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作品】地上铁------在古老和现代交融的墨尔本
受版主ICE-9556之邀,我把墨尔本的城铁也发到国际版来,和大家一块分享一下。:)
没有纽约的繁华;没有柏林的快捷;没有香港的高效;也没有莫斯科的华丽,甚至比起享誉世界的有轨电车,墨尔本的电车都显得寒酸、不起眼。不过,就是在这寒酸中,墨尔本的城市列车却承担了全市公共交通80%的运力,每天运送超过40万人上下班或进出城。虽然饱受质疑和诟病,但是火车"Train"任何时候都是墨尔本人自己不开车时出行的第一选择。此外,维多利亚州政府的一揽子扩建改造计划,包括一个从市中心到机场的25公里的轻轨线的建造计划,又让我感觉这和正在高铁客专大跨越的祖国是那么的像。年底港铁MTR的接管又让人对新的地铁系统充满了期待。行走在古老间,奔驰在现代中,这就是墨尔本的城铁,一个交织在古典和现代,都市和田园中的城市铁路。
今天我就来像大家系统阐述一下墨尔本城市铁路的方方面面。车体、车站、线路、风景。。。。。。能想到的我都想到了,能拍到的我都拍到了。我拍摄技术和专业知识都有限,大家不要苛求啊,希望各位能够喜欢,也能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handshake :victory: :)
[ 本帖最后由 法拉利之神 于 2009-8-7 16:35 编辑 ]
先对墨尔本作个简略介绍。
墨尔本,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誉有“花园之州”的维多利亚州首府。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位置东经145度,南纬38度。1835年正式建城,早期为英国政府看押流放的囚犯的地方。19世纪50年代,在距离墨尔本西北80公里的巴拉瑞特等处发现金矿,一时间大量移民涌入,墨尔本开始崛起。并成为了澳大利亚的首都。1927年政府和国会迁往堪培拉。在悉尼迅速发展的同时墨尔本仍然保持着浓厚的文化和教育气息,因此长久以来虽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是墨尔本以浓厚的文化气息、绿化、时装、美食、娱乐及体育活动而著称。墨尔本的绿化覆盖率高达40%,维多利亚式的建筑物、有轨电车、歌剧院、画廊、博物馆以及绿树成荫的花园、街道构成了墨尔本市典雅的风格。
这是一座充满欢乐的城市。在澳大利亚人民的心目中,第一大城市悉尼虽然繁华,但悉尼只是一个商业城市,墨尔本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从文化艺术层面的多元性,到大自然风光之美,墨尔本应有尽有,在满足感官娱乐方面,墨尔本更可以说是澳大利亚之冠,无论是艺术、文化、娱乐、美食、购物和商业样样都有自己的特色;墨尔本成功地融合人文与自然,多次在“世界宜居城市”的评比中名列前茅。
大家对墨尔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和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墨尔本举行了。其实除了体育赛事,墨尔本的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各种博览会、画展、音乐会几乎天天都有。墨尔本的购物和美食也非常出名,南半球最大的查尔斯通购物中心就位于墨尔本。市中心的唐人街虽然小,但是别具特色,吸引各种族的人们前来。 贴两张夜景。:victory: :lol 进入正题。先介绍一下墨尔本城铁的历史和现在的定位及功能。
墨尔本的第一条铁路建于1854年,同年9月12日第一班列车上线运营。此后50年间从市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修建了16条线路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延长。1908年开始各条线路开始电气化改造。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原因,直到1930年工程才全部完工(汗一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大量移民涌入,人口激增,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更高。各条线路从50年代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7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
