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宾宾

(宾宾探访):老郑州局界口之三(武九、横麻线)(完)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K391成都--福州车进站,走横麻线的
IMGP9766.jpg
IMGP976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K105 北京西--深圳进站
IMGP976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运转车长,头发胡子全白了。满口武汉话,听不懂
IMGP977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票车尾开门,可以这样拍照。:lol
在算王庄小票车上也这样拍过
IMGP977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站就是弯道~
IMGP977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旁边有线路引入,是铜九线?
IMGP9773.jpg
IMGP977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边道非常宽,为巡道工提供了方便
IMGP977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条线路向东了~
IMGP9776.jpg
IMGP977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驶上九江长江大桥引桥
IMGP9778.jpg
IMGP9779.jpg
IMGP978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与G105公路桥会合
IMGP978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驶上主桥,跨越长江
IMGP978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江长江大桥
九江长江大桥始建于1973年12月,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察设计,第215桥梁工程处组织施工。

它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我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八座大桥,也是我国目前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无论是桥的设计、施工工艺,还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反映了我国迄今最先进的建桥水平。

九江长江大桥铁路桥长7675米,公路桥长4460米,江中有桥墩10个,共架设11孔钢梁,最大跨度216米,最小跨度126米。整个大桥设计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独特,雄伟壮观。大桥铁路引桥采用的无碴无枕预应力箱形梁,在我国建桥史上还是第一次。主河槽216米宽的大跨度,也居全国桥梁之首。

我国第一次试验的15锰钡氮新钢种在这座桥上首先使用。这座桥使用的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创造了我国建桥史上的最高纪录。九江大桥墩顶到基础最低底面,相距64米,相当于一座22层高的楼房。从钢梁拱顶到基础最低底面,高达132米,相当于一座45层的特大高楼。九江水域地质情况复杂,水深流急,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单位在基础工程中采用了双壁钢围堰、泥浆套下沉和空气幕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保证了工程质量,受到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很高的评价。

1992年,九江大桥公路桥正式建成通车,1995年大桥铁路桥贯通。大桥全线通车后,成为京九铁路的枢纽,对加强我国南北交通运输,促进华东、中南经济建设、文化交流和旅游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九江长江大桥北岸是湖北省黄梅县的小池镇,南岸位于九江市区的白水湖,现已成为游客观光的一个新景点。大桥附近有琵琶亭、锁江楼塔,相映成趣。

    九江长江大桥 于1991年底建成,是京九(龙)铁路和合(肥)九(江)铁路的“天堑通途”,为双层双线铁路、公路两用桥,铁路桥长7675米,公路桥长4460米,其中江上正桥长1806米,10个桥墩,11孔钢梁,不论长度和跨度为160米的普通钢桁梁外,主航道为三孔刚性桁、柔性拱,桁高16米,跨度为180米,中间一孔最大夸度达216米,最大知高32米。采用十五锰钡钒氮高强度低合金钢种制造,钢板最大厚度为56毫米,并用直径27毫米的高强度螺栓铆接钢梁杆件。目前九江大桥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最长的铁路、公路两用的钢桁梁大桥,既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又是九江最引人注目的新旅游景点 。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象乌龟背一样的建筑是九江市艺术中心
IMGP978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大桥上可以开到120KM :L
IMGP978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驶过长江,告别江西进入湖北
IMGP978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桥通过了
IMGP978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是湖北黄冈地界
黄冈以出高考状元而名扬天下
IMGP9787.jpg
IMGP978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冈简介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一区(黄州)、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万。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革命传统光辉灿烂。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等200多名开国将帅,铸就了“紧跟党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

区位交通得天独厚。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四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京广联接线、沪汉蓉快速铁路),飞架四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纵横五条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黄小高速、江北高等级公路、武英高速、大广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自然人文交相辉映。黄冈依山带水,风光秀丽。大别山巍峨磅礴、天工巧夺,连绵境内数百里,其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集雄、奇、险、幽于一体,堪与泰山、庐山媲美。龙感湖古称雷池,曾与鄱阳湖相连,现有水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长江流经本市189公里,境内倒、举、巴、浠、蕲、华阳河六水并流,百湖千库星罗棋布。黄冈名贤咸至,胜迹如云。李白、杜牧、王禹偁等历代骚人为此吟咏千古名篇,苏轼因此成就其文学巅峰,黄梅戏在此发源。以黄冈为中心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更是全国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是湖北红色旅游的主体。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尤其是1996年撤地建市以来,黄冈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全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工业初步形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等五大支柱产业,吸引了北京汇源、湖南太子奶、内蒙古伊利、浙江奥康、香港稳健等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农业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蚕茧、板栗、茯苓、花生、油菜、淡水珍珠等农产品产量居湖北之冠。市区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精神文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黄冈人民坚持科学发展,推动全民创业,倾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行政环境,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快构建实力黄冈、活力黄冈、魅力黄冈、文明黄冈、和谐黄冈。


建国后,黄冈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行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978所,其中大中专学校22所,普通中学366所,小学3800所。一批骨干学校富有特色。黄冈师范学院是境内本科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生11000人,成人教育在校生4000多人,设有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系、音乐系等15个院系,英语、教育技术专业是全国同类院校教改牵头单位,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学院有一批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先进实验室和省级优质课程。学院国院交流广泛活跃,已与美、英、澳、日、加等国的10多家高校与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常年有外籍老师任教讲学,2002年开始招收留学生。黄冈中学是湖北省重点中学,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数、理、化学科全国竞赛成绩一直在全省多列前茅,获奖总人数2800多人,其中国家奖900多人。在国际数、理、化奥赛中累计获6金、4银、1铜共计11枚奖牌。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2: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往九江方向的货车
IMGP97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1: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告别长江大桥
IMGP9791.jpg
IMGP979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5 06: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