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手!爬着上路了
踏入火车模型已经有几年了,从初学时疯狂地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浏览各种网站,到真正静下心来开始设计并动手制作自己的场景, 其中的酸甜苦辣,遇到难题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痛苦,解决问题时充满成就感的喜形于色,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想,大多数的火模同好,喜欢的就是这种感觉吧,真的让人着迷.
从小就喜欢火车,特别是那部著名的德国电影<英俊少年>(原名<Heintje>,没看过?去找来看一看吧,除了火车之外,海因茨在里面唱的几首歌:<小小少年>,<夏日里最后的玫瑰>…天簌之音!),里面有海因茨和他的爷爷在房间里玩一屋子的火车,当时看的我血脉喷张,夜不能寐,从此就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也要有自己的火车.

终于在两年前,我在杭州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都市快报>上,发现了一篇文章,介绍了在清呤街上的百万城专卖店,立刻就冲到了店里,留连了许久,感谢章老板对我的入门教育,因为我指着百万城的东风4B问章老板:"为什么N比例的火车这么小..."

买了一本<火车模型入门> ,回去埋头苦读,然后就上网,打开Google , 键入”火车模型”, “Model Railroad”…发现了海子与TTS! 当时的心情, 不会亚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感谢站上的各位前辈!因为我的关于火车模型的绝大多数启蒙知识,都是从海子和TTS上学到的,知道了怎么造山植树,知道了DC和DCC的区别...
再后来就开始满世界的乱逛,去国外的各大BBS,才知道火车模型的世界,是如此的深邃,是如此的多彩...
二,左右为难!
从一开始到现在,我始终在HO和N之间挣扎,我喜欢的是看火车在场景中跑出各种复杂的路线,喜欢看火车进站出站,喜欢看火车的调车作业,而在有限的空间里,能满足我的,只有N了.
但是,但是…N的实在是太小了,越看HO的火车越精致,越喜欢…
所以,所以…做沙盘用N的!然后决定从2009年1月1日开始,只买HO的车车了…
等咱有了钱,庄园买两个!
一个做沙盘,另一个…另一个…另一个还是做沙盘!

三,神啊!下辈子你让我生在哪里?
火模爱好者,能制作自己周围的场景,能买到本国的火车,真的是一种幸运.我实在是找不到N的中国火车和中式场景的房子,自问又没有那个本事用改造板来做,最终就只好选择了欧式场景.真的很羡慕美国和欧洲的玩家,他们的薪水是我们的几倍可是买火车却比我们还便宜,有N米*N米的地下室或车库作为train room,有自己国家的场景建筑,可以参加当地的俱乐部,开车不远就能到一家卖火模的Hobby店,网购只要几天就能收到包裹…
买这几本书,真是八容易啊!

另:咱们网购,除了时间长点外,其实并不难.搞一张上面有VISA 或者 MASTER CARD字样的信用卡,并且支持外币支付功能的,其实现在很多很多卡都有这样的功能,象招商的,广发的,中信的…然后在付款页跳出来的时候,按照提示输入卡号就行了.这样的操作稍微有点英文基础都没问题的.而且没有外币也没关系,这些卡,基本都有自动结算的功能.会按银行当日牌价,把你卡里的人民币换成外币的.
推荐几个国外网购的网址:
德国:
http://www.modellbahn-kramm.com/index.cfm?sprache=E
http://www.lokshop.de
美国:
http://www.caboosehobbies.com/
这几家信誉非常好,价格也公道.
再提醒一下,由于欧盟有VAT,也就是增值税,所以在浏览价格时,注意选不含VAT的,因为欧盟卖到盟外的,都是免税的.现在人民币在升值,买欧元的东西很合算哦!
四, DCC!这是王道!
DC,还是DCC?模拟还是数码?这似乎是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可对于刚加入火车模型界的人来说,在根本就不知道DC和DCC的区别时,要做决定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还有观望者,就选择DCC,买吧!真的不会后悔的.DCC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只有DCC才能模拟真实世界火车的运行.对于想仔细了解DCC的,请参看我写的几篇小小的文章:
火车模型的数码世界 - DCC
火车模型的数码世界 - 车辆芯片 Mobile Decoder
火车模型的数码世界 - 中央控制器 Command Station
火车模型的数码世界 - 附件芯片 Stationary Decoder
见笑见笑!顺便给自己做一下小广告!
但是,DCC还是有一个缺点:

小小的建议:
最好不要因为便宜而买入门级的Command Station,然后因为没有扩展功能而后悔,宁可现在少买点车头车厢,把预算留在买一个好一点的Command Station,比如Uhlenbrock Intellibox, 或者他的弟弟们,象Fleischmann Twin Center, Piko Power Box…或者ESU 的ECoS 5000, Digitrax的Super Chief.

