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宾宾

(宾宾探访):老郑州局界口之七:(结局篇)暴走南同蒲、候西展线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段路况非常差:Q :Q
准备上公路大桥了,公路桥比铁路桥远2公里左右
IMGP19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阴天。看不到铁路桥了:L
IMGP19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桥就是山西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境内了
客车在一转盘处停车,这里可以转车去永济、运城、太原,还有芮城、平陆方
IMGP195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车有摩的到风凌渡火车站,4元
我说到铁路桥头,他看我是外地人。居然要10元:'(
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L ,为了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认了吧~
IMGP195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准备从桥头钻风凌渡隧道探访界口,离火车站不到2公里。直接暴走过去

但被守桥武警和一位工务人员严辞制止:Q :Q


只得到火车站,还是那辆黑摩的,又要了我4元:L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名:风陵渡站
站址: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
邮政编码:044602
历史:建于1935年
位置:离太原站505公里,离华山站23公里(南同蒲线)
归属:隶属太原铁路局管辖
等级:现为四等站
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
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

正如fmpc所说,字有点太大了:lol ,有点不成比例
IMGP19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累的缘故,确实有点晕头转向了:L
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是界口
:'(
IMGP196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凌渡工区
IMGP196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凌渡车站现在只有到临汾的通勤车8165、6次停靠
K5、6次如果能长期延长到北京就好了
IMGP1958.jpg
发表于 2008-6-13 20: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赶上直播了~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勤车13:10开车
6提把这里无情的跨越
了:Q
IMGP195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幸好与fmpc及时联系,才知道自己走反了:L
赶紧回头向南走去,翻栏杆进站
IMGP196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牌子背景上的车好象中国没有吧
IMGP196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K848,离界口K849.5不远了
向南走去~

IMGP196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然这里已经是太局地盘~
IMGP196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陵渡在芮城县西南端,距县城30公里,与河南、陕西省为邻。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千百年来,风陵渡作为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过这里,走入秦晋。金人赵子贞《题风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名称由来】
传说之一:
名字是因附近的风后陵而取的。轩辕黄帝和蚩尤战于琢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顿时东西不辨,迷失四方,不能作战。这时候,黄帝的贤臣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制作的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摆脱困境,终于战胜蚩尤。可惜风后在这场战争中被杀,埋葬在这里,后来建有风后陵。风后陵,在赵村东南,高二米余,周围30米,故称风陵关。因唐代圣历元年(689)在此置关,又称风陵津,是黄河南泄转而东流之地。津即渡口,所以后称风陵渡。

传说之二:
女娲的陵墓就是风陵渡,女娲为风姓,故称风陵。在风陵渡附近赵村东南,有女娲墓,冢高2米,周边 30米。墓前原有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重建风后祠及碑记,可惜已毁。

【成因】
黄河流过河口镇后,为南北走向的吕梁山所阻,折向南流,奔腾于陕西、山西两省边界的峡谷之间。河水从壶口瀑布泻下后,出龙门继续向南流,到潼关附近,因受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其中一条支脉华山所阻,折向东流。

【历史】
风陵渡自古以来就是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魏国与秦国的古战场就在这里,东汉时的曹操讨伐韩遂、马超,西魏的宇文泰破高欢等著名战争,均发生在风陵渡。

明清时在此设巡检司和船政司,管理防守和运输事宜。这处“鸡鸣一声听三省”的渡口,历史上一直以摆船渡河,来连接陕豫二省。正是“挽输今正急,忙煞渡头部”。而今,一座铁路大桥将南同蒲路和陇海路连接在一起,把黄河天堑变为通途。1500米长的黄河大桥飞跨南北两岸,连接三省人民。凤凰咀上的引黄电灌站,吞波吐浪,灌溉着万顷良田。 登临河岸边的凤凰嘴上,远眺潼关,太华、崤函历历在目,脚下黄河波浪滔滔,气势雄伟。
IMGP196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车站南侧比较恐怖的大弯道~
长度942,曲线半径400,超高110,转角135度(fmpc提供数据)
IMGP1969.jpg
IMGP197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1.5公里并不远,远远看到界碑了
IMGP197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界口就在眼前,感慨万千~
IMGP197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探访新郑局界口时以山西为压轴戏,
今天老郑局界口探访时仍然如此,熟悉的太原局大理石界碑
IMGP1974.jpg
IMGP1975.jpg
IMGP197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6-1 1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