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93
发表于 2007-2-25 12:51:37
经典中的经典,不得不惊叹前人的丰功伟绩:)
成局江段机车
发表于 2007-2-25 12:58:36
这种贴子
我们怎能不顶
我现在要狂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dzlxue
发表于 2007-2-25 14:18:33
发点评论其实就不大好
在帖子中间插图片不应当吧
毕竟人家还没有发完呢!
既然大家喜欢这个帖子就应当等楼主发完了再顶
这样以后看帖子就可以有一个完整的连续性!!!
Bibby
发表于 2007-2-25 14:20:07
支持好图啊!美丽的图片!
zhangshuai
发表于 2007-3-2 10:28:19
没啦?这么久了!!!:L
Ola
发表于 2007-3-2 18:01:03
???
maliang5511
发表于 2007-3-2 23:30:25
还能说啥子,绝对的经典,顶起三
喜欢做火车
发表于 2007-3-3 15:15:04
美哉成昆!壮哉成昆!
在昆明
发表于 2007-3-3 22:39:13
帖子要顶,成昆铁路更要顶!!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3-3 22:41:22
才从云南自驾旅游回来,事情有点多,一有空闲马上更新帖子!
zynyg
发表于 2007-3-4 11:41:05
好贴!没啥好说的
顶一下!
苏州站
发表于 2007-3-4 14:55:55
顶!支持成昆!
ss9g0166
发表于 2007-3-7 21:24:24
星星的帖子我看一遍顶一遍,长江上我顶,海子上,我还是要顶
顶顶顶!
川O.00001
发表于 2007-3-8 12:42:30
成昆的帖子不能沉,我顶~~~~
sstt
发表于 2007-3-8 15:46:15
顶!!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3-10 17:59:10
第四篇:生命的六秒钟
离开汉源车站前面就要进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了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3-10 18:16:31
离开汉源车站后,就要穿越全长740米的乌丝河隧道,乌丝河隧道是成昆铁路北段有名的烂洞子,据记载乌丝河隧道导坑每日涌水量达100吨以上,因砂卵石本身无胶结力,开挖时一触即塌,施工初期十分困难,后经组织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共同从事调查研究,采用压注水泥浆,将松散岩层和砂卵石胶结成固体,然后再进行开挖,终于使这座不良地质隧道得以顺利完成,确保了七一胜利通车。这充分证明了筑路大军“天高我敢攀,地厚我敢钻,险山恶水听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的豪迈誓言!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3-10 18:20 编辑 ]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3-10 18:22:01
穿越乌丝河隧道,前面就要跨越大渡河
列车从金口河车站到乌斯河车站,一直是在大渡河北岸的大相岭群山腹中穿行;而大渡河南岸,则是群峰突兀怪石嶙峋的大凉山边缘。多少年来,险滩密布、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在这里成了大相岭和大凉山的天然分界线。同时,也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阻碍两岸人民的交往,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汉彝人民,只能隔水相望。如今雄伟壮丽的大渡河桥飞越大渡河天险急流,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3-10 18:31 编辑 ]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3-10 18:35:55
车轮滚滚大渡河
大渡河桥全景
如今,我们飞越在大渡河桥上
一幅经典的老照片,东风1机车走出乌丝河隧道,来到大渡河桥上
可以看见利子依达隧道建成前废弃的老桥墩
桥上看大渡河风光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3-10 18:47 编辑 ]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3-10 18:52:02
1981年利子依达事故后改线新修的利子依达隧道,出事前是利子依达大桥和奶奶包隧道通过,现在是以1465米的利子依达隧道通过。
介绍一下中国铁路史上因自然灾害所引起的最大铁路事故-成昆铁路利子依达事故。
我国铁路史上最大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成昆铁路向南行横跨大渡河后所穿越的第一条沟谷--利于依达泥石流沟 中。该沟地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是大渡河的一条支流。
这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时间是1981年7月9日凌晨1 时30分。冲毁成昆铁路利子依达沟铁路桥一座。当天凌晨1时46分,由格里平至成都的442次客车,不幸在桥位处与泥石流遭遇,两辆机车、一节邮政车、一节客车及一批旅客,一起被洪流推人奔腾咆哮的大渡河中,死亡275人,受伤数十人,酿成了我国铁路史上罕见的泥石流灾害事故。
这次泥石流还造成了很大的次生灾害。当泥石流冲出山口,毁桥覆车之后,再冲过大渡河,直捣对岸。在几分钟之内就将宽达120米、最深处达13米的汹涌澎湃的大渡河拦腰截断,断流达4小时之久:堵河坝体约为29万立方米, 最大坝高达26米,上游回水5公里,淹没沿河低地及工矿、 设施,冲毁沿河公路830米,阻断公路交通半年之久。由于大量沙石倾人大渡河,造成下游河道阻塞,形成险滩,并使下游龚嘴电站蓄水库产生淤积。
这次泥石流的暴发,是由于高山局部地区强暴雨(2小时多,降雨100毫米左右)激发,沟岸滑坡,崩塌堵沟复溃而形成。在流动过程中,义在主沟中、下游刨床揭底(主沟普遍下切4-6米深),获得大量松散固体物质而变成高密度粘稠泥石流体。本次泥石流输移的固体物质达84万立方米,其中约有60万立方米倾人大渡河。这场高容重的粘性泥石流竟轻而易举地将一块重达约400吨的巨石从山里搬至山外,可见其浮托力和强度之大。泥石流持续时间约1小时左右。
据记载,利子依达沟于1875年、 1934年、、1959年、 1967年、 1974年和1978年均曾发生过洪水或泥石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据预测,若该流域中上游的森林继续遭受破坏,今后泥石流暴发将会更加频繁。
利子依达桥因为这次事故而出名,载入《中国铁路桥梁史》一书,总结经验教训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3-10 18:59 编辑 ]