五,冲动是魔鬼!
在真正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前,请对得起自己荷包里的银子,因为那些是我们做牛做马赚来的血汗钱,是我们欺上瞒下辛辛苦苦偷偷摸摸攒下来的私房钱!也因为我们的这个爱好是钱坑,是无底洞,更不幸的是,我们又掉入了DCC的深渊.
我选定了TC后,在上海利广看到了Fleischmann的带TC的套装,立刻买下.然后就开始构想自己的场景,采购了一堆Fleischmann的轨道及道岔马达.结果发现,这世上竟然还有叫Flex track的裸轨,可以任意弯曲做出拟真度更高的场景,还有一种叫Tortoise的慢速道岔马达,它可以装在场景基板的下面,让道岔实现缓慢而幽雅地搬道,在收到了两片Lenz LS150 stationary decoder后,才发现它竟然只能输出AC,而且最长时间只有10秒,最适合控制twin coil的马达,而我的Tortoise是slow motion stall马达,要吃持续的DC或者半波的AC!昏倒!

在决定买什么之前,先去它的官网,下载user manual ,仔细地把它从头到尾的看完,然后过一个星期再作决定吧.请千万不要象我这样,每次去上海,不去利广就象心头爬满了成千上万只的蚂蚁,而到了利广,不砸点银子买点车头车厢场景材料,就象抽大烟的进了烟馆,看着一屋子的大烟却抽不到,那种心头的折磨.谢天谢地,醒悟的早,否则现在建场景的预算都要不够了.
另:
欧州基本所有火模厂商的产品的目录,都可以从这里下载到:
http://www.lokshop.de
六,动手!就是现在!
虽然我们已经看了海量的文章,虽然我们已经在心里默默盘算了无数次制作的顺序,虽然我们看了很多的网站和很多的帖子后,越来越觉得,火模里面学问真是大.做场景旧化,就要有点美术知识,电路及DCC就要知道电学,做场景的底座就要会点木工…但是不要怕,在动手后,虽然会发现一堆问题,不过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这些问题最终都会被解决.
在动手前,先在网路上收集所有能找到的图片及制作方法的文章,在自己的硬盘上分门别类的存储好,然后在决定做什么的时候,把这些资料再仔细看一遍,把制作的顺序,最好是能写下来,然后开始做吧!做的过程中,可以慢慢来,做好一步,看一看效果,然后再往下.我们不是在完成工作上的项目,提前完成了没有人给我们发加班薪水.所以尽量做出自己最满意的效果来.
如果做的实在不好,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所有我们看到的做的极棒的Layout,那些制作者的手艺,都是失败的经验堆出来的.我们只看到他鬼斧神工般的技术,却看不见他扔在屋子阴暗角落里的永远不敢show给别人看的东西.想想梁朝伟张曼玉在拿金马奖之前,拍了多少烂片就知道了.

在动手做固定式场景前,找一个木板,做一个小桌子,然后把还没用到过的技术,都做个试验,效果满意了,再往场景上做吧.
咱们没办法象老美那样,一辈子搬好多次家,搬一次就做一个场景.咱们做一个场景,是希望它能跑个五年十年的,所以尽量把它做的完美一点吧.
这是我的实验台,主要测试了PECO道岔的改造,裸轨的辅设与旧化等等…

我在海子还发过一个小场景的制作过程和一个车库的旧化过程,年代太久远,连接已经找不到了。
见笑见笑,这里小广告没做成。
想起来了,TTS上我发过那个车库的旧化,请参看: 车库的旧化
小场景的制作过程,在百万城找到了:
小小场景的制作
七,工具!用最好的!
做场景,是需要很多很多的工具的.场景的材料,可以找到替代品,然而工具…相信我吧,请选择你能买到的最好的工具,而且是合适的工具,因为这是我抛弃了很多只用过一次的”烂”工具后,换来的教训.
从做场景开始:
木工,可以用Bosch的,比如电锯,充电式的曲线锯,充电式的电钻,冲击钻等…Black&Deck的也不错.
模型:Tamiya的工具和辅料,那是相当的不错.
还有很多零零碎碎的小工具,以后再贴出来…

八,问吧!尽情地问吧!
如果有任何的问题,在我们能找到的一切BBS上问,用中文问,用英文问,用德文问.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火模网站,不管是中国的台湾的美国的德国的,都有很多在水上或者水下的高人,他们会乐意解答你所有的问题:
或者也可以象我一样,把这些BBS所有的帖子,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从帖子里,又能连到很多的网站,网友们都是很喜欢把自己的制作经验放在个人的website或者blog上和大家分享的.这样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了.或者也可以加入一些yahoo的group.
也请善用各BBS的search功能,我们又会发现,原来自己想问的问题,在N年就,就已经有很多人问过了,我们甚至省掉了打字的时间.
在看到车友们的作品后,无论如何,夸奖他吧,至少他有勇气贴出来,然后再给点你认为最好的建议吧.鼓励的作用远超过批评.
我经常逛的BBS:
台湾最大的火模论坛:TTS
美国最大的火模网站:Trains.com
英国的:RMweb
小小经验,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愿我们一起进步,共同提高,为了中国的火模事业而奋斗终身!
[ 本帖最后由 喜宝 于 2008-10-13 14:3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