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29 21:57:31

asoya 发表于 2015-3-28 13: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叫做反对撒沙启动?同样的条件,人家四轮都能启动的场合,你六个轮要是还需要撒沙才能启动,难道不需 ...

怎么说着说着就变味了?之前咱们可是说的平稳操纵,既然要平操,必然不可能指望机控防空转,这本是一对矛盾
如果要最大限度提高黏着利用率,那必然要从机控入手,再有经验的司机也无能为力
请不要将此混为一谈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29 21:59:13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5-3-28 22: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说起来,一个厂家做的客机速度越高,它的牵引力控制系统就越好,因为高速系统需要的测量和控制精度都高 ...

株洲厂做过中华之星,怎么HXD1C还空转啊?您这都什么理论啊,给您美国车白看了,真是跟我说的一样,先入为主,爱谁谁,呵呵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29 22:01:39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5-3-29 1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咱说句实在话,靠人控制和靠机器控制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且现在的技术条件下,靠机器控制已经远远比人靠谱 ...

呵呵,您说话可真轻巧,既然成本这么低,您先把电梯控制程序搞出来吧
然后咱再谈铁路机车自动驾驶的问题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5-3-29 22:02:05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5-3-29 22:10 编辑

asoya 发表于 2015-3-29 17: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个活儿,人家四百人就能干,你要派六百人还干不好,你说说看意义和价值是怎样的?一群废物不以为耻,反 ...
认真读下来,真正狡辩是却是你自己,而还混淆了概念。

用直流车和交流车进行比较后,得出来交流车是控制系统的好的结果,跟是不是交流没有多大关系?那还搞什么交流车,还有什么意义呢。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29 22:04:19

asoya 发表于 2015-3-29 17: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控其实重点在监视机控是否正常方面,包括调度指令,而不是试图代替机控,那是开倒车。

这点在地铁上已经实现了,在机车上几乎不可能——我不是反对提升黏控水平啊

asoya 发表于 2015-3-29 22:39:01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29 21: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黏着受限的情况下哪来的改进余地?如果改,就是朝着美式机车的方向前进,但客机可能吗?呵呵
再说20‰湿 ...

四轮机车比六轮重量轻50%的情况下,能轻松启动的场合,牵引力更大的六轴机车来了,告诉大家黏着受限无法改进,需要撒沙? 美式机车的最大可用黏着系数大得多,客运机车还差得远。

实验是为验证性能,比如襄渝线上的HXD1测试4500吨的时候,个别困难地方就出现坡起空转现象,但这并不影响最终全线最终使用4500定数。也就是说,正常运行中极有可能遇上实验出现的状况, 显然实验对于困难情况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否则下个雨雪就抓瞎,全线就没法儿正常运营了。

asoya 发表于 2015-3-29 22:42:03

本帖最后由 asoya 于 2015-3-29 23:09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29 2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怎么说着说着就变味了?之前咱们可是说的平稳操纵,既然要平操,必然不可能指望机控防空转,这本是一对矛 ...
并不矛盾,机器更智能的情况下,司机可以更加游刃有余,把精力放在监视和预判动作上。

asoya 发表于 2015-3-29 23:04:39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5-3-29 22: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认真读下来,真正狡辩是却是你自己,而还混淆了概念。

用直流车和交流车进行比较后,得出来交流车是控 ...

就是直流车,中国的客机六轴水准都跟先进水平差老鼻子了。 引进交流之后,才大大缩短了差距。 不管是直流转向交流车,还是交流车自身的控制水平改进,这都是机车设备及机控能力的升级改进,是靠司机撒沙子吗?

前面大3B实验,教主说了多少回,还发了论文,你咋不说呢?HXD1C改进黏控系统的例子也都举了,都是黏控升级,你都选择性无视是吗?拿DF4J,实际只是拿来说你的,要有点自知之明,不要一方面羡慕系统升级带来的好处,一方面又自相矛盾的固守残缺,这是要不得的。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5-3-29 23:28:56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29 2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撒沙是为增加黏着,那么如果黏着已经到限了,那就跟控制无关了
速度最慢,没人敢干,电机烧了找谁去?
...

哎,这个真是水平问题,黏着不足,可以降低输出功率呀,这个黏着研究我记得是有数据的,输出功率下降只会降低加速度,但最终肯定是能起来的,除非黏着下降到最低功率也起不来了,那才需要撒沙。

说的简单点,这就是越野车里的雪地模式,本质就是降低输出功率而已。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5-3-30 08:41:02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5-3-30 08:57 编辑

asoya 发表于 2015-3-29 22:39
四轮机车比六轮重量轻50%的情况下,能轻松启动的场合,牵引力更大的六轴机车来了,告诉大家黏着受限无法 ...

