇帝游此,兴致大发, 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华古塔博览苑”,将中国各地著名的塔缩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成就。
来历传说
传说古代钱塘江里的龙王十分凶暴,经常兴风作浪,淹没家田,百姓遭殃。渔童六和的父亲也被江潮淹死,母亲被卷走,六和万分悲痛,整日投石镇江,震得水晶宫摇晃不定。龙王只好求饶,以金银财宝与六和讲和。六和提出:一.要放回母亲。二.不许潮水祸害百姓。龙王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从此,钱塘江潮水不再泛滥,人民过着安居的生活。人们为了感激六和,就在他投石的小山上建了一座塔,这就是六和塔。
《水浒传》与六和塔
相传梁山泊英雄南征方腊,宋江将兵马驻扎在六和塔外的寺庙内,鲁智深与武松忽听得钱塘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北方人,从没听说过钱江潮,以为是战鼓声,便起身准备迎战。后来僧人跟他解释,方知这是潮信。于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时师父说过“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觉得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边圆寂坐化了。
1936年4月,在六和塔下举行过一场电影明星的集体结婚,由著名民主人士沈钧儒证婚,蓝苹(即江青)与唐纳、赵丹与叶露茜、顾而已与杜小鹃三对新人结为夫妇。编辑本段史料六和塔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峰上。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的南果园,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是钱弘淑舍园所造,同时还建造了塔院,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六和塔塔身共九层,高五十多丈,巍峨突起,依陆俯看钱塘。塔的顶层装有明灯,为夜晚航行的船只指路。宣和三年(1121年),六和塔毁于兵火,如今保存的砖筑塔身,是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重建的,到乾道元年(1165年)才全部竣工,历时十年。
六和塔木檐十三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新修建,塔的内部有六层是封闭的,七层与塔身的内部相通,自外及里,塔可分外墙、回廊、内墙和小室四个部分,形成了内外两环。内环是塔心室,外环是厚壁,回廊夹在中间,楼梯置于回廊之间。外墙的外壁,在转角处装设有倚柱,并与塔的木檐相联结。墙身的四面开辟有门,因为墙厚达4.12米,故而进门后,就形成了一条甬道,甬道的两侧凿有壁龛,壁龛的下部做成须弥座。穿甬道而过,里边就是回廊。内墙的四边也辟有门,另外的四边凿有壁龛,相互间隔而成。内墙厚4.20米,故而每个门的门洞内,也形成了甬道,甬道直通塔中心的小室。壁龛的内部镶嵌有《四十二章经》的石刻。中心的小室原来是为了供奉佛像而设的,为仿木建筑,制作讲究。六和塔所有壶门的造型,线条流畅,圆润美观,是南宋时期典型的做法。塔身的第七层和塔刹是元代重修的。
六和塔中的须弥座上有二百多处砖雕,砖雕的题材丰富,造型生动,有斗奇争妍的石榴、荷花、宝相,展翅飞翔的凤凰、孔雀、鹦鹉,奔腾跳跃的狮子、麒麟,还有昂首起舞的飞仙等等。这些砖雕,与宋代成书的《营造法式》所载十分吻合,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塔内保存众多的文物古迹,较著名的有南宋堂尚书的省碟碑与四十二家书写的四十二章经残石。
2007年被列为西湖三十景之一。
太平兴国中改寺名为“开化寺”。原建塔身九级,顶上装灯,为江船导航。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年间重建。明正统二年,修顶层和塔刹,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建塔外木结构。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现存六和塔,平面八角形,外观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高五十九点八九米,占地八百八十八平方米。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六和塔毁于兵燹,几乎片瓦无存,塔院也被破坏殆尽。到了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高宗赵构因见钱塘江潮捣堤坏屋,侵毁良田,为患甚烈,便命有关官员预算费用,决计重建六和塔。这时,僧人智昙挺身而出,愿“以身任其劳,不以丝毫出于官”。他不但将自己的财物倾囊奉献,还历经艰辛,四方募化筹集资金,当地官吏、富户和众多善男信女为智昙的精诚所感动,纷纷尽力支持,百姓“虽远在他路,亦荷担而来”,出资出力。如此前后历时十余年,至隆兴元年(1163)仲春,新塔五层告成,岁末全部完工。这次重建的六和塔共有七层,规模上虽然比塔初建时略有收缩,但依然庞大富丽,而精整、坚固则超过旧构,在浙江佛塔中规制、造型和功能都堪称首屈一指。同时,塔院亦告建成,隆兴二年(1164)赐额“慈恩开化教寺”,因该寺依塔而建,故又名六和寺,因位于月轮山,亦称月轮寺。第一任住持即是重建六和塔的功臣智昙。该寺的建筑反映了中国早期寺庙中的风格,即先有塔,后有寺,寺之建筑以塔为中心而建,而不是象后期寺庙建筑那样,以塔为附属物。如今寺虽已不存,但从残余的建筑还可窥见当时格局之一斑。
