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6 16:34:49

asoya 发表于 2015-4-5 2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意思就是因为电机不行,电流限制,扭矩很小,所以轮周牵引力离理论最大黏着力还差的远,所以还谈不上 ...

咱这是要没完没了的节奏啊……第一段无异议
第二段,用不着管对谁影响更大,只需要明白黏着不良时,4轴不占优势
第三段,首先我想说,试验不等于运营,这不是一回事
其次,您那么牛的4轴高水平客机,拿到中国来,司机照样该撒沙子撒沙子,您信不信?
开过SS的司机当然不会向您说的那么干,因为您只知道理论情况,不关心实际情况,而司机关心的是,这趟车跑完我能不能拿到手该拿的钱。如果您这么想比,我记得您以前炫耀过环铁的人脉关系,不如组织个实车验证,看看论文上写的高水平四轴客机能发出多大力,然后模拟相同场景(环铁的曲线我都可以不去计较),看看SS车不撒沙可以给多大力,老实说,我不信会比他低
对于18节客车来说,使用高水准的四轴客机,20‰坡道雨雪天不撒沙启动都不是大问题——这种话本身就没啥比较意义,既然要比,就真刀真枪的比牵引力,这才有说服力
假设此时钢轨能提供的最大黏着力为每轴30KN,就算您水平高,吃满了,不也才120吗?我水平低,每轴23KN总也有了吧?6轴还比你120小不成?
北京站启动后撒沙,首先是提高黏着,其次是保险,没必要考虑坡道不坡道,您只需关系牵引力即可,为何一再跟我说坡道,这挺业余的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6 16:37:31

asoya 发表于 2015-4-5 2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多年过去了,现在呢?1B还是一下雨就坡停么?看问题不能刻舟求剑啊。

不好意思,真不关心,那个也是人家主动给我讲的让我印象挺深刻而已
说这话只是为了说明,您那种车好了,司机操心的事儿就少了这样的论调,在国内铁路运营实践活动中,往往是得不到印证的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6 16:40:59

asoya 发表于 2015-4-5 22: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有用途了,人家轻松启动的场合是实际测试运用的结果,不是我推导的,国内公认能达到的水平。你个直流 ...

第一,请不要想当然
第二,黏着利用率(启动转矩)太大,在国内,对客机的确没什么用,要么我想也不至于我们的电机比人家差那么多,因为没用,自然也没心思去花太大精力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6 16:45:38

asoya 发表于 2015-4-5 22: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个人简直了,我什么时候说成是正常现象了?我明确说的是有时候,认为出现这种问题不应该,你什么理解 ...

问题在于人家下雨天可以不切电机,你四轴行吗?呵呵
当然这不代表我认可造六轴车当四轴用这种模式
另外,4轴6400,国产化的问题您考虑吗?
1600的牵引系统那么好造的?
我觉得要4轴还不如4800,呵呵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6 16:48:24

asoya 发表于 2015-4-5 2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谁说胶济线上SS9G雨雪天原地打转叫救援的?这是谁杜撰的?   

HXDXD水平已经不错了,切两根轴也秒了 ...

没人说过原地打转
这种个例您也没必要无限放大,SS9在胶济线跑了那么多年,下雨也不是一天两天,如果下雨就趴窝,早就加补机了
秒不秒的也不是您在这想当然的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6 16:50:41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5-4-5 2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要降低电流,最可行的办法是降低输入电压,呵呵,问题是这电机能不能在这个条件工作呢?

这帖子让我很是长见识啊,我也终于闹明白我们国家的技术人员为啥连电梯的控制程序都做不出来了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6 16:52:02

asoya 发表于 2015-4-6 12: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版友提到过切电机运行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切俩。三个的就是一半架子了。为了机车前后架子输出相对一致 ...

您所谓的“更合理”,在实践工作中同样得不到印证

asoya 发表于 2015-4-6 19:07:02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6 16: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好意思,真不关心,那个也是人家主动给我讲的让我印象挺深刻而已
说这话只是为了说明,您那种车好了, ...

你看,这都跑了这么多年了,就跟你说的,还雨天上个坡就坡停,早玩丫蛋去了。

asoya 发表于 2015-4-6 20:24:01

本帖最后由 asoya 于 2015-4-6 20:58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6 16: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咱这是要没完没了的节奏啊……第一段无异议
第二段,用不着管对谁影响更大,只需要明白黏着不良时,4轴不 ...
牵引力不是我测的拜托,都是各厂家跟相关权威组织测的,国内就是主机厂和铁科院,你说说哪个型号的机车没测过牵引力?各种数据都是假的?   我只是引用现成的数据,业内权威现成的测试标定数据结果你不信,还要请人家帮忙测?   

