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16

坚决反对把列车的座椅设计成“对坐”的型式!(更新许多...注意:已证明出结论正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1 22:02:53 |
原帖由 F-16 于 2009-6-21 21:58 发表


25G,25K,25T等新型空调车体的全长一般都是26.6米!   我为什么不用这个车体   请你告诉我
就算用19.5的  你原来还不是照样拉的人少

大哥,25G、K、T是26米多,人家也没说不让您用啊!但是那26米当中是包括了厕所、洗手间、电炉间、乘务室、端门、配电室等等一起的26米啊!不是放旅客座位就有26米啊!就算是您用这25系列的车,刨出去上述这些必要设施后,还能有20米么?您得在这不到20米的长度里想辙不是,您不能想着这26米都归您摆椅子不是?
发表于 2009-6-21 22:03:21 |
原帖由 F-16 于 2009-6-21 21:58 发表


25G,25K,25T等新型空调车体的全长一般都是26.6米!   我为什么不用这个车体   请你告诉我
就算用19.5的  你原来还不是照样拉的人少



那就不要厕所、通过台、车门、控制室、水房、茶炉了!
发表于 2009-6-21 22:07:00 |
原帖由 weekend 于 2009-6-21 22:03 发表



那就不要厕所、通过台、车门、控制室、水房、茶炉了!


楼主坐在自己设计的宽敞明亮的客车里,心里美滋滋地想,要是一边能再有个车门,那该有多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2:19:10 |
回复以上同学  
我就按20米座椅空间算 ,   那也得拉将近90人   只比118少了20多人 !  少拉人的解决办法我前面已经提出解决方法,一点不影响!  当然 我的这个算法不一定就是对的 ,  还需要厂家专业现场论证.   

[ 本帖最后由 F-16 于 2009-6-21 22:24 编辑 ]
发表于 2009-6-21 22:27:48 |
原帖由 F-16 于 2009-6-21 22:19 发表
回复以上同学  
我就按20米座椅空间算 ,   那也得拉将近90人   只比118少了20多人 !  少拉人的解决办法我前面已经提出解决方法,一点不影响!  当然 我的这个算法不一定就是对的 ,  还需要厂家专业现场论证.     


人数减少30人(1/4),票价上涨33%。
发表于 2009-6-21 22:28:15 |
原帖由 F-16 于 2009-6-21 22:19 发表
回复以上同学  
我就按20米座椅空间算 ,   那也得拉将近90人   只比118少了20多人 , 也就两排人!  少拉人的解决办法我前面已经提出解决方法,一点不影响!  当然 我的这个算法不一定就是对的 ,  还需要厂家专业 ...

首先,“将近90”与“118”这个我认为是“将近120人”的概念少的不是20多人,是30人!
其次,现在新车可不是118人,很多都是128定员,如此,即使您“将近90人”可行,也是少拉40位;
再次,也是最关键的,您的算法还真不对,前面跟您建议过了,您自己先找个硬座车厢,把各种因素打进去之后实地测算一下,好么?
发表于 2009-6-21 22:34:13 |
原帖由 北京老鼠 于 2009-6-21 22:28 发表

首先,“将近90”与“118”这个我认为是“将近120人”的概念少的不是20多人,是30人!
其次,现在新车可不是118人,很多都是128定员,如此,即使您“将近90人”可行,也是少拉40位;
再次,也是最关键的,您 ...


肺腑之言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2:44:25 |
你们不看  我就给你们粘贴过来吧:(其实只要座椅舒服了,卧铺的乘坐率必然减少,由于卧铺的减少,卧铺的车厢又可以改装成可转动座椅车厢从而增大了运量!)(就假如按每节车厢减少2排座位计算,10节车厢总共减少20排,那么我只需要用2节卧铺车厢改成可转动座椅车厢足亦弥补运量!如果卧铺车厢减少更多,相应的还能够提高运能!)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2:48:10 |
原帖由 weekend 于 2009-6-21 22:27 发表


人数减少30人(1/4),票价上涨33%。


你这个是没依据的   
1、按我上边的话一列车运的总量减少了吗  ? 没有。
2、现在的车都满的吗?很多车都没有满
3、还有我所说的两种车搭配运行的情况你考虑了没有 ?你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2:50:39 |
找了几个“铁托”来我就怕了?:lol   我要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斗争到底!

[ 本帖最后由 F-16 于 2009-6-21 22:58 编辑 ]
发表于 2009-6-21 22:58:13 |
原帖由 F-16 于 2009-6-21 22:44 发表
你们不看  我就给你们粘贴过来吧:(其实只要座椅舒服了,卧铺的乘坐率必然减少,由于卧铺的减少,卧铺的车厢又可以改装成可转动座椅车厢从而增大了运量!)(就假如按每节车厢减少2排座位计算,10节车厢总共减少20排,那么我只需要用2节卧铺车厢改成可转动座椅车厢足亦弥补运量!如果卧铺车厢减少更多,相应的还能够提高运能!)