元朝元统间(1333-1335),六和塔曾因年久破败而作修缮。明嘉靖十二年(1533),倭寇入侵杭州,腾腾烽烟劫火中,寺与塔均遭破坏。明人郎瑛在其著作《七修类稿》中描绘了塔受损的状况,有“今光砖巍然,四围损败,中木燋痕尚存,唯内可盘旋而上也”的描述,可见,那时六和塔的木结构外檐已完全烧毁,只余砖构塔身,这和西湖另一著名古塔雷峰塔的遭遇如出一辙。可庆幸的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佛门净土宗著名高僧袾宏(莲池大师)主持大规模重修六和塔,塔的顶层和塔刹加以重建,还调换了塔身部分中心木柱下面的磉石构件。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世宗允胤认为这座古塔关系到国计民生,下诏特拨国库帑金,命浙江巡抚李卫再作大规模修整,前后历时两年才竣工。
清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弘历南巡到杭州,两次专游六和塔,还赋写诗章数篇。对钱塘江、月轮山一带的山河风光,这位以风雅自命的当朝皇上大加赞赏,发出了“壮观至是真空前,那更息心安四禅”的感叹。兴之所至,他还重新撰写出一篇塔记,并在塔前牌坊上题写了“净宇江天”四字;又取佛学寓意,在六和塔一到七层上各赏赐御书四字匾额,而且一至五层还各有佛、道偶像供奉。乾隆的题额,第一层为“初地坚固”,前供地藏菩萨塑像,后置明万历刻北极真武像;二层是“二谛俱融”,供东海龙王像;三层写作“三明净域”,供弥陀、观音、势至像;四层书题“四天宝纲”,供鲁智深像--这是根据《水浒》故事中武艺高强的鲁智深圆寂之地就在六和塔的传说,后人因而还为之在此塑像;五层题的是“五云扶盖”,供毘卢观世音像;六层四字为“六鳌负戴”,七层留题了“七宝庄严”。其中,明线刻真武像至今犹存,其余所供奉的佛道偶像都已毁损无存。当时,六和塔的各项设施,不但都得到了恢复,而且还有所增益。开化寺香火的规模当然也今非昔比,一时间,香火鼎盛,人声喧沸,可以说是六和塔历史上又一中兴盛大时期。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六和塔又因天灾人祸而日渐破损,外部木结构部位甚至败落无存,颓败朽衰持续了将近五十年。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杭州人朱智(敏生),在捐资修筑钱塘江堤坝的同时,更以余财重修六和塔。他组织大量人力,在尚存的砖结构塔身外部添筑了一十三层木构外檐廊,其中偶数六层封闭,奇数七层分别与塔身相通,塔芯里面,则以螺旋式阶梯从底层盘旋直达顶层,全塔形成“七明六暗”的格局。经过这次修缮,六和塔的状貌基本定型下来了。据史料记载,朱智重修六和塔,工程极为浩大而艰巨,仅仅搭扎施工必需的脚手架一项,就花了三年时间。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六和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前后,六和塔又经过多次维修,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次。第一次在1953年,当时塔顶屋面漏水严重,修缮时对塔内原有的古式彩绘全部更新,同时调换了底层木柱,代以砖柱。并于57年在塔顶安装避雷针。第二次在1971年,解决了木结构霉烂、白蚁危害等问题,并加设铁栏杆,将部分木窗台板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在1986年,针对六和塔木架构出现不同程度残损等现象,在进行全面勘察之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专家组按照《威尼斯宪章》精神,以加固、维护为主,确定了维修方案。1991年5月,维修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工程主要是调整塔顶屋面坡度,加固地柎钢结构,同时更换各层屋面全部屋瓦一万余张。是年十二月竣工。
编辑本段得名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其名称之由来,历来说法不一,或谓取诸佛教典籍《本业璎珞经》中之“六和敬”,曰: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或谓取诸道教之“六合”,即:天,地,东南西北四方;或谓源自《晋书·五行志》“六气和则沴疾不生,盖寓修德祈年之意”。其实,无论哪种说法,都无非是寄托了人们对六和塔消灾祈福功能的冀望,如果一定要判断孰是孰非,反而显得画蛇添足了。