1000吨列车在20‰坡道上的起动阻力大约245kN上下,国外有这种坡道定数下的湿轨起动视频,怎么不是真刀真枪了。此时每根轴输出至少要有 63kN以上,想要稳定起步加速,实际牵引力必须还得高。    你这个“假设此时钢轨能提供的最大黏着力为每轴30KN”纯属拍脑袋假设,这种黏着系数降到只有0.146,六轴车来了按你假设操140kN的能力,就想启动阻力约245kN的列车? 这不是开玩笑嘛。

就不说上面的假设问题了。你的看法大概是基于谁轮子多,谁重量大,谁在恶劣条件的下就会占优,不管传动系统什么样,黏控水平什么样,那些良好条件下黏着利用很高的机车此时就会迅速下降到差不多的很低黏着系数水平。SS9G、7E有126吨重,两台机车有252吨,是不是比HXD1/2的200吨重出52吨。那么雨雪天气下,HXD1/2启动万吨大列的线路上,换俩SS9G起的来不?可能你要说拿货机欺负客机,按你假设的黏着系数都严重下降论,应该能起来的。

asoya 发表于 2015-4-6 20:28:30

本帖最后由 asoya 于 2015-4-6 21:13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6 16: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题在于人家下雨天可以不切电机,你四轴行吗?呵呵
当然这不代表我认可造六轴车当四轴用这种模式
另外 ...
六轴下雨天不切电机又能怎样呢?牵引力大?按你假设才180kN也叫大呀?呵呵。
1600kW国产化是另一个问题,大同水平现在不咋样,但是毕竟上了电驴不是?
四轴用4800kW的也没问题,但我以前说过,因为功率低,适合120的。用HXD1的半节改一下就行。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5-4-6 23:21:40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5-4-6 23:22 编辑

asoya 发表于 2015-4-6 20: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牵引力不是我测的拜托,都是各厂家跟相关权威组织测的,国内就是主机厂和铁科院,你说说哪个型号的机车没 ...
队长一直在回避跟你把问题引入机车的轴式,但是你偏偏往上面引入。这个论坛中,对于四轴机车这样卖命的推广和叫好的,也就你最典型。

同样等级的机车,同样时代的机车,6轴机车会次于你宣扬的4轴机车?这个问题但凡上过小学都明白,不用你可以的来拔高4轴机车和贬低6轴机车。还不如用HXD1去跟SS1比呢,那样的结论更加有说服力{:4_87:}

国内的HXDxD,都是6轴机车,没有去做成4轴机车;包括株洲厂6轴的200机车,也是一样的。4800KW的交流机车跑160平原地区足够了,5400KW已经满足山区准高速线路的需求了,不用去追求什么9600KW了,给外资厂家送钱另说。当然能不能摆脱外资厂商,独立研制或者山寨出来这个等级,单说。大同厂的DJG2至今没有出厂,未来会不会出厂在说吧。

asoya 发表于 2015-4-7 10:40:05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5-4-6 2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队长一直在回避跟你把问题引入机车的轴式,但是你偏偏往上面引入。这个论坛中,对于四轴机车这样卖命的推 ...

我又什么时候说过同时代同平台机车,六轴次于四轴了?睁着眼睛说瞎话有意思吗你?

不时奋起 发表于 2015-4-7 11:12:05

其实有些运行中的突然抖动是高速运行下变坡点造成的,与机车性能与操纵技术无关,确切说是线路因素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5-4-7 11:13:55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6 16: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帖子让我很是长见识啊,我也终于闹明白我们国家的技术人员为啥连电梯的控制程序都做不出来了

你还别说,国内目前的电梯控制程序水平还真是不行。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5-4-7 11:15:44

不时奋起 发表于 2015-4-7 1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有些运行中的突然抖动是高速运行下变坡点造成的,与机车性能与操纵技术无关,确切说是线路因素
可以考虑在牵引系统中加入线路数据,这样在曲线变化之前就可以改变牵引力。
本质上跟人开是一样的呀。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7 13:02:37

asoya 发表于 2015-4-6 19: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看,这都跑了这么多年了,就跟你说的,还雨天上个坡就坡停,早玩丫蛋去了。

您学我可反驳不了我,因为我说这话是反驳您:车好了司机就省心的观点,可没说过HXD1B没法用
至于他们是段里对LKJ技改了,还是段里做出统一要求了,还是降了吨数了,还是行调帮忙尽可能渡过难关了,我是不清楚的
但如果按照您高潮的场景,那SS9是一定要加天气补机的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7 13:28:51

asoya 发表于 2015-4-6 20: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牵引力不是我测的拜托,都是各厂家跟相关权威组织测的,国内就是主机厂和铁科院,你说说哪个型号的机车没 ...