由于各条线路班次越来越多,市中心的总站压力越来越大,为缓解列车阻塞的状况,1981年,市中心的铁路被改造成了“城市环线”(CITY LOOP),列车进入总站后并不立折,而是继续向前,沿墨尔本市中心转一圈后再出城。由于市中心无土地,因此环线的大部分路段是地铁路段。这一改造成功的解决了当时的运力矛盾。知道2006年,运能才在此出现不足的情况。
现在墨尔本城铁作为“联结墨尔本”(Metlink,墨尔本公共交通系统运营公司)的一部分,承担着墨尔本80%的公共交通任务,可以把50公里以外线路尽头的人1小时内送往市中心。虽然澳大利亚私家车非常普及,但是一方面上下班高峰期交通压力过大,另一方面,油价上涨过快以及环境问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火车作为主要的出行工具。在维多利亚州政府和MTR签订的协议里说明,到2015年左右墨尔本的城铁要实现日运送旅客80万的运力。 第二部分:线路 墨尔本城铁包括了16条线路、市中心的城市环线以及1条开往弗莱明顿赛马场的专线。正线总长403公里(电气化铁路372公里,非电气化31公里)。16条线路中又有5条线与维州快线(城际铁路,主要通往周边小城市,有州际列车到达悉尼和阿德莱德)共线。 规矩是宽轨,1600mm,不知道这几张照片看得出来不。 再来几张。:victory:
我前面提过了,大部分线路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完成了升级改造,可惜在那之后线路一直没有进行新的改造。2004年东南区的3条线进行了小规模的升级改造,但是其他线路依然质量非常的差。直接结果就是坐车是又颠又晃,我就坐过一次22型车,印象深刻,然而在墨尔本,车体和线路的双重作用,又勾起了那种回忆。:Q 当然也不是没有新枕木。
但是道砟在很多地方撒的很不均匀。 再来看看道岔。由于城铁列车运行速度不快,所以对道岔的要求也不高。所有的道岔侧向限速都是60公里。道岔也是全部由电脑控制,自动扳动的。 俯拍两张。 接下来是电网。除了杆子,和国内没啥区别。 塑料绝缘。:lol 刚看见时我还没反应过来,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国内经常发生的行人过铁路被火车撞死的惨剧。重要原因就是行人偷懒抄近路且在火车来时一时紧张,加上脚下是枕木和道砟,一下子跌倒的缘故。而走高架桥或者地道又浪费时间。:(
在墨尔本,很多地方有专门给行人过铁道的通道(图一),国内一般只有站里才有。当然给行人铺上石板并不意味着随时就可以过。火车来时图二的门接到信号后自动关闭,待火车过后自动打开。这种装置在行车不那么密的干线上是可以考虑的。 接下来是平交道口。墨尔本虽然地势起伏,很多地方可以通过架桥(公或铁均可)的方法避免平交,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是要过公路的。平交路口也一直是墨尔本交通部门非常头疼的地方。因为一方面,在早晚高峰平交口附近堵车让人抓狂,另一方面,他们也天天提心吊胆的,担心汽车和火车撞了。在此提前透露一下,墨尔本城铁晚点率比较高,一旦出事只会让本已处在风口浪尖的城铁公司雪上加霜。
[ 本帖最后由 法拉利之神 于 2009-7-15 14:15 编辑 ] 转一张图,火车和电车的平交口,牛吧。:lol 线路的一般情况就这样。我重点要介绍的是地铁部分:城市环线。
城市环线是围绕着墨尔本的CBD运行的线路,大部分位于地下。福林德斯街站和南十字站(图中的斯宾塞街站)一段位于地上。升旗台(Flagstaff)、中央墨尔本(Melbourne Central)和议会(Parliament)三站位于地下。在地下,由4条相互独立的线路分别连接4个外延的线路组。当列车由东南或西北方向接近2个总站时,列车既可以直接进站,也可以通过下沉的线路进入地下,在地下通过自己所属的线路绕行一圈后回到总站。到达总站的列车也将通过城市环线绕行一周后,从地下钻出,沿着自己的线路组离开市中心。
这个计划是为了缓解压力,扩大列车到发和旅客集散能力而建,运行20年来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这种经验其实值得枢纽城市学习(比如北京西和北京的地下联络线,就可以通过这个减轻列车到发的压力)。具体内容可以访问http://en.wikipedia.org/wiki/City_Loop,_Melbourne。 东南方向的线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