要是比六轴机车轻一半的是三轴机车,而不是四轴机车。四轴机车是六轴机车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轻了三分之一而已。前提条件是同等轴重下。
控制系统在先进也不可能替代人脑,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以降低劳动强度,但不是让去干别的,该需要人工操作的照样需要。这个只要到实际中,就是看出来,不用在屋子中拿理论数据的推倒实际情况。
另外,控制系统的建模要正确,包括数据结构也要正确,否则这个错误那设计出来的控制系统也是有极大错误和问题的。

asoya 发表于 2015-3-30 09:14:26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5-3-30 08: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是比六轴机车轻一半的是三轴机车,而不是四轴机车。四轴机车是六轴机车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轻了三分之 ...

六轴车比4轴车重50%好了吧,这个差距实际上非常大了,改变得了事实吗?

我可从没说过机控完全代替司机,但是着重点不同,机车的性能越好越智能,司机的工作越轻松。    为什么拉锯说HXD3D冲动厉害?司机通过操控手段也能平稳,但是要时刻小心翼翼,如果3D改进一下控制系统以及相应设备,司机是不是要轻松多了?记住,设备是为人服务的,认识到差距,就应该努力去改进,而不是说人也能做到就不去改进。

撒沙问题也是如此,我说尽量减少撒沙,不是说不让用撒沙,在完全有能力避免撒沙的场合,当然应该想办法改进,而不是消极的靠撒沙,靠人小心翼翼的操控。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5-3-30 09:25:55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5-3-30 10:28 编辑

asoya 发表于 2015-3-30 09:14
六轴车比4轴车重50%好了吧,这个差距实际上非常大了,改变得了事实吗?

我可从没说过机控完全代替司机 ...
按照你的逻辑,六轴机车是八轴机车重量的二分之一,四轴机车是八轴机车重量的四分之一。

HXD3D现在的冲动大是因为别的因素造成的,机车操作平滑了,结果同供电区间下的韶山机车劈向器总是烧。调整到不出现这个问题了,结果机车就出现了冲动过大。这也说明了不是控制系统不行,而是机车逆变系统的谐波过大。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30 09:53:29

asoya 发表于 2015-3-29 2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四轮机车比六轮重量轻50%的情况下,能轻松启动的场合,牵引力更大的六轴机车来了,告诉大家黏着受限无法 ...

这咋还轻出50%了,还能再夸张点不?而且您既然知道,重量是限制条件,为何选择性无视,传动方式也是限制条件呢?
何况,这一切的前提还是来自网际流言
货机坡起的情况还稍微多一些,客机还赶上轨面湿滑真恐怕一年遇不上一次,那么偶尔有一次,就算需要撒沙,又有何妨?
凡事讲求个性价比,客运机车,死乞白赖的去抠黏着极限,有这必要吗?有这精力不如去思考思考如何降低谐波干扰,提高功率因数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30 09:55:38

asoya 发表于 2015-3-29 22: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并不矛盾,机器更智能的情况下,司机可以更加游刃有余,把精力放在监视和预判动作上。

说矛盾是指平稳操纵与追求最大黏着利用率之间的,请不要继续变味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30 09:58:27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5-3-29 23: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哎,这个真是水平问题,黏着不足,可以降低输出功率呀,这个黏着研究我记得是有数据的,输出功率下降只会 ...

说的不就是输出降低到黏着范围内也起不来的情况吗?您不能总是想当然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5-3-30 10:29:24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30 09: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的不就是输出降低到黏着范围内也起不来的情况吗?您不能总是想当然

哎,就现在那机车控制水平,还是有潜力可挖的

太局太原段 发表于 2015-3-30 10:31:47

HXD1C也是这样,太原到大同,韩原线上的司机都是如此。。。。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30 10:34:11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5-3-30 1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哎,就现在那机车控制水平,还是有潜力可挖的

这不还是想当然吗?客机都标420了,还挖啥?呵呵

asoya 发表于 2015-3-30 10:43:35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5-3-30 09: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照你的逻辑,六轴机车是八轴机车重量的二分之一,四轴机车是八轴机车重量的四分之一。

HXD3D现在的冲 ...

你这人怎么这样,都说了笔误,应是六轴比四轴重50百分之五十了,前面也一直这么说的。还继续纠缠?

asoya 发表于 2015-3-30 10:56:04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3-30 09: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咋还轻出50%了,还能再夸张点不?而且您既然知道,重量是限制条件,为何选择性无视,传动方式也是限制条 ...

前面说了,笔误,一直说的是六轴比四轴重了50%。牵引力高出百分之三十四,这已经考虑了传动方式和轴式结构包括国内软件能力等影响了(否则理想条件是高出接近50%)。

客机一年赶不上几次撒沙,这是没问题的,否则配备撒沙系统干啥。但是我批的某些人说不加条件的说,正常大坡道坡起都要靠撒沙。下面是原话:
“也不啊,大坡道客车启动照样需要撒砂,否则起不来车。甚至有时候行驶过程中也需要啊。”       这样没前提的乱说有意思吗。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冲动的HXD3D为啥不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