我什么时候说牵引力是您测的了?我什么时候质疑官方参数了?您引用什么数据了???我只找到那句301楼我标红的话,这也算数据?还什么不是大问题,这种东西也能拿出来作比较?呵呵
你们很喜爱国外先进技术,殊不知这都来自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而你们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严谨的???
至于启动牵引力,的确就那么回事,因为试验不等于运用,试验能试出来不代表实际能这么玩;相反,我十分肯定SS9最大牵引力在300KN以上,因为我玩过(准确说应该在330左右),但人家就给你标286,我有啥辙,还总要被您拿出来调侃和国外差距多高多高。其实这种东西我说过很多次,但你们不信,我也没辙。我只想说,这世界还是蛮复杂的,绝不仅仅是看纸面上那几个所谓的数据就可以随便指点江山的,呵呵
至于那个视频,首先咱们之前就说了,这是全悬挂吗?其次,车辆、机车都完全不同,怎么知道启动阻力是多大的?这种建立在含糊基础上的比较就是不严谨,所以我说了,我只想知道他能发出多大牵引力——最好是有一个牵引力-时间轴的图表
而国内SS车,哪里有类似轨面情况下,机车能发出多大力的数据?至少这个帖子里我没看见,如果没有,那既然非要比出个你死我活,就必须要让人帮忙测,否则都是建立在YY基础上的,还有必要继续扯犊子吗?
我那个假设您看不明白要说什么?还挖苦别人语死早,呵呵
如果按照您说的,雨天黏着极限在250KN以上,怎么可能SS车有个100多KN就会电流波动?(注意这本身就证明系统在进行黏着控制)
真的,有机会您跑几次车,比在电脑前看视频,有意义的多。还是那句话,这世界很复杂,不要总以为自己看过几篇论文几个视频就可以随随便便指点江山,太肤浅
最后一段最可气,又把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强加于我,我只是想说,黏控再牛,也无法突破黏着极限。其他也懒得辩解什么了,实在无厘头
后面说HXD1启动万吨也够有爱的,您凭什么说这时候HXD1不要撒沙的?您前面可是一直在强调不撒沙,我也是按照此要求给出的相应分析。至于什么SS9双机之类的,我就不需要接招了吧
其实说了半天,无非是我说韶山车,有时候司机会撒点啥子,让您觉得有了机会。可是我记得我301楼也说了,您那高端机车来了中国,司机照样这么干。您信不信?您要不信,我就没辙了;您若信,我们还有啥好继续说的吗?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5-4-7 13:35:37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5-4-7 14:36 编辑

asoya 发表于 2015-4-7 10: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又什么时候说过同时代同平台机车,六轴次于四轴了?睁着眼睛说瞎话有意思吗你?
不同时代的技术平台、机车,同时还采用6轴和4轴之间的比较,有价值吗?

如果单传的6轴比较,可以是不同技术平台的机车之间继续;同理4轴机车也一样;或者同技术平台之间的4轴机车和6轴机车对比。否则,这种多维的比较有何意义呢。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7 13:36:28

不时奋起 发表于 2015-4-7 1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有些运行中的突然抖动是高速运行下变坡点造成的,与机车性能与操纵技术无关,确切说是线路因素

准确说还是跟操纵有关系,但平操往往跟运输效率也有矛盾,二者很难兼得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5-4-7 13:43:37

turbolag 发表于 2015-4-6 15: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XD系列不是全属于自动控制的车吗,难道各个型号HXD都是和西门子一样的水平吗?

其实说两件事基本就能说明问题
1 有一次我在陇海线天宝段坐车,机车HXD3,车行过某站,司机突然发现给不上电流了(仪表上反应的是牵引力),鼓捣半天,还重新合了主断,结果电流还是上不去,良久,拍脑袋恍然大悟,追上前边小票车了,那车最后一节有工务往钢轨上抹油
可见,黏控还是管用的
2 有一次我坐车,北京的HXD3C,司机问我知不知道LKJ从哪个轴读数据……很明显,因为要切电机运行,他想把读数据那个轴切了,这样即使空转也不会排风了

可见,凡事都不可能是绝对的,连电脑都有卡机的时候,谁能保证机车这么庞杂的系统永远不会出现问题?万一哪个地方打个磕绊儿,搞不好就要排风了,所以有人拿撒沙子来说事以此嘲笑挖苦,实在是不接地气儿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查看完整版本: 冲动的HXD3D为啥不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