谁们不看?不看怎么与您探讨呢?是您自己都不看看26米多到底是车箱总长还是客室长度就下结论说话的吧~~~
实际上,按您说的,达到可以旋转并且让每位旅客比较舒适地乘坐的单向坐席,每节车箱最多乘坐也就80人,而目前硬座车定员可以达到128人,你算算减少了多少?!再就是,您总强调“其实只要座椅舒服了,卧铺的乘坐率必然减少,由于卧铺的减少,卧铺的车厢又可以改装成可转动座椅车厢从而增大了运量”,这绝对是您想当然,且不说目前66人的硬卧定员并没有比您这不足80人的座车少了多少人,即使真的数量很可观,您怎么总是认为座位舒服就可以代替卧铺了呢?座位和卧铺能比么?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争议的意义!当年的可躺式软座高级吧,比硬卧便宜吧,现在的BSP的软座舒服吧,比硬卧便宜吧,动卧的二等坐牛吧,长途价格仅与硬卧持平吧,怎么广大旅客还是认硬卧呢?劳驾您看看要是T103、T109的硬卧数量足够而且敞开卖且速度与Z、D相差不大,到底旅客是选择座位车还是硬卧?
发表于 2009-6-21 22:58:17 |
原帖由 F-16 于 2009-6-21 22:48 发表


你这个是没依据的   
1、按我上边的话一列车运的总量减少了吗  ? 没有。
2、现在的车都满的吗?很多车都没有满
3、还有我所说的两种车搭配运行的情况你考虑了没有 ?你没有


好像你所有的论证反倒都没有依据,就不要再找别人要依据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3:05:17 |
我还想问一句    以后随着铁路网的完善   要那么多能拉人的“对坐”车干什么?你们还想拉多少?你觉得你们次次车都能拉90人以上???   现在铁路网已经快完善了 ,难道不正是讨论该换车的时候了吗?
发表于 2009-6-21 23:06:09 |
原帖由 F-16 于 2009-6-21 22:48 发表


你这个是没依据的   
1、按我上边的话一列车运的总量减少了吗  ? 没有。
2、现在的车都满的吗?很多车都没有满
3、还有我所说的两种车搭配运行的情况你考虑了没有 ?你没有

1,您非得砍掉相当数量的卧铺增加成座位车,那么我告诉您现在1461这一列车运的总量非但没有减少,还有增加,但是想坐卧铺的旅客呢?
2,现在的车厢满或者不满,不是您随心所欲地改造车厢坐席分布的理由,您改造后车厢肯定还有不满的时候,那时您是不是又要出什么新的想法了?
3,您所说的两种车搭配运行的情况不用他考虑,事实上已经实行过,我拿京沪间已经举例几次了,您没看见?您自己坐火车不愿意睡觉喜欢整宿在着着灯的地方半躺着,但是大多数人不喜欢这样~~~
发表于 2009-6-21 23:09:32 |
原帖由 F-16 于 2009-6-21 23:05 发表
我还想问一句    以后随着铁路网的完善   要那么多能拉人的“对坐”车干什么?你们还想拉多少?你觉得你们次次车都能拉90人以上???   现在铁路网已经快完善了 ,难道不正是讨论该换车的时候了吗?  


楼主早生了20年。
发表于 2009-6-21 23:10:49 |
原帖由 F-16 于 2009-6-21 23:05 发表
我还想问一句    以后随着铁路网的完善   要那么多能拉人的“对坐”车干什么?你们还想拉多少?你觉得你们次次车都能拉90人以上???   现在铁路网已经快完善了 ,难道不正是讨论该换车的时候了吗?  

现在已经赶英超美了,我们还要初级阶段的理论干什么?
谁说目前的水平要永远维持下去了?谁说“对坐”形式就是绝对正确的了?只是告诉您目前中国铁路的客观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客构成以及人员流动现实情况造成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普通车的座车仍就得停留在“对坐”形式上!铁路网是否完善看怎么说了,铁路网比以前完善也不是您对随心所欲改变车辆内部设置的理由。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3:12:46 |
原帖由 北京老鼠 于 2009-6-21 22:58 发表

谁们不看?不看怎么与您探讨呢?是您自己都不看看26米多到底是车箱总长还是客室长度就下结论说话的吧~~~
实际上,按您说的,达到可以旋转并且让每位旅客比较舒适地乘坐的单向坐席,每节车箱最多乘坐也就80人 ...


你的字看不清楚   我只想说  我前面已经说过   很大一部分人是被硬座车逼得无奈才选择卧铺的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卧铺的   1是贵   2是脏。。。
发表于 2009-6-21 23:15:08 |
原帖由 F-16 于 2009-6-21 23:12 发表


你的字看不清楚   我只想说  我前面已经说过   很大一部分人是被硬座车逼得无奈才选择卧铺的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卧铺的   1是贵   2是脏。。。


取样,分布,统计数据,我从来都是被没有卧铺的现实逼得无奈才去坐硬座的,按照楼主地说法应该算是少数啦。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3:17:30 |
原帖由 北京老鼠 于 2009-6-21 23:10 发表

现在已经赶英超美了,我们还要初级阶段的理论干什么?
谁说目前的水平要永远维持下去了?谁说“对坐”形式就是绝对正确的了?只是告诉您目前中国铁路的客观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客构成以及人员流动现实 ...


这话说得!   运能充分了 , 我们还不能考虑提高提高舒适程度?  我们还必须永远痛苦的"对坐"下去???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3:21:09 |
回复以上的
现在正是该考虑该换车的时候了,    不适合换车的国情已经快过去了!  至少应该考虑两种车搭配运行的时候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7-10 0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