六和塔历史悠久,初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六和塔的建造缘由比较特殊,它并非因为单纯的佛教意义而建,据《咸淳临安志》卷82载:“智觉禅师延寿始于钱氏南果园开山建塔,因地造寺,以镇江潮,塔高九级,五十余丈,内藏佛舍利。”可以看出,六和塔最初是用来镇伏江潮的。据说,六和塔建成之后,江潮果然不再荡溢迸流,而是乖乖地沿着原先的江道平稳地流动,作孽日久的钱塘江潮从此被镇伏,沿岸百姓再无惊溺之忧。此外,六和塔还兼具灯塔照引航向之功。那时候的钱塘江上,风波险恶而航船众多,时常有事故发生。巨塔高高耸峙之后,每当夜幕降临,江上往来船只,都凭塔顶明灯高照辨识行船方位、方向,航行在风波江上安全多了。
关于六和塔的来历,民间则一直流传着“六和镇江”的故事,说的是古时钱塘江里住着一位性情暴躁的龙王,经常无缘无故兴风作浪,打翻渔船,淹没农田,附近人民怨声载道。见此情景,有个渔民的儿子六和挺身而出,发誓要学精卫填海的样子,用石头填满钱塘江,不让龙王再危害人间。六和扔了七七四十九天石头,终于降伏了龙王。后人为了纪念六和的壮举,就在月轮山上修建了一座宝塔,并以六和的名字作为塔名,这就是“六和塔”。传说当然不可信,但它反映出的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还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观潮六和塔是著名的观潮胜地。钱塘江潮汐,是自然造化的杰作,素有世界奇观之誉,一年四季天天都能领略,尤以中秋前后最为壮观。早在南宋时,六和塔就是观赏钱江秋潮的最佳地点之一,如今,这一带的潮势明显又趋壮阔。登古塔,观大潮,成了月轮山的新游赏内容。宋、元、明三代,以六和塔为中心的杭州江干一带不独观潮之人众多,甚至还形成了许多传统人文活动景观。明以后,由于江道弯曲,潮势逐渐东移,海宁盐官镇遂成为新的观潮中心,但六和塔仍一直是秋观江潮的重要地点。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早在先秦时期,道家学者庄子就曾折服于浙江潮的雄壮气势,自那时以后,观潮之风长盛不衰。尤其是南宋时期,据《梦粱录》记载,杭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自庙子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雇赁作看位观潮……”,达到了万人空巷、登峰造极的地步。考浙潮形成之原因,主要是由于钱塘江临海一段呈喇叭形,河口极宽绰,相邻河身则骤然变窄,海口至海宁盐官一带江面宽度从20公里一下缩为3公里。因而每当月圆之时,特别是月亮引力最大的农历八月十八,潮水至海口涌入江内,受骤然变窄的江岸挤压,来不及均匀上升,只能后浪推前浪,产生巨大的潮头。如今每年夏历中秋节前后数日,六和塔一带人山人海,从塔上凭栏俯眺,潮水吞吐进退之势极为壮观,由于是自上而下俯看,因而潮水涌动翻腾之状十分真切,动人心魄。恰如元初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所记: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六和塔不仅白昼宜观潮,月夜亦佳。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载有“六和塔夜玩风潮”一文,言作者燃点塔灯,在横空月色下静观海门潮起,但见“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白练风扬,奔飞曲折,势若山岳声腾,使人毛骨欲竖。”此情此景,想来别有一番风致美不胜收
太平兴国中改寺名为"开化寺"。乾隆[5]皇帝游此,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此况实属罕见。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那壮观的大桥,飞驶的风帆,苍郁的群山,赏心悦目。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由文物展厅东行十余步,便是月轮山最著名的景点六和塔了。六和塔,兀立于山水之间,伟硕挺拔,势干云天,气魄非凡,它是中国古代楼阁式塔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最重要的宋代高大建筑遗存。如果把保俶塔比做柔丽动人的女子,那么,六和塔则更象一名充满阳刚之气的壮士。这一柔一刚,为天堂杭州增添了丰富多样的审美意趣。
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塔内每二层为一级,有梯盘旋而上,壁上饰有"须弥座",人物花卉,鸟兽图案等雕刻,非常精致。游人从塔上可眺望钱江,景色秀丽。清晨登塔,正如白居易《忆江南》一词所描写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美不胜收。据传,《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与行者武松最后在六和塔为僧,圆寂于此。六和塔为古建筑艺术之杰作,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建"中华古塔博览苑",现已开放,游人不绝。
六和塔是杭州著名的风景点之一,游人到此,既可欣赏古塔的雄姿,又能领略钱塘江的风光,所以历代有不少的文人墨客作诗咏叹,有诗云:“孤塔凌霄汉,天风面面来。江光秋练净,岚色晓屏开”,真实地描绘了六和塔和钱塘江的风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