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模型的数码世界 - 附件芯片 Stationary Decoder

Stationary Decoder是相对于Mobile Decoder的称呼. Mobile Decoder因为是装在车头内, 所以叫移动芯片, 而Stationary Decoder直接翻译就是静止芯片, 是用于控制场景中道岔马达, 信号灯, 摇臂式信号机, 平交道栏杆及其它一些设备, 所以也被称为Accessory Decoder.
当需要对场景中的道岔或者信号灯进行操作时, Command Station就会通过总线bus向Stationary Decoder发出动作指令, 而Stationary Decoder收到指令后, 就会根据用户的设定, 在自己的某一个输出端口输出一定时间的电流来驱动道岔马达或者信号灯, 这样就达到了数字化控制外设的目的.所以Stationary Decoder和Mobile Decoder一样, 无非就是控制某个输出端口输出电流而已.区别只是在于输出端口的多少, 输出电流的大小.

Command Station与 Stationary Decoder连接的总线bus, 也有很多的标准. 比如Trix开发的s88, Digitrax开发的Loconet,Lenz开发的X-Bus, 也叫XpressNet, Roco Maus-Bus, ZIMO ELEKTRONIK的Can-Bus等等. 目前以支持Loconet的 最多, 所以在挑选Stationary Decoder时, 首先要注意的是, 自己的Command Station与Stationary Decoder所支持的总线协议是否一致. 总线协议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
而有些厂商为了方便玩家, Stationary Decoder干脆直接从Rail bus, 也就是轨道电流中取得电力及数码信号不过有时候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特别是直接从轨道中取得电流的, 因为DCC的电流都是很宝贵的, 如果Stationary Decoder也要消耗本来应该用于机车的电流, 就有点浪费了

因为各家的Stationary Decoder输出的电流, 电压及时间都不尽相同, 所以在选择合适的Stationary Decoder必须和它所要驱动的外设一起考虑.
如果驱动的是电动搬道机, 那么需要明确的是搬道机需要的是何种电流, 驱动时间要多长.通常电动搬道机的驱动方式有三种: 电磁筏(Twin Coil), 马达(Motor Driven), 热记忆线(Memory Wire). Twin Coil的搬道机是利用电磁铁的吸合来驱动道岔, 通常都是吃16-18V的AC交流电, 一般只需要0.1秒的电流就可以完成搬道, 欧洲不少厂商都有生产.Twin Coil的优点是安装简单, 但由于是普遍直接安装在道岔边上(也有部分是安装在台板下方的,比如Peco),而且搬道时间过短, 因此拟真度不高. 而马达驱动的搬道机则通常是吃DC直流电, 安装在台板的下方,一般需要数秒的电流输出才能完成搬道, 象Tortoise则需要持续供电.Memory Wire也是吃DC直流电, 电流流过记忆线后, 线会发热, 长度开始变化, 当记忆线拉动道岔时, 就完成了搬道作业.具体可以参考:ProRail International , Viessmann也出了一款此类的搬道机, 并且内置了DCC解码芯片. 只是比较贵.

Stationary Decoder 的输出电流值与同时输出的端口数也是需要重要考虑的地方. 在DCC还未普及的年代, 一些厂商所生产的电动搬道机, 通常需要的电流比较大, 象Peco 较老式的PL-10电动搬道机, 就需要2A的电流才能驱动, 而目前绝大多数的Stationary Decoder 只能输入出1A的电流. 因此如果要用Peco的电动搬道机, 可以选择它的新品PL-10W.
一般Stationary Decoder里面都有一颗较大的电容, 利用电容的放电来取得较强的电流输出. 所以象Lenz 的LS-150, 虽然它具有6个输出, 但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输出端口可以输出电流, 如果是用来驱动Twin Coil的搬道机, 问题并不大, 因为时间很短, 但如果用来驱动Motor Driven的搬道机, 特别是在火车经过一组道岔的时候, 则就有可能产生来不及搬道的情况, 一个道岔还未完成搬道, 火车就已经通过了.
所以应该在选定电动搬道机的种类后, 再来考虑采用何种Stationary Decoder.关

如果是驱动信号灯, 那么就要求Stationary Decoder必须要能输出持续电流了. 德式信号系统可以采用Viessmann的一系列控制设备加上它的Stationary Decoder, 但价格会比较贵.另外还有象Digitrax也出了一些Signal Decoder, 比如SE-8C等.如果是直接采用电脑控制自动行车, 那么OM32 Serial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它直接通过串口与PC相连, 由电脑行控软件控制, 不需要Command Station的干预了.
Stationary Decoder还可以控制场景中其它由马达驱动可以运行的部分, 如平交道的栏杆, 水车磨坊的水车, 车库的大门等. 如果用来控制灯光, 则通过调整电流的输出模式, 可以控制平交道的闪烁灯光, 建筑的灯光及路灯, 甚至可以产生明到暗或者暗到明的渐变效果.
[
就象要给每个车头里的 Mobile Decoder 设定地址一样, 也需要给 Stationary Decoder 的每一个output设定地址, 大多数的 Stationary Decoder 支持的地址范围可以从1 到 2044. 不过通常 Command Station 或者 Throttle 上面的键盘数字是从1到9, 所以如果要操作地址超过10的外设, 比如10号道岔, 就会比较麻烦. 这个问题, 可以通过直接采用PC端的电脑行控软件, 或者用外加键盘, 比如Uhlenbrock的IB-Switch来解决.
对 Stationary Decoder 的设定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类似于Lenz或者Digitrax的产品, 上面有一个设定键, 需要设定时按设定键, 然后由 Command Station 发出一个X号的Switch命令,这样某一个output的地址就被设为X号了.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总线进行编程, 比如Uhlenbrock的产品, 都可以由 Command Station 通过Loconet对它的 Stationary Decoder 进行编程, 它的参数称为LNCV, 有点象对 Mobile Decoder 进行CV编程, 设定非常方便。
Uhlenbrock的UH-63410 Switch Module是一款性价比相当高的 Stationary Decoder , 它有20个Output, 并且每个都可以单独编程为输出直流DC或者半波的交流AC, 时间也可以单独设定. 因此它几乎可以控制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电动搬道机, 信号灯等外设. 不过如果按照它的说明书操作, 那么一个电动搬道机要占用它的2个Output, 而Viessmann的信号灯则有可能占用4到5个, 因此如果作一点小小的改进, 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它的Output使用效率. 比如利用它的Output可以输出持续的直流电来驱动继电器Relay, 加一个简单的电路, 就可以使它每个Output都能控制一个电动搬道机.
关于电动搬道机与Stationary Decoder的比较与选择, 可以参考:Navigating the Stationary Decoder and Switch Machine Jungle.写得非常详细与专业。
关于DCC的其它贴子可以参看小弟的小作:
火车模型的数码世界 - DCC
火车模型的数码世界 - 车辆芯片 Mobile Decoder
火车模型的数码世界 - 中央控制器 Command Station
[ 本帖最后由 喜宝 于 2007-10-19